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帮助武汉市黄陂区抗击疫情当作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抗疫故事 | 把帮助武汉市黄陂区抗击疫情当作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把帮助黄陂抗击疫情当作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记支援武汉市黄陂区医疗废物消毒处理工作的刘洪洋、贺宇轩


“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不能让雨水进入,不然的话高压电力会造成短路,损坏机器”。2月19日,刘洪洋、贺宇轩边检查微波消毒炉边对旁边的运维工人反复强调。来到黄陂11天了,刘洪洋和贺宇轩每天都要来到这个微波消毒处置站,边指导工人操作边提出建议。

抗疫故事 | 把帮助武汉市黄陂区抗击疫情当作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机械工程师刘洪洋(右)指导工人操作

从河北承德来到武汉的刘洪洋、贺宇轩,把一天时间当作两天用,因为,他们知道,可能在近期,他们就会离开黄陂,到下一步站点去指导工作,在离开黄陂之前,他们必须得让操作工人操作技术熟练再熟练。

这台微波消毒炉,是宜昌某公司通过天津市科力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线购买的现成设备,捐献给武汉黄陂用于医疗废物消毒之用,而这台设备的研发组装单位正好是天津市科力尔公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公司,刘洪洋和贺宇轩两人又恰好是原来的研发组装团队成员。正在买方为设备安装维护人员发愁时,作为牵线方的天津科力尔得知该台设备将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马上答应无条件支持。

抗疫故事 | 把帮助武汉市黄陂区抗击疫情当作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电气工程师贺宇轩正在安装电路设备

2月6日晚上,家住河北承德的天津科力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贺宇轩接到公司领导电话,要求和同住承德市区的机械工程师刘洪洋一起,护送一台微波高温消毒炉到武汉黄陂区,支援当地医疗废物消毒处理工作。2月7日(正月十四)凌晨4点,当北方的人们还在温暖的梦乡时,刘洪洋和贺宇轩按照公司指令,驾车赶到廊坊市某企业,配合买方将设备装车。出发之时,科力尔公司高层为2人举办了一个简短的壮行仪式。“很激动!能够跨区域帮助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么大的事在这一辈子也许只会遇到一次,也算得是自己人生的一次难得的经历。”刘洪洋的话引起贺宇轩的共鸣。

抗疫故事 | 把帮助武汉市黄陂区抗击疫情当作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左刘洪洋 右贺宇轩

因为设备体积较大,且湖北省疫情严重,交通一时阻断,货车在高速公路速度不快。刘洪洋、贺宇轩两人驾一台轿车随行,两人在天津服务区买了2箱方便面,饿了就和货车司机吃泡面,晚上困了就睡车上。2月9日上午,车队终于到达黄陂。在黄陂区环保局的协助下,马上顶风冒雪吊装设备并着手安装,9日晚上设备安装完毕。这时,刘洪洋和贺宇轩已连续吃了3天泡面。

抗疫故事 | 把帮助武汉市黄陂区抗击疫情当作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刘洪洋和贺宇轩指导工人操作设备

经过连夜的调试,10日早上,设备已经可以进行使用了,连续2天,刘洪洋和贺宇轩穿着密封不透气的防护服全天守在设备旁,手把手指导运维人员操作,反复讲解技术要领,晚上很晚才回到宾馆。其后每天,两个人都会在早上8点准时到达处置点,查看设备运行情况。19日凌晨3点,设备提升装置出了一点小故障,现场工人试着给刘洪洋拨了电话,没想到20分钟后,刘洪洋和贺宇轩穿着防护服从宾馆驾车赶到现场,迅速指导工人处理了故障,消毒炉又恢复了运转。据了解,为了防止离汉后设备出现故障,刘洪洋和贺宇轩提前请远在天津的同仁向武汉发了常用2批次的配件作为备用。

家人对你来武汉支援抗击疫情,放心吗?对于特殊时期的这个常见的问题,两个人都很坦诚,“父母有些怕,我也有点怕,因为家里孩子还小嘛,但是既然来了,就得尽心尽力做好,这是做人做事的本分。”贺宇轩说。“我俩每天都跟家人视频通话的,必须相互报告体温的。”刘洪洋也笑着说。

大难面前,总会有一批平凡人物逆行奔跑,留给我们的也许只是一个背影……

抗疫故事 | 把帮助武汉市黄陂区抗击疫情当作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刘洪洋(右)、贺宇轩(左)合影

刘洪洋和贺宇轩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常年在外出差,很少顾及家庭。两个90后,在疫情阻击战最关键的时刻来到武汉参战又是一种心情?刘洪洋说,当年“非典”疫情的时候我俩都是小孩子,现在轮到我们上了,我们有责任为抗击疫情出一把力、尽一份心。


通讯员 陈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