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纷扰乱世,战争不歇。不同于盛唐时的繁华与安宁,晚唐时期,受安史之乱的影响,民不聊生,战火连天,烽火硝烟之处州县残破,万室空虚。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平民百姓如何生存?在杜甫的史诗《三吏三别》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唐肃宗乾元元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兵十万围攻邺城。但由于唐肃宗的猜忌,命宦官鱼朝恩统帅军队,唐军上下解体,士气低落。次年三月,唐军在邺城大败。《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可以看出这一战损失严重,官军散亡,所剩无几。唐王朝为组织新军队反攻,下令征兵,可多数成年男子不是出征便是牺牲战场,只得抓百姓当兵,无论男女,无论老少……

此时杜甫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回华州任职,途经新安、潼关、石壕等地,目睹这场战争给百姓造成的巨大灾难。征丁抓夫已为常事,离别苦难不断上演……


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镜头一——新兵之痛:风华正茂,战场先行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邻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唐高祖武德七年规定:男女十六岁为中男,二十一岁为丁。至唐玄宗天宝三年,又改以十八岁为中男,二十二岁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

《新安吏》中,许多未成年的中男被当壮丁抓走。王法不在,官吏强行征兵,百姓无力反抗,未成年的男孩无一幸免。这是当时男孩的生活写照:父亲早已奔赴前线作战,自己也将踏上战场这条不归路。幸运点的胖男有母亲含泪相送,更多不幸的人如瘦男一般孤苦伶仃,无亲无靠。前方的路有多苦,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我们不难想象,只是花季的年龄便要承担国难的苦痛,确实令人寒心。


新婚别

莬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新婚之喜,洞房花烛之夜,本是良辰美景,甜蜜幸福,可过了今晚,便是生离死别。丈夫去前线作战,虽离家不远,但妻子却不能跟随,只能把痛苦藏于心底。再多的哀痛诉说也无法改变丈夫出征,不如做他坚强的后盾,鼓励他放心、满怀信心地杀敌,等他凯旋而归。

万千征夫之妻无不遭受离别之苦,独守空房还要日夜担心丈夫安危,若有三长两短,无依无靠,不知如何苟活?


镜头二:壮丁之苦:无家可归,终年服役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漫长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兵在辛勤地修筑城墙。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层层的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官吏自豪,但杜甫却有担忧,担心悲剧重演,望吸取历史教训。在作者与官吏的对话中,不难看出

当时的壮丁除了打仗,还要没日没夜地修壕筑墙。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pí)。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 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孤影寒鸦,村落萧瑟,田园荒芜,四处野草丛生,乱世之下,百余人家各奔东西。天宝以后,一位士兵从战场而归,走进寂静的空巷,一只狐狸与他相对,脊毛直竖,冲他怒吼,是他打扰了它,闯入它们的家园。遍访四邻,村里只剩下一两个寡妇。他家中无亲,母亲早已病逝,自己孤苦一人,无家可归。本想耕耘劳作,又被重新征军。

本无家,又别离。多少士兵如他一样,多年征战,好不容易平安而归,却家破人亡。自己孑然一身,身世飘零。

何处是归处?一片渺茫……

镜头三——垂老之愤:无奈献身,阴阳两隔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夜幕降临,石壕镇上萧瑟荒凉,家家门户紧闭,因长期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开门周旋,家中无一个男人,三个儿子都已上战场,一个儿子捎信告知,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如此凄惨,可官吏毫无同情之心。当时社会,大部分百姓家庭如老妇家庭一般,儿子全部当兵,家中皆是妇孺。在官吏的威逼下,为保全守寡的儿媳和乳孙,老妇无奈挺身而出,服役备炊。

夜色悠长,幽咽不绝……无眠之夜,明天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风烛残年的老翁,形如枯槁,子孙们在战场上尽数牺牲,自己虽年老体衰,但依然要上前线作战。原想瞒着老妻不辞而别,但妻子在寒风萧瑟中,流泪道别,知晓此去便是天地两隔,不归之路。双方叮咛万嘱,难舍难分。肝肠寸断之情不免让人心生同情,本应白头偕老,共享天伦之乐,却因这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生离死别。


晚唐时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深受战争迫害和残暴兵役肆虐,百姓苦不堪言。人们一面控诉和愤恨,另一面又坚强地忍受苦难,积极地参与平叛。无论是未成年中男,新婚妻子,战场士兵,还是垂垂老妇、老翁,他们都有着献身精神,在悲痛中勇敢面对战乱,在烽火硝烟中挺身而出。


杜甫史诗《三吏三别》——兵荒马乱年代的百姓日常

兵荒马乱的年代,古代人们的悲惨生活让人不寒而栗,倍感心酸。但他们的忍耐、坚强、对生活充满信念无不让人赞叹!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如此幸福,愿珍惜、珍重,不负韶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