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

一是,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二是,“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三是,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清明節的飲食


清明節又叫做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與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並稱為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同時清明節也是祭祀和掃墓的節日。很多地方把清明節和寒食節合二為一,因此很多地方的人有著在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那麼下面就具體說說各地清明節都有著哪些飲食習俗。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青團

江南地區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吃青團的飲食習俗。青團是用一種叫做漿麥草的植物用工具搗爛之後擠壓出汁液,把汁液與糯米粉揉捏成團,這樣青團那個青色的皮就做好了,中間包上紅豆沙製成的餡料,然後放在蒸籠中蒸熟,出鍋之後在表面塗抹上一層菜油,這樣青團就做好了。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艾粄

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節必備的傳統食物。艾粄是用艾草煮水之後,把煮過的艾草瀝乾剁成草泥,越細膩越好,然後用艾草泥,糯米粉還有之前煮艾草的水一起調和揉捏成團,然後再在中間包上芝麻,花生之類的餡料,封口捏成方形或圓形等形狀,放入蒸鍋中蒸熟,這樣艾粄就做好了。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饊子

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雖然南方和北方都會吃饊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卻有所不同,南方的饊子以米麵做為主料,製作精巧細緻,而北方的饊子是以麥面做為主料,製作大方灑脫。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雞蛋

在清明節有食用雞蛋的飲食習俗,起源於先秦時代的一些地方,並且古人認為在清明節的時候吃雞蛋,也就是意味著接下來的一整年都有一個好身體。清明節這天的雞蛋不僅可以吃,還可以拿來玩,主要有兩種雞蛋的玩法,分為畫蛋和雕蛋,而畫的蛋還可以食用,雕的蛋則是拿來賞玩的。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薄餅

在廈門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吃薄餅”,也就是在廈門有清明節掃完墓之後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餅,不僅僅是廈門,閩南多數的地方都有吃薄餅的習俗。老一輩的廈門人在食用卷薄餅的時候,會喜歡在薄餅皮裡面放一些煎好的蛋絲,酥脆的海苔還有一些特製的醬料,薄餅裡面包了各種蔬菜,有些地方則會選擇芹菜和韭菜,因為諧音,讓人們勤勞,生命長久。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樸籽粿

在清明節這天有食用樸籽粿的飲食習俗。樸籽粿是將樸籽樹葉和果實搗爛和大米磨成的粉末一起發酵,發酵好之後加上食糖,放在模具之中蒸熟,這就是樸籽粿了。樸籽粿一般有兩種形狀,桃型和梅花型,蒸熟的樸籽粿呈現淺綠色,因為加了糖,味道甘甜。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棗糕

在北方有在清明節的時候吃棗糕的習俗,棗糕是由酵糟發麵之後中間夾上棗然後蒸食,並且春季養生適宜省酸增甘,吃點大棗能夠健脾養肝。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菠菠粿

福州人在清明節這天要食用菠菠粿,菠菠粿是用一種南方特有的野菜叫做菠菠菜搗爛成汁,之後與米漿一起揉製成粿皮,中間包上紅豆沙,蘿蔔絲等餡料,蒸煮之後就是菠菠粿了。菠菠草味甘,性涼,食用之後對人體有益。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烏稔飯

畲家族在清明節有食用烏稔飯的飲食習俗,烏稔飯是畲家族中家家戶戶都會煮制的食物,並且會饋贈於親朋好友包含漢族的朋友,因此在之後,漢族人也就形成了在清明節吃烏稔飯的習俗。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歡喜團

四川成都人在清明節有食用歡喜團的飲食習俗,歡喜團是用炒米制作成團,然後用線穿過,大小不一,顏色不一,因此叫做歡喜團。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粽子

大家都知道粽子是在端午節的時候食用,用來紀念屈原的節令食品,但是最初吃粽子並不是在端午,而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因此還有很多地方有在清明節的時候吃粽子的習俗。

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會有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和活動如何安排?

清明節有哪些活動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