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小嶺最佳,小嶺美景,三月最豔。春的信使杏花才離開,緊接著就是桃花紅菜花黃梨花白,迷人的主色調此時得到最完美的體現。

小嶺位於博晉路西側丹河東部,東起底窯,西止張毛光,是一道東西長十里的山嶺,古為硫磺生產基地,舊稱“小嶺八社”,因地形猶如鳳凰展翅,又稱“鳳山社”。小嶺有南北大嶺阻擋,雖海拔不高但與前山坡地氣候不同,少有風災且多雨,地下多礦煤,又有淙淙山泉,許多山地覆蓋一層十多米厚的黃土,鍾靈毓秀,景色迷人,易於耕種。小嶺的諸多優勢引來古人關注,明代就有懷慶府官家壟斷了多處山場,清化三街謝駙馬謝詔家買下謝莊,清化二街韓愈後代買下韓莊,孟州緱村薛所蘊家買下張毛光,而焦谷堆傳為北宋焦贊後人所佔。

太行閱春月寨路


新擴修的月寨路讓大美小嶺錦上添花。去年秋天,五顏六色的百日菊盛開,誘我數十次穿梭於這條四好公路,吃櫻桃,拍蝴蝶,觀紅葉,摘柿子,結識了楊富玲、王小啟、王文生、路常楠、謝根虎、郜政金等一批地方名人,寫出幾十篇反映小嶺風土人情逸聞趣事的文章,也促成了與焦作影視名人宋寶塘、周黨偉合作的《張毛光脫貧記》微電影冬月開機。

然而我僅僅熟悉了小嶺之秋,對小嶺的春天卻一無所知。也許是好奇心驅使,這次波及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剛過,我就迫不及待上山,一週內四次奔波於月寨路上,和朋友們一起釋放心底微瀾,解讀小嶺的三月春韻。

從月山寺入口對面登上月寨路,要先經過東釩廠村美麗的紅色廣場,許多遊人在民俗園做親子活動,村民們正忙著種樹。從著名的“小嶺阻擊戰”遺址“康坡”上山,與西大溝平行的月寨路彎彎繞繞,美景逐漸凸出。粉紅的山桃花在山坡上時隱時現,雖然不具規模,但星星點點的翡色點綴,給冬眠之後的大山平添了幾分生機。山溝對面的李家櫻梨桃果園是一道山頂風景線,遠遠望去有粉紅色桃花、白色梨花、櫻桃花互為映襯,隱隱約約連成一片,令人心馳神往。若想近距離觀賞紅與白的反差,需從南大嶺上的木寨門路左轉,往西南不遠,果園入口的標誌是路兩旁擺放了很多的奇異“太湖石”,遊人可零距離體驗。

太行閱春月寨路


登高觀山,極目知春,但身體不好的人一定要提前抑制內心的激動。車過南大嶺,大美景色第一次集中呈現,路東的謝根虎櫻桃園是月寨路近距離賞春第二站。櫻桃花開滿一彎彎梯田,青白如玉的花球團團簇簇擠成疙瘩,引來蜂蝶狂採,彷彿在歡迎賞春的遊人。謝家夫婦正忙著搭裝防護網,防止那些不勞而獲的鳥們非法侵食五月碩果。涼亭下有人聊天,花房前有人拍照,舉目東望,大山已綻露星星點點的鵝黃。

出謝根虎櫻桃園前行幾十米是楊明順櫻桃園,規模不大,但此處有月寨路最不可疏忽的一景,七臺高大的風電團成一簇,像極了城市的雕塑群。此處是寨豁鄉看到的南大嶺西端,從這個角度觀察,原本一字排開的風電場失去了間距,遊人可以拍下與風電組同框的合影照片。

太行閱春月寨路


從月寨路南大嶺豁口左轉一溜下坡,坡下迎面一道竹子裝飾的景觀,人們稱之為“野豬林”,謝莊楊建平在此人工飼養了百十頭野豬,三百斤的大野豬呲面獠牙如猛獸,剛出生的小野豬毛色青花像寵物,門口有一條忠誠的菜狗執勤,防止小野豬偷偷溜出圈外。

