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装甲车贴有"专打386旅",路遇别的中国军队,几乎全不过问

1938年春,抗日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这时,太行山的抗日运动风起云涌,游击战争广泛展开,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已初步建立起来。日军为驱逐与消灭在晋东南的八路军,以解除其后方的威胁,于1938年4月初,以第十师团为主,纠集第十六、二十、一四九师团各一部,出动兵力3万余人,分由博爱、邯郸、邢台、石家庄、阳泉、榆次、太谷、长治分进合击,对晋东南八路军发动九路围攻,辽县(今左权县)、武安、黎城、榆社、武乡、屯留及临(汾)屯(留)公路全线,几乎全部沦入日军之手。这是日军对八路军腹地进行的首次大规模进犯,日军妄图以此直插抗日根据地腹地,置八路军于死地。


日军装甲车贴有

日军九路围攻,陈赓率部打伏击

针对日军围攻的部署,八路军总部决定以一部分兵力钳制其他各路日军,集中主力击破敌人一路。遂以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的主力,山西决死第1纵队及各基干支队,结合游击队、抗日自卫队,以阻击、袭击等手段,迟滞各路进犯的日军;以第一二九师主力及三四四旅一部,隐蔽集结在涉县以北地区寻找战机,歼灭由长治或由涉县向辽县进犯的日军。4月10日前后,由东、西、北三面进犯的日军,相继进入八路军根据地。其中除平定南犯的日军第十六师团一个联队分路侵入辽县、芹泉外,其他各路都在节节阻击和袭扰下,迟迟不能前进。

日军装甲车贴有

4月10日,陈赓率领三八六旅的主力及七六九团,开进武安、涉县间的乱石岩、鸡鸣铺地区伏击敌人。当日凌晨全部到达指定地点。可是,半夜设好埋伏,早晨6点多钟,七七二团接到一营报告,说在马家峪、苏家娇两地出现敌情,陈赓以为日军发觉伏击意图,派兵迂回反过来截断他们的后路,立即派人到马家峪查明敌情。谁知鬼子进到苏家娇打了一个小仗就退回去了,而马家峪的鬼子也跟着退了。这一次,他们从夜间"伏"到第二日下午,等了20多个小时,都不见鬼子的踪影,最后只好撤出了阵地。

原来,这次日军"九路围攻"是由号称"游击专家"的第一O八师团第二十五旅团长苫米地指挥的,他发明了一个战术叫拉网式"拖刀计",即拉网式前进,烧毁民房后假装撤退,当八路军和游击队尾随追击时,再突然进行伏击或围攻,"反打八路军"。这一次,他"进"了又"退",所以让三八六旅设伏扑了个空。

苫米地的"拖刀计"最初获得了成功,为此,他得意洋洋,夸夸其谈,到处吹嘘说:"什么游击术,遇到我这'拖刀计'克星就不灵了!"

狂妄之下,苫米地带兵孤军深入,一路玩弄"拖刀计",企图诱使八路军和游击队上当。

陈赓得知情况后,针锋相对地说:"好!看他这个'拖刀计'灵,还是我们的伏击战厉害!"

日军装甲车贴有

长乐村战斗,陈赓一声令下,打响奇袭战

4月16日这天,日军步兵、炮兵,加上骑兵、轴重等一共3000多人马,又从武乡沿浊漳河向东前进而来了。走了半日,苫米地又开始同八路军玩"拖刀计"了。晚上10点,日军一路无事地往回走,准备在回路上给八路军"来个伏击"。结果,他大部队过了长乐村后,辎重部队却还在白草延附近,后卫部队只有500多人。

清晨7时,第三八六旅追到长乐村附近,日军正行进在狭窄的河谷里,一面是浊漳河,一面是山崖。第七七一、第七七二团左右两路部队形成了极好的夹击之势。这时,第六八九团和第七六九团因接到通知较晚还未赶来。陈赓见敌人一部己走出河谷,袭击机会稍纵即逝,当即下定进攻决心,命令第七七一、第七七二团向日军开火。

随着陈赓一声令下,长乐村急袭战打响了。指战员们高呼着"粉碎敌人的新围攻"、"打胜仗与友军比赛"、"坚决消灭敌人"等口号,运用各种武器狠狠地打击日军。日军本来处于心惊胆战之中,遭到突然猛烈的打击后更是慌作一团。

