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嘲笑意大利

提起意大利,很多人印象中是:

二戰中德國的豬隊友。

金豬四國。

與其足球風格相反,現實中城市節奏慢、民眾紀律渙散。

此次疫情中,意大利成為中國之外災情最重的國度之一,也加深了很多人的片面印象。

但隨著報道增多,我們也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意大利。

不要嘲笑意大利


今天看到的消息:護士丹妮拉·特雷茲,主動結束了年僅34歲的生命。

不要嘲笑意大利


她的死,不僅刺痛了意大利,也點燃了地球另一邊的中文網絡。

意大利全國護士聯合會發聲:儘管死因未明,但染病後,特雷齊一直揹負很大壓力。

她擔心:在救人的同時,也為大家傳播了病毒。

幾乎同一周,72歲牧師貝拉德利,名字被人們傳揚。

他將珍貴的呼吸機,讓給了一名比他年輕的患者,自己向死而生,終至病逝。

不要嘲笑意大利


就在這兩天,還有一張照片刷爆網絡。一對年輕醫生夫婦在搶救134名新冠病人後,雙雙感染去世。

這張攝於醫院休息大廳的照片,成為他們最後的合影。

不要嘲笑意大利


這三個故事,讓很多人心頭一震。

不要嘲笑意大利


此次新冠疫情,可說是意大利的國難。

在此之前,意大利經濟已遭遇超過10年的停滯,名列“金豬四國”。

2019年GDP增長更是僅0.3%。

5年來,意大利被迫關閉700多家醫療機構。

即使在平日,其醫生、護士缺口分別高達5.6萬和5萬。

它沒有大國的資源,前期也急缺四面八方的馳援。

可謂:屋漏又逢連夜雨。

可以想象:疫情洶湧來襲,醫療系統的崩潰。

儘管,意大利人,相比歐盟許多國家,行動不可謂不快速了:

最早宣佈進入國家衛生緊急狀態,最早封城——但如今回顧,仍然偏於樂觀了。

病毒比想象中傳播更快。

而意大利緊張的醫療資源,無法承受感染人數劇增的暴擊。

最殘酷莫過於:只有一個呼吸機,醫生,成為了選擇救哪一個放棄哪一個的生死判官。

不要嘲笑意大利


截至北京時間26日6時,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已超74000例,死亡7503例。

而同樣令人驚異的是,其新冠肺炎死亡率高達10%,遠超其他國家。

綜合各方報道,有四點值得關注的原因。

人口老齡化嚴重:意大利是全球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高達23%。意大利衛生部3月17日公佈的一項針對2000餘名死亡病患統計研究發現,99%死者生前都有各類基礎疾病,沒有基礎疾病的死者只有3人。

無症狀患者漏算:學者發現,77%死者送入醫院時就已出現高燒症狀。這意味著,死亡病患被收治甚至確診時,已經處於重症。大量輕症患者未及檢測。目前,由於意大利病毒檢測能力已達極限,無法保證對所有密切接觸者主動檢測,只能優先排查已出現明顯症狀的患者。如果能將隱性感染者也統計在內,病死率應該在3%以下。

統計口徑差異:在許多國家,新冠病毒感染者如果治療期間心臟病發去世,可能不被計入疫情死亡病例;但在意大利,

任何死亡患者,只要被檢出攜帶新冠病毒,就會計入相關死亡病例。且未及進行新冠肺炎檢測的病人病故後,也會接受檢測,以確認其生前是否感染新冠病毒,這種做法在全球極其少見。

醫療資源擠兌:疫情發生前,6000萬人口的意大利,只有5300張配備有呼吸機的重症病床,而8000萬人口的德國卻配備2.8萬張。意大利政府3月初病例數開始爆發式增長後才尋求增購呼吸機、擴大重症病床數量,目前將總數擴大到7200張。德、意兩國人均重症醫療資源的巨大差距,正因為意大利的財政緊縮。

不要嘲笑意大利


儘管遭遇重創,儘管有悲情,但危機下的意大利,更湧現許多閃光的故事。

3月13日,有意大利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傳一段視頻,比較了2月9日與3月13日意大利北部城市貝加莫日報上的訃告版面。

