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一不能自主完成作業,需要家長催促和陪伴,該怎樣引導?

天氣好陽光好


讓孩子活在未來~提升孩子格局,與系統發生聯繫

孩子只要自己想學習就不至於需要家長陪著讀。

內因大於外因,要讓孩子有想學習的動力,孩子跟這個社會發生聯繫,不再是一個個體的學習,而是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學習,比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就是個體與系統發生了聯繫

如果是基礎差,沒辦法做初中的題,那從哪裡摔倒從哪裡爬起來,該補基礎補基礎,初一剛開始還來得及,家長要多督促幫助下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不然知識點落下多了,再晚了就來不及了


福建選科與高報


一般來說自律是每個人最難做到的事情,只是對於我們大人來說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那麼初一的孩子其實也是可以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的

  • 首先我們可以提先跟孩子交流,學習是你現在這個年齡需要去做的事情,就像我們大人一樣,都有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有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了,才可以安排其他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明確的告訴他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為了別人。


跟孩子建立一個契約精神,制定規則


  • 比如:我們可以先問孩子,你今天的時間準備怎麼安排?讓他自己來規劃時間,第一次的時候即使我們覺得不合理也沒關係,只要他能夠按照自己的規劃完成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說“我今天只想做一張試卷做完了就看電視打遊戲”好的,沒問題,這個時候你就明確的跟孩子說,那麼你就按照你說的去做,一定是寫完試卷了才能過去做其他的事情,如果你說話不算數,在沒有完成試卷的情況下就去幹別的事情那麼將受到懲罰,如果孩子第一天確實做到了,那麼第二天,你就可以適當的增加任務量,循環漸進,第二天如果能夠做到再適當的給一些獎勵,慢慢的讓孩子學會自己掌控時間。
  • 那麼如果孩子並不能做到怎麼辦?這個時間就直接採取干預的措施了,給他制定一張表格,比如:晚上7點吃完飯11點睡覺,這中間有4個小時,這四個小時,分別規劃好時間,每個小時該做哪個科目的作業,先把會做的做了,不會做的先嚐試去做,做錯了沒關係,但一定要先做完,讓他知道必須做完一件事才能去做下一件事情。



  • 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不要放音樂。

  • 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遊戲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

多嘗試一些鍛鍊專注力的方式

  • 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錯誤,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可以給予紅五星獎勵或打分,採用盯點法隨時訓練,在教室和家裡,每天盯著某個點和物體看上幾分鐘就可以的,還可以採用舒爾特訓練法。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專業、最普及、最簡單的訓練法。

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

  •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和書籍,可是孩子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

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

  • 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於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


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

  • 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人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 營造一個有利於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簡潔。孩子們都喜歡顏色鮮豔、圖案精美、功能多樣的鉛筆盒,功能則應該越簡單越好,鉛筆和橡皮也要造型簡單,功能單一,避免孩子把它們當作玩具來玩


祁陽小蔣


家長,你好。其實陪伴或不陪伴並不是關鍵,孩子的很多學習習慣在小學就已經養成了。從你的問題中可以看出你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很重視,非常負責,會主動思考怎樣的教育方式有利於孩子成長。

學習終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們不可能一直陪著孩子學習。過多的陪伴孩子會有依賴感,自己不用承擔主動學習的責任。到了初中,孩子大了,逆反心理很大,家長總催促學習,孩子心裡也很不樂意,學習效果也不好。這樣可能造成惡性循環,所以長痛不如短痛。

1、初中孩子可以去交流了,不能什麼事都由父母來決定,可以和孩子達成一些約定,努力成為孩子學習上的搭檔。

2、放手讓孩子嘗試規劃學習時間,確定學習目標,學習時間和目標要符合當下孩子的學習狀況。

3、協助孩子發展學習的興趣,增強自律,創造機會讓孩子增加自信心,鼓勵他。

4、疫情期間,我們的生活節奏被打亂了,要忍受孩子一時無法積極主動去學習的狀態給家長朋友帶來的焦慮。

祝孩子學習進步!


三孩


如果怎麼疏導都不起作用的話,就如實地交給老師揍兩回!必須加強思想教育,否則等下去就晚了,時間不會重來的!


李文彬531


家長慣的,沒有家長陪伴,不做作業,那就讓他不做,停掉他的一切,包括吃穿往。這些東西以他的勞動換取,


令狐青雲89088282


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要多引導,多陪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