日军装甲车贴有

指战员们乘机发起了冲锋。第七七二团第三营从山上冲下去,到了山边发现是高3丈左右的断崖,营长雷绍康带头奋不顾身地滚了下去,干部战士一个接一个地跟着滚下去,紧接着特务连也冲了下去。

指战员们冲入敌群,左刺右砍,勇猛异常,杀得日军人仰马翻,一下子把河谷里的1500多日军截成了3段。

山坡上第七七二团的重机枪欢快地叫起来,这种刚刚装备的苏式机枪,射击的声音浑厚响亮,盖过了日军九二式机枪的声响。迫击炮接连打出20多发炮弹,落入敌群后发出巨大的炸裂声和回响。

已经走过长乐村的日军,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集中1000余人掉转头来,妄图解救被围的部队。他们向第七七二团阵地左翼戴家垴进攻,企图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接应被围的后队。戴家垴本应由第六八九团防守,但该团尚未赶到战场,情况十分危急!

陈赓立即抽调第七七二团第十连,驰援戴家脑,并命令不许撤退,坚决不让敌人突破。第七七二团第十连迅速开上戴家恼,同10倍于己的日军浴血奋战,顽强坚守了4个多小时,全连人员全部壮烈牺牲,阵地终于失守。

日军装甲车贴有

日军"游击专家"苫米地:"刘伯承用兵如神,陈赓打仗简直是'押宝'!"

在这危险时刻,第六八九团赶上来了。他们连脚步都没有停,一个勇猛的冲锋,就把阵地夺回来了。日军组织力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击。第六八九团的指战员们沉着应战,日军实施炮火准备,他们隐蔽在工事里;敌人步兵冲锋,他们用手榴弹炸;敌人冲到阵地前沿,他们端着刺刀跃出工事,高呼着"杀"声把敌人赶下去。

长乐村口英勇的阻击战有力地保障了河谷里的歼灭战。第七七一、第七七二团和后来赶上来的第七六九团一部,集中力量朝分割开来的敌人反复冲杀。敌人一开始还指望前队掉头救援,抵抗比较顽强,后来发现援兵迟迟不到,便变得沮丧了。

激战至下午3点,日军发现势头不好,苦米地亲率300多人从辽县(今左权县)经过蟠龙赶来增援。负责在蟠龙增援的国民党第共军,竟然一枪未发,将敌放过。援敌兵分两路,一路由蟠龙向马村东南六八九团阵地攻击,一路会合长乐村的敌人向七七二团阵地攻击,战斗愈来愈激烈。这个时候,来援的日军加上正在作战的日军,共约步兵3个联队,炮兵一个大队,骑兵数百名,向七七二团阵地反复冲锋。一时间炮弹如雨,战斗的激烈为抗战以来所仅见。敌人数次冲锋,都被我军猛烈的火力杀退,伤亡惨重。激战至下午5点,辽县方向又增来千余敌人,全线战况空前激烈。这时被包围的敌人全部歼灭。我军留下少数兵力阻滞日军,主力于黄昏后主动撤出战斗。

日军装甲车贴有

这次长乐村伏击战,共歼日军2200余人,缴获100多支步枪、3挺机关枪,还有战马100多匹。捷报迅速传遍全国,蒋介石还发来"嘉奖电"。陈赓在4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现在长乐村与百草仙一带,掩埋的死尸到处皆是。这次苫米地旅团为九路进攻之主力部队,其惨败较之其他几路均严重。""日寇所谓的九路进攻,是由我们最后地粉碎了,其惨败也够他伤心的了。"

而经历此战的日军"游击专家"苫米地吓得要死。逃走后,逢人便说:"刘伯承用兵如神,游击战术第一流,陈赓打仗简直是'押宝',这样的战斗,谁都没有办法!"

