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整本書閱讀的具體實踐——以《讀書這麼好的事》為例

編者說:這個學期也正式開始了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實踐。除了選修課講魯迅小說以外,在自己的班裡展開了《讀書這麼好的事》整本書閱讀。在這裡先解釋一下為什麼首選這本書。實際上得知這本書還要感謝曹勇軍老師,曹老師同時推薦的還有郝明義的《越讀者》、唐諾的《閱讀的故事》等。經過比較最終選擇了張新穎先生的《讀書這麼好的事》。


選擇這本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一是這本書與他們慣常讀的故事書、散文書不同,它是一本關於如何讀書的書。張先生是了不起的,這本書是他為中學生開的讀書專欄的文章集結。張先生講的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將“為什麼讀書”,“如何選書”,“如何讀書”娓娓道來,書中還涉及到如何看待電子閱讀與紙質閱讀,介紹了不同作家以及自己的讀書心得。單看內容簡介你就知道這本書有多麼良心。從功利角度看,這本書每一篇字數不多,結構清晰,每一篇只講一個主題,會列舉許多名家事例和引用,對學生作文的規範表達和素材收集很有幫助。所以最終選擇了它,結果證明這樣的選擇也是十分恰當的。我的閱讀設計是這樣的:週一到週五的午自修時間作為讀書時間(2:20—2:40),每週週四有一節自習課做答疑和閱讀寫作指導課。每天讀一章節,且做讀書筆記。基本上兩個月的時間就把整本書讀完且做了全部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的寫法會在閱讀指導課上做示範)在最後三週開展閱讀報告(全班分成六個小組,每組在指導課上做展示,每組15min。每組展示時由其他五組和兩位老師做評委。設有專門的打分細項表,五名組長打分各佔10%兩位老師各佔25%。評選之後公示成績進行表彰和展示)。在六組都展示完之後,利用期中考試之後的那個週末,每個人寫整體閱讀報告(為了挑戰自己,要求寫長文,沒人不少於2000字,要知道他們才高一上學期,初中作文不過600字,平時800字就叫苦不迭了)。為了刺激他們,引入了“情境意識”,即引導他們做“知識產出”,給他們看“豆瓣讀書”下關於這本書的讀書報告,教給他們怎麼寫,寫的好的註冊賬號發表長評。又打開“知乎”,搜關於“讀書”的問題,幾百個問題都是關於“高中生該讀什麼書?”“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為什麼我讀了書總是記不住?”“我們為什麼要去讀書?”“我們該如何高效讀書?”等問題。我們寫文章應該有更多的受眾,而不僅僅是我,或者自己周邊的同學。我們希望自己的文字有作用,能啟迪那些有待幫助的人。這樣的引導對於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上還有有一定作用的。

週一收上來一看,結果是出乎我意料的,比我想象要好的多,我能從他們的眼睛裡看到成就感。經過審閱,除了個別同學存在抄襲或字數不夠以外,大部分同學很好的達到了“把書讀薄”的目的。大部分人表達了“這本書幫助了我,解決了困擾了我很多年的問題,幫助我更理性的選書讀書,也更堅定了我讀書的決心。”我個人感覺很欣慰。在這裡,我特選擇一篇,以饗讀者。

針對整本書閱讀的具體實踐——以《讀書這麼好的事》為例

“從小我們經過幾十年的讀書生涯,最後也還是過著平凡的生活,拿著不高的工資,那麼讀書的意義在哪裡呢?”

----------來自知乎網友的提問



關於知乎網友提問的回答 ——《讀書這麼好的事》讀後小結

高一14班 李卓然

親愛的網友:

謝謝你的提問.

我們常常會問,讀書是什麼?為什麼要讀書?我們已經夠忙夠累了,讀書難道不是在加重我們的負擔嗎?可靜下心來想一想,這樣的說法著實有誤。書籍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記憶和想象的延伸,而讀書是集讀、思,寫於一體的充實心靈活動,是人類特有的神聖權利。正如哲學家賀麟在演講中所說:“讀書是劃分人與禽獸的界限,也是劃分文明人與野蠻人的界限。”它與思想的豐盈,做人的根本皆息息相關,我們不能因生活看似的“簡單”與疲憊,就去質疑讀書的存在。讀書的基礎作用,即為人的生活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熊秉明曾有言:“(書)近乎一個護符,好像有了它在,我們的生命也就有了安全。”穿越時空,在日寇入侵,國土淪喪的危亡關頭,西南聯大在昆明組建了,這所學校為什麼能於戰爭時期在學術和教育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我想,文明力量的推動是其中的一大因素,師生們拋卻了貧困,飢寒,空襲等一切顧慮,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受到了精神安全上的保護,以書的力量,讀書的力量來抵抗戰火與硝煙,跑警報,停課聽雨,生活艱苦仍追尋著詩情畫意,在偏僻閉塞的西南小城弦誦不絕,筆耕不輟,培養出了一屆屆聞名中外的優秀學子。校長梅貽琦曾有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西南聯大在文明的教育與薰陶下,創造了歷史性的輝煌與奇蹟。這也是讀書的重要作用之一,並向歷史證明——抗衡野蠻的,只能是文明。