左右連續轉兩道彎,眼前的景象讓人嘖嘖稱奇耳目一新:前方就是橫亙在南北大嶺之間的小嶺區,居高臨下俯視,以焦谷堆為中心的幾個自然村由西向東排成一列,整齊的民居錯落有致,白牆紅瓦雖然顯眼,但終究比不過油菜花的金黃,就像一條條黃金分割線,將小嶺分成若干鮮豔靚麗的幾何圖形,遠處的大山與江嶺風電群像一道背景牆,遊人如在天上雲中,看一眼就飄飄欲仙。

太行閱春月寨路


月寨路坡底的謝莊是一片世外淨土,一棵八百年古槐展開玉冠在路上迎賓,兩側有幾塊油菜花田,高大的百年梨樹開滿白花,花瓣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好像玩熟的羊脂玉讓人忍俊不禁。春風用妙筆繪出的黃白反差,讓許多遊人舉目讚歎流連忘返。遠處還有盛開的桃花,村邊的黃連木已經抽穗,把謝莊、小西坡等古村包裝成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太行之春是勤勞忠厚的山村人種出來的。去年夏天,被譽為太行山上種花人的謝莊支部書記王小啟,帶領兩委成員辛勤勞動種花護花,創造了月寨路蜂飛蝶舞最美的一段景色,初冬又播下幾十畝油菜。如今他正在帶領村民修建水衝式公廁,精心打造美麗的謝莊驛站。

通往焦谷堆的嶺上道路更是令人痴醉。兩邊是金黃花海,一排高大的風電設備聳立眼前,起伏蜿蜒的路邊有精美的桃花驛站,演繹著“轆轤女人和井”的故事。有遊人賞桃花,有城裡人摘榆錢,一串串誘人的榆錢已經發白,採一把回家撒點玉米麵蒸炒,將是一頓佳餚美味。

在焦谷堆學校門前左轉,一條水泥硬化道路直通張毛光。兩側的山坡上不時有斑斑駁駁的桃紅梨白點綴其間,如雲如霧繚繞在山際,但遠不如張毛光村下那一大片油菜花震撼。黃塘村老王在文化舞臺前擺開蜂陣,百十箱蜜蜂嗡嗡縈繞,蜂群在百畝花田飛舞採蜜。層層梯田如同彎月,又似如仙境天梯,更像五線譜上的交響樂章,桃花、梨花與油菜花相映成趣,真乃神來之筆,畫出了新農村的神韻。如果規模再大一點,從下向上觀賞,絲毫不遜三月婺源。與龐滿軍主任去張毛光還有更大收穫,一面康熙年碑記上,記載這個古村曾叫張茅光。

太行閱春月寨路

第三次走進張毛光的時候,遠距離拍到了幾十位村民在南荒種植果樹的忙碌鏡頭,楊富玲書記站在山頭遠程指揮,頗有七十年代轟轟烈烈“農業學大寨”的味道。第四次陪鄉幹部葛兵去張毛光,意外看到山路正在拓寬,工程車在緊張施工,心中竊喜,用不了多久,前往張毛光體驗的遊人將不會再有交通障礙。

月寨路焦谷堆通往寨豁鄉政府的這一段基本處於谷底,途徑陳窪、王河、馮溝、底窯等村,幾天來先後走了四趟。彎彎山道景色更美,古樹成片植被茂密,古村隱隱頗具神秘,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隱藏在此起彼伏的山巒之間,處處充滿了新奇。兩側春光處處可見,粉色山桃花如團團紅雲,潔白的梨花如玉樹臨風,柳枝搖曳新綠,連翹花開似金,榆樹甩出串串果實,楊樹掛了簇簇絨白,核桃樹已經抽穗,山坡吐出淡淡鵝黃。在規模較大的王河休閒驛站,再次看到了山坡上嬌豔無比的大面積野山桃花,用柔情裝扮大山的春天。

月寨路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極美。約吧,歡迎光臨月寨路,有鳥語花香伴您神遊太行山之春。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東釩廠一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謝根虎櫻桃園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李家櫻梨桃園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從我家移來的枇杷樹

太行閱春月寨路

遠望小嶺

太行閱春月寨路

謝莊 “種花書記”王小啟

太行閱春月寨路

謝莊 玉樹報春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文旅謀劃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遠望韓莊

太行閱春月寨路

嶺上之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焦谷堆景色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張毛光:脫貧之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張毛光之春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徜徉花海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粉色花訊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養蜂人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張毛光:楊門女將

太行閱春月寨路

張毛光:播春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小嶺春景:東溝如畫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太行閱春月寨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