2月9日時,該報訃告部分只佔據一頁半;到了3月13日,訃告印製了滿滿10頁。

對逝者的鄭重悼念令網友動容:這不是數字,而是一個個真實存在過的生命。

不要嘲笑意大利


他們並不忘記弱者。在米蘭的街頭,護士志願者為無家可歸者測量體溫、查看傷情,送去消毒劑和食物。

不要嘲笑意大利


不要嘲笑意大利


他們不吝表達感恩。

哪怕宅在家中,各地意大利人相約中午12點發起快閃,在自家陽臺、窗前和門口長時間鼓掌,向奮戰一線的醫護致敬。

當中國用專機將31噸醫療物資送抵意大利,他們有人學唱“義勇軍進行曲”,有的就在家中播放歌曲,在羅馬的上空,飄蕩起中國的國歌。

不要嘲笑意大利


有位意大利女孩,專門畫了一幅畫。畫中,中意醫護人員,正奮力扛起受傷的意大利。

不要嘲笑意大利


更重要的是,這不是來源於什麼輿論鼓呼,而是發自民眾自主的意願,由此才更見真切與熱忱。

他們同樣奮勇逆行。

26歲的球星、意大利橄欖球國家隊隊員馬克西姆-姆邦達,請纓上陣抗疫,成為當地黃十字救護車的志願司機,每天工作13小時。

不要嘲笑意大利


他的願望很樸素:

“我的工作,就是幫助醫護人員可以休息1小時,甚至半小時。如果你走進醫院,就會明白,這短短的半小時,對他們來說有多麼重要!”


16日,意大利國防部向疫情最嚴重的Bergamo地區緊急派出27名軍醫和4名護士。除此外,提前授予醫學院畢業生專業資格證,為前線補充約1萬名新生血液。

這些年輕醫學生沒有豪言壯語,以赴死之心奔赴“戰場”。

23日,意大利政府再次面向全國急召300名醫生。不到24小時,有近8000名醫生請戰,除了年輕人外,還有已退休的80多歲老醫生。

在此之外,人們還被他們許多人至純的情感與樂觀所感動。

就在最近,一位意大利老太太患新冠肺炎被隔離治療。老大爺前來探視,便隔著窗戶,哼唱起意大利的情歌《瑪麗娜》,那正是向戀人表白的名曲。

不要嘲笑意大利


許多普通市民,把陽臺變成音樂會現場,有拉手風琴的,有彈電鋼琴的,還有彈吉他的;甚至有玩搖滾和爵士的。

87歲的意大利老奶奶Rosetta Rinaldi,則以她充滿魔性的笑聲和幽默,向大家講授“冠狀病毒防護指南”。我想再兇猛的病毒,也無法擊碎她笑容中的陽光。

不要嘲笑意大利


意大利被稱為歐洲的中國。

原因有三點:

古老的文化;崇尚美食;注重家庭,是一個喜歡講人情和人文的社會。

這個國家最偉大的詩人但丁說過這樣一句話: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即使在如此大的悲傷與重創之下,我們看到人們並未喪失溫情,並未放棄對生活的達觀,以及對未來的嚮往。

3月15日晚,成千上萬意大利人走到陽臺上,同時點亮手機或蠟燭。

在一段廣為流傳的視頻裡,畫面掠過亞平寧半島美麗的夜景、湛藍的大海,飛揚嘹亮的歌聲《我們是冠軍》,“我們是意大利,我們堅持不懈,不要放棄,一切都會好起來!”

值得欣慰的是:寫作這篇短文時,意大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4天出現下降趨勢。

最新消息是:中國將派工程隊赴意大利修建臨時野戰醫院;俄羅斯、古巴醫療隊也已抵達意大利救援,德國將接受部分意大利重症患者治療。

這意味著,這個笑中帶淚的國度,或將很快迎來轉機。

此外,來自中國各地、普通人的善念,也正雪花般向意大利飄去:

湖北襄陽向意大利捐贈口罩;

中國大學生寫信向意大利傳遞中國戰疫經驗成彼國“網紅”;

杭州公交車換新衣書寫“意大利加油”。

不要嘲笑意大利


東西相望的兩個古老國度,兩個被疫情傷害最深的國度,淳樸人民正以最樸素的善念,跨越地理和國界,像兩隻有力的手掌,緊緊相握。

不要嘲笑意大利


不要嘲笑意大利


不要嘲笑意大利


正如大半個世紀前,那位冒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的波蘭農民所說,“我不知道猶太人是什麼,但我知道人是什麼”,在今天,在冠狀病毒面前,無論武漢人還是米蘭人,還是其他國家其他城市的人,其實都在人這個巨大的集合裡。

人類的悲歡,並非永不相通。

當我們一同歡笑或流淚,那最真切的心情,已經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