費縣:薛莊鎮衛生院戰“疫”一線守護百姓健康

費縣:薛莊鎮衛生院戰“疫”一線守護百姓健康

"本來心裡挺恐慌,聽您一解答就安心了。我一定配合大局,好好宅居在家。"1月29日,黑峪子村武漢返鄉人員宋京杭因自覺身體不適,詳細諮詢明華院長後終於如釋重負。明華,中共黨員,費縣薛莊鎮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他以大局為重,舍小家顧大家,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場上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亮麗風采。

疫情就是命令。1月22日,接到上級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的通知後,他堅守戰"疫"一線守護百姓健康。大年三十明華沒顧得上在家陪老母親吃飯,面對80歲的老母親擔心的眼神說:"疫情防控任務重,我院所有醫護人員都上去了,我是院長,也是黨員,更要帶頭。"

2003年主動衝在"防控非典"的鄉村第一線。2009年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甲型H1N1流感"防控時主動堅守在第一線。時隔11年後,他帶領全院幹部職工再度逆行,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領導幹部的責任擔當,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信念使命。

大年三十,疫情阻擊戰的第一天,他深知疫情就是衝鋒號,一刻耽誤不得。立即對武漢湖北返鄉人員連夜進行走訪,直到下午五點,第一批6名返鄉人員在鄂期間的活動區域、返回車次、活動軌跡進行了詳細調查和記錄,並對被調查人員進行了心理疏導。

奮戰在防控一線二十多天沒有回家,每天往返於50個衛生室、村莊卡口、衛生院之間,每天都要到村衛生室督導巡查,瞭解鄉醫的需求,為鄉醫發放預防中藥處方,口罩,體溫計,84消毒液,酒精及宣傳材料,並千叮萬囑讓他們守護好老百姓安全,這是最基層的防線!

發揮衛生院樞紐作用,築牢疫情防控網絡,合理分流患者。預檢分診分流發熱病人接診轉診工作,確保符合轉診條件的患者及時轉診到縣人民醫院,明華把危險留給自己親自7次帶領護送武漢來人發熱病人到費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診斷治療,3次接回縣人民醫院隔離點治癒發熱的患者。

發揮村衛生室網底作用,築牢防控網絡。加強對村衛生室管理和對鄉醫業務指導,設立臨時預檢分診點,識別發熱患者及時轉診。充分發揮50個村衛生室陣地作用,層層壓實責任,落地落細任務,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摸排武漢湖北及外地返鄉人員每天2次監測體溫29766人次。指導鄉村醫生做好65歲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及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當好百姓健康守門人。79人次參與站點篩查,272人次參與消殺,219人次協助居家觀察,提供3977人次健康諮詢,發放防控知識明白紙2000餘份。

提升群眾對疫情防控的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正確認識和對待疫情,消除群眾恐懼情緒,營造"人人重視疫情、人人支持防控"的良好氛圍,維護社會穩定。

構建"五個一"服務體系,實行"每戶一份疫情宣傳告知書、每人一份自測體檢表、每人一個體溫計、每戶一份防疫明白卡、每戶一個疫情溝通聯繫電話",特別是對一些重點人群、重點部分的消殺情況實行日報告,真正做到面對疫情勇擔當,為廣大群眾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建立日報告、零報告、任務清單交辦等制度,加強對疫情防控的日常監管,確保層層夯實責任。通過"華醫網"線上培訓及院內業務培訓2600人次。

他的妻子盧國華,是費縣馬莊中心衛生院的護士,同為疫情防控的一線人員,都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家有80歲的老母親和不到3歲的女兒,是名副其實的防疫戰場賢伉儷,正可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2月19日,為武漢湖北外來返回重點人群進行疾病篩查、測量體溫、信息登記、症狀篩查、現場清潔消毒等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鼻、咽拭子採集56人次。

群眾的安全健康是最大的事,工作不能有絲毫懈怠和馬虎,這也是對黨員幹部的一次考驗,疫情一天不解除,就天天堅守一線。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疫情無情人有情,"舍小家,顧大家",這不是標語口號,用堅毅的身軀築起安全線,用無私大愛描繪著人生畫卷。(郭瑩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