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關閉花唄,原來是因為花唄套路太深。看看你被套路了沒

在這個提前消費的浪潮下,相信大多數年輕人都有提前消費的習慣,拿著三五千的工資過著四五萬的生活,然後等到每個月還款就開始“拆東牆補西牆”惡性循環,過度透支自己的信用。用好了還好,用不好這個坑就會越來越大

所謂的“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正是提前消費的一種口號。其實無非就是一種引導消費的口號而已,不知什麼時候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轉變,尤其是年輕人,花錢似乎比以前還大手大腳。老話說得好,掙多少花多少,還是有道理的。其中,馬雲支付寶下的花唄擁有大量的忠實粉絲。


越來越多人關閉花唄,原來是因為花唄套路太深。看看你被套路了沒


目前,超過百分之80的90後是淨貸款用戶。這種網絡借貸不僅僅是指P2P平臺上的借貸,事實上,螞蟻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等都屬於網絡借貸的範疇。我們都知道花唄,是支付寶推出的一款消費信貸的產品,正常支付寶用戶申請後,就可以獲得五千到五萬不等的消費額度,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就可以預支花唄的額度,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內把錢還進去就可以了。類似於信用卡,又不同於信用卡。花唄應到消費能力極強,讓你看到額度以後就會有買東西的慾望。


越來越多人關閉花唄,原來是因為花唄套路太深。看看你被套路了沒


支付寶現在有超過10億的用戶。在眾多支付寶用戶中年輕人居多,而且年輕人都習慣用花唄,根據支付寶公佈的數據,目前貸款總額已超過3000億元。其中,超過50%的用戶是90後。很多人都是拆東牆補西牆,把自己牢牢套進去。因為沒有給自己很好的消費規劃,導致自己每個月省吃儉用的還貸。

與傳統的銀行貸款相比,網絡消費貸款如“花唄”和“白條”的借貸門檻更低,也更靈活。如果他們按時支付,他們就不必支付額外的利息。因此很受年輕人的歡迎。根據中國新經濟研究院和支付寶聯合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90%的年輕人開始消費,但他們的動機實際上是“省錢”和“佔便宜”,而不是提前消費。


越來越多人關閉花唄,原來是因為花唄套路太深。看看你被套路了沒


有很多用戶,感覺使用花唄會上癮。這個產品可以增加他們的消費的慾望,一旦消費上了癮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有人醒悟的比較早,就及時關閉了花唄。有錢了,總想著買點什麼,這是人的正常心理,如果不及時制止,那麼將來肯定是惡性循環下去。

花唄的出現確實給許多需要錢的年輕人帶來了方便,他們用得越多,配額就越高。然而,一些人說這種增長是一種“誘惑”。因此,我們必須懂得剋制,剋制自己的消費慾望。

其實,不管是繼續使用花唄也好,還是關閉花唄也好,我們都應該正常審視一下自己的消費能力,花錢雖然很爽,但是要知道沒錢和欠債的滋味是非常痛苦的,把錢花在刀刃上,拒絕攀比和鋪張浪費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那麼問題來了,你們覺得花唄怎麼樣?


繼續用還是關閉它? (單選)
0人
0%
繼續用,方便
0人
0%
關閉,坑太深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