苫米地在日本"皇军"中被誉为惯战的猛将。在攻打长治尤其是会攻临汾中,他曾与日军第二十师团(臭名昭著的朝鲜师团)争胜,结果他先进了临汾城,得到了日军大本营的勋章.在九路围攻之前,骄横不可一世的苫米地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天皇因我先入临汾,赐给我一个勋章,我已挂在左胸前,可是我的右肩也高了起来,你看我像不像墨索里尼?"可是,长乐村惨败后,苫米地受到了处分,他这封未及发出的家信也被我军缴获了。苫米地狂妄吹牛,一时传为笑柄。

这次苫米地旅团是日军九路围攻的主力部队,其惨败和损失也最为严重。据侦察队目睹,该旅团撤退时,每个联队仅剩500余人,笨重的辎重部队已经化为乌有。

长乐村战斗胜利后,各路进攻日军闻风丧胆,全部动摇。八路军各部和国民党友军乘胜追击,又在沁源以南及沁县、沁源间,辽县、和顺间,高平以北的张店、张度岭间,给了败退敌人以有力的打击。到5月初,日军第一○八师团司令部所在地的长治也被放弃了。

日军的九路围攻被粉碎后,原来占领晋东南腹地的敌人也跟着退缩到铁路沿线据点。国民党军顾忌远离津浦路和西安方面的主力,害怕在敌后继续遭到日军的围攻,大部分向豫北和中条山地区转移。晋冀豫根据地得到了切实的巩固。从此,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

日军装甲车贴有

日军装甲车上贴有"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沿途探寻:"是不是三八六旅旅部?"

1939年1至3月,陈赓指挥第三八六旅作战集团与冀南部队一道,又粉碎了日伪军3万余人的"扫荡"。特别是2月10日,他以作战集团隐蔽设伏于冀南威县城南香城固附近,诱敌出犯,一举包围歼灭了由威县出犯的日军第十师团的一支快速部队——10辆汽车运载携有4门炮的200多名日军,被刘伯承誉为"模范的诱伏战"。

战后,香城固一带的人民群众欢欣鼓舞,他们编了一首民谣,歌颂三八六旅,歌颂香城固战斗:三八六旅好儿郎,领导是陈、王沙滩布下口袋阵,香城固四面撒罗网。大汽车冒火光,日本人见阎王。解了咱们心头恨,保住咱们好家乡。

三八六旅自进入抗日战场,屡次痛击日军,成为日军眼中钉、肉中刺。因为三八六旅打得日军很痛,它和八路军的其他英雄部队一样,引起了日军的极大恐惧和仇恨。敌人向晋南九路围攻开始的时候,侵入北线的日军抓住我军的一个通讯员,第一句话就问:"是不是三八六旅的?"

这次日军香城固遭到打击,第二天就恼怒地纠集150辆汽车,搭载2000多日军,并出动5架飞机,配合坦克,向陈赓部猛扑过来,妄图实施报复。

日军装甲车贴有

陈赓指挥部队利用敌人的结合部,先向邱县转移。敌人向邱县追击时,陈赓率部突然转移至馆陶以北,待日军追击到这里时,陈赓指挥部队已经安全地渡过卫河转移到冠县地区休息。就这样,日军尾随三八六旅进行了整整7天的搜索和追击,其先头装甲车上贴有"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日军沿途探寻:"是不是三八六旅旅部?"打听不是,汽车一溜烟走了,虽然当地有别的中国军队,但日军几乎全不过问。三八六旅每到一处宿营的第二天,日军的飞机便来轰炸,继之以炮轰和围攻。

可是敌人每次都扑空了。日军始终没有一次抓到三八六旅的部队,只好"望洋兴叹"。

陈赓率领第三八六旅进入山西战场后,接连取得多次重大胜利。为此,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在给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一封电报中,对陈赓率部抗战以来的战功给予了表扬:"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参加七恒村、广阳、神头岭、响堂铺等战,尤以粉碎敌人九路围攻之长乐村战斗,该员更显奇功。后复参加河北作战,收复失地,扫倒平汉线伪军及伪政权,缩小了敌占区。"

著名作家陈荒煤在1938年8月25日《陈赓将军印象记》一文中写道:"两年来纵横在华北战场上的三八六旅,是一二九师的主力军,有光荣的战绩。平原山人民称它是'我们的队伍!'""陈赓将军即是这个英勇的三八六旅的领导者。他中等身材,圆脸满是康健的红色,被那沿着脸腮而生的黑胡子衬托着,显得十分英武。眉浓宽而向上斜扬,眼睛望人的时候圆睁着,带着一种探索注意的神情,使你感到他的眼光很锐利。""战争是一种艺术,指挥员应该懂得自己的力量、优点和缺点,同时又要懂得敌人的;他需要机灵而又需要理智,细心却又要有魄力;要婉妙地使用技术,而使那庞大的铁流在自己手里操纵自如。陈赓将军是一个战争的优秀的艺术家,因此,三八六旅在华北创造了无数光荣胜利的战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