給人以安全感的世界一定是一個文明的世界,讀書,是和文明世界的聯繫,是置身於文明力量的庇護之中,算得讀書的一個意義。

根據你的問題,我想給出這樣的說法,正是因為我們認真讀了幾十年的書,才能過著平凡的生活,拿著(不高)的工資。這裡提到“認真”二字,可能帶有一定程度上的功利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讀書就變成了了一種職業讀書,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如果不讀書就畢不了業,升不了學,甚至還會影響到以後的生計,是因為我們並沒有從這種職業讀書中體會到真正的讀書賦予我們的由衷的喜愛與快樂,所以才會對讀書引發質疑,但即使你有強烈的追求慾望,在讀書過程中,也應該懷著一顆平常心,充分吸收和享受讀書給人帶來的多方面多層次的豐富益處,而不是隻要那一點點,只跟目標有直接關聯的東西。我並不是否定職業讀書,至少可以讓你在描述花壇中的花時,不是“哇!太美了”,而是“絢爛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在觀看七十大慶閱兵式時,不是“哇!太齊了”,而是“英姿颯爽,震撼壯觀”,我相信,這是讀書給生活帶來的儀式感,但我覺得,職業讀書的弊端是,這種儀式感不能維持的長久,可能會以畢業或升學作為一個結點,這就會出現刻意的儀式感。我們不能狹隘的讀書,不能狹隘的理解讀書,為獲取知識,而喪失讀書的樂趣,總是不必要的,長此以往,你獲取的也是大打折扣的知識,無法真正讀出並吸收書中的精華。書不是無條件對誰都敞開的,與其疑惑抱怨,倒不如從根源看起,去調整自已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僅僅把生活和工作質量這些物質現狀看作讀書的意義,那麼這樣的讀書是淺薄的,是沒有溫度的。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說:“(書)這種作品有一種特殊的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會被忘記,卻把種子留在我們身上。”我覺得讀書給人帶來的變化,更多是被積蓄在內心,翻開書頁,開始閱讀,一個人的精神層面就會漸漸由淺入深,與書進行交流,想法被啟迪,素質被提升,思想得到豐富,自我也就發生了變化。書總結過去,引領未來,赫爾岑曾說:“書是和人類一起成長起來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學說,一切打動心靈的熱情,都在書裡結晶成形;在書本中記述了人類狂狷生活的宏大規模的自由,記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偉的自傳。”讀書,在一個重要的意義上,就是一種朝向自我、理解自我、產生自我意識、形成和塑造自我的運動過程,讀書總是有好處的,它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但這種好處,往往是不刻意,不明顯的,所以很多人會問讀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將目光放諸長遠,放下“特殊”的姿態,以純淨的內心去感悟書的內涵,不驕躁,不功利,與書產生融洽的交流,受益良多。總是侷限於眼前能夠看到的,是很難進步的。

我們需要信任所讀過的書,相信它們都曾在年少懵懂的時候,為我們那顆狹窄且嘗試想要打開的心,做過拼湊宇宙的碎片,並且曾讓我們有所感悟,張新穎在《讀書這麼好的事》中描述過閱讀的結果:“不僅僅是使自己知道了什麼,赫爾曼·黑塞理想中的閱讀,是通過沉浸於偉大的著作,領略歷史上和現實中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從而在自己和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動聯繫,使自己的心臟隨著人類心臟的跳動而跳動。這樣,個人就不再是孤單的個人,心靈就不再是孤單的心靈,人生也會在豐富的聯繫中變得越來越充實,越來越有意義。”這種“結果”可能會顯得宏大,但我們終不可否認閱讀帶給人的感化和價值,不由聯想,如果鍵盤俠或是“憤青”也被鼓勵去讀一些有益的書,也許社會真的會少一些陰暗面,多一些“奮青”和正能量了。

而談起讀書,有正確的讀書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讀書方法不得當的情況下,也會滋生出質疑讀書的想法。讀書時要存在選擇意識,即使是文學巨匠錢鍾書先生,這樣一個嗜書如命,博覽群書的人,也會發出“世界上有那麼多我不要看的書”的感慨,我們在讀書時也應為自己設立一個不濫讀的原則,要對自己的閱讀加以限制,要有選擇的意識,我們常聽到“多讀書,多讀好書”的告誡,對多讀書而言,即使讀書的種類繁雜,也要有“中心”,有了“中心書”,讀“書中的恆星”,可以使我們的閱讀變得系統化。經典著作就可算作中心書,古今中外,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以及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博爾赫茲曾對經典下過定義:“經典是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於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足見經典書籍在民族和社會上產生的深遠影響以及其獨特的魅力。所以說,建立起讀基礎書,核心書的意識,有辨別的能力,不把時間和精力耗費在質量低劣,沒有什麼價值的書上,對好書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不應空泛、無根、無計劃的閱讀。其次,有略讀和重讀的意識,略讀是通過先看書的介紹,比如序言、後記、目錄,瞭解書的內容範圍,作者的立場觀點,對全書有基本的概念和把握。略讀不等於粗讀,書的題目可能隱含著書中的信息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序言和後記同樣是作者、讀者或譯者對書的整體感觀及分析,可能包括寫作背景或寫作意義,有時能夠提供正文所不能提供的重要信息,略讀時同樣要做到專心、認真,才能保持應有的警覺和敏感,發現有價值的目標,排除沒有意義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略讀,即是做書的偵探。而重讀,則是一種“徘徊”的智慧,就像人不僅需要不斷開拓的經驗一樣,人也同時需要懷念的感情,需要多種形式之間恰當的平衡和豐富的和諧。重讀不是浪費時間,如果你能夠從它那裡不斷髮現以前未曾讀出的新東西,其實你就是在讀一本新書,借鑑張新穎先生的話“真正的好書在等待你的成長,你每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它都會向你敞開新的智慧空間。”張潮在《幽夢影》中曾有言:“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同時,要善於運用不同種類的書,比如工具書,它不僅僅是幫助我們克服閱讀障礙的工具,還毫不張揚的包含著豐富的能量,就像詞典,淺層來說,是一本發音指南和釋義手冊,但發掘至深,你會發現它還含有在語言的生長、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富有啟發性的歷史知識,可查也可讀。

怎樣讓讀書變得不苟且,你也可以嘗試去做讀書筆記,這是一種有效分擔大腦記憶的切實方法,長遠來說,是減輕了自己今後的腦力勞動,為以後節省時間和精力先做準備,同時,幫助自己及時整理書的內容,利用讀書筆記,可以有效的將書讀薄,為自己維持較長時間的記憶,沒有一定之規,不必將其視為負擔,按照個人的興趣、習慣的讀書筆記,往往效果會更顯著。

“一個人和書籍接觸得愈密切,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統一,因為他的人格復化了:他不僅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而且運用著無數心靈的眼睛;由於他們這種崇高的幫助,他將懷著摯愛的同情踏遍整個世界。”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如是說。讀書同樣讓我們認識到這個世界眾多的複雜情感,讓我們產生好惡與愛憎,讀書不應成為我們面前的那個任務,而應作為我們身邊的朋友,一路隨行,我們應該與書保持愛與親密的關係,格拉克在少年時代痴迷於書的吸引,本雅明積極聯想,“親身”體驗書的意境,博爾赫茲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仍熱愛收藏書籍,熱愛生活。愛書,讓他們能夠自然地擁有美妙的精神體驗,擁抱幸福!與書保持親密的關係,從某個方面來看,是發自內心的感恩書,實實在在地從書中得到了益處。同時,與書保持親密的關係,讓讀書快樂的程度大大提升。

時代日益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網絡給人帶來的巨大沖擊力是否動搖了你對讀書的堅定?彷彿手機的百度搜索比讀過很多書的大腦來得是那麼的簡單快捷,網絡時代明顯向讀書發起了挑戰,但請相信,閱讀因閱讀經驗的唯一性而存在,意大利小說家,符號家安貝託·艾柯發表的《書的未來》演講認為,超文本的存在,會使那些供查閱的百科全書和手冊消亡,但是,書仍將是不可缺少的,這不僅僅是為了文學,也是為了一個供我們仔細閱讀的環境,不僅僅是為了接受信息,也是為了要沉思並作出反應。新發明總是讓舊的發生深刻的變化。我們正在向一個更加自由的社會前進,自由的創造力將和對現在文本的詮釋共存。我喜歡這樣。但是不能說我們已經以新代舊了,我們新舊都要。書是那種一旦發明,便無需再做改進的工具,評價、建議、修改都是後人在書的結尾補充的內容,是永恆的,有些甚至是神聖的東西,強調單純自在的美,只以它自己的方式存在,書籍和閱讀並不是要與電腦和網絡競爭,電腦和網絡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無需抱怨,書籍和網絡都是人類的共有資源,不管怎樣,我們都得積極應對現在和未來的新的挑戰,既有堅持,也有創新,不放棄讀書的神聖權利,不忘初心,做新時代的奮鬥者,給與自己無限廣闊的進步空間。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讀書恰恰是這樣一門藝術,平凡的生活也恰恰是最好的生活,少一些質疑,多幾分實踐驗證的勇氣,畢竟你看讀書這件事,多可愛啊!

一名熱心網友 2019年11月1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