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16世紀的羅馬,其西半部人口擁擠,缺乏水源的東半部顯得荒涼許多。因為急迫性較低,都市計劃較晚才開始。

歐洲歷史上曾因戰爭和外交衝突,讓交通旅遊受阻,三十年戰爭結束後逐漸開放,富家子弟們趁此機會探索各地,開啟了17、18世紀的“大旅遊”時代,也就是壯遊。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被稱之為“世界劇場”的羅馬是怎樣脫穎而出的呢?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羅馬示意圖

16世紀,教宗面臨法國及哈布斯堡兩大政治強權威脅,“羅馬城”成為教廷回應俗世挑戰、重建威望的載體!曾經強盛的羅馬帝國滅亡後,水道廢棄,東西部嚴重發展失衡,改善基礎建設迫在眉睫。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當時政教合一的羅馬統治者通過各種建設,如教宗西斯圖斯五世下令搬遷梵蒂岡的方尖碑,打造實用性與神聖性兼具的城市,奠定現代化的基礎,讓羅馬在17、18世紀歐洲的“大旅遊”風潮中,成為不折不扣的“世界劇場”,風靡世界。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古羅馬

三十年戰爭:哈布斯堡家族引發的戰爭,神聖羅馬帝國風雨飄零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1609歐洲地圖

17世紀的歐洲可不是個平靜之處。在16世紀爆發的宗教衝突,於當世紀末暫時停歇,各勢力之間勉強維持脆弱的和平。到了17世紀初,在波西米亞王國的一場宗教衝突,因為哈布斯堡家族錯綜複雜的外交關係,引發一連串曠日費時的戰爭,也就是後來統稱的“三十年戰爭”。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三十年戰爭

哈布斯堡家族作為羅馬教廷的長期盟友與支配者,自然是天主教陣營的主要勢力,與日耳曼北方的新教諸侯相互抗衡。為了削弱哈布斯堡家族,北方大國瑞典以新教援軍之姿突入歐洲戰場,為天主教陣營帶來莫大威脅;另一歐洲強權法國則是擺脫宗教顧慮,以霸權競爭為考量站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對立面。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哈布斯堡王朝與鄂圖曼帝國

三十年戰爭以日耳曼地區為主戰場,造就不少軍事天才、誘使歐洲軍事技術大幅革新,對當地造成的破壞卻也是史無前例,整個村子完全消失的情況所在多有。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從結果來看,反天主教,或者說反哈布斯堡家族陣營算得上是戰勝國。法國、瑞典、普魯士的國界大幅擴張,神聖羅馬各邦國的宗教信仰自由再次獲得確認,皇帝實權更顯低落。早在拿破崙要求解散神聖羅馬帝國前,這個古老的帝國就已支離破碎,只能依靠對大一統帝國的想像勉強支撐。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1713~1765年的歐洲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戰爭依舊時有所聞,不過比起先前緩和許多。更何況當時還是“全面戰爭”尚未到來的年代,國家爆發戰爭,平民仍有可能過上平靜的日常生活。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三十年戰爭對歐洲造成的破壞史無前例,村子完全消失情況所在多有。圖為三十年戰爭期間布萊登菲爾德戰役。

過去因戰爭和外交衝突受阻的交通再次開放,於是一群來自歐洲北方的富家子弟趁此機會探索歐洲各地,開啟17、18世紀的“大旅遊”風潮。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富家子弟探索歐洲各地:開啟“壯遊”風潮,一次壯遊可能會持續幾個月到幾年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既然名為壯遊,確實是一個十分漫長且所費不貲的旅程,一次壯遊可能會持續幾個月到幾年,成為富有和自由的標誌。當時的人們認為,年輕人在完成學業、將要獨立自主前,應該到歐洲各地增廣見聞,試著學會獨當一面。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壯遊者

遊遍外域,向那些不幸地留在家中者報告他對人性的發現。對社會詳細敘述自己的觀察結果,被認為是一種義務;在臺面下,大旅遊也是讓他們在承擔成年人的重責大任前,最後一次得以狂歡的機會,壯遊在這種想法下盛行起來。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不過為了避免他們過度放縱,出資者有時會另外聘請學識豐富的長者作為嚮導與監管者。年輕的大旅遊者就像蓋茲描繪的小熊,即便心裡有不受控制的玩心,仍不免受到他人約束,繼續朝向合理的方向前進。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壯遊的目的地大致可歸類為兩個地區:法國和意大利。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當時的法國告別16世紀的動亂,逐步邁向全歐洲最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國邁進,宮廷文化在路易十四治下更是發展至極,蔚為當代宮廷禮儀和穿著打扮的典範。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北方人發現古羅馬廢墟和當代坎帕尼亞農民與空洞的課程之間的對比

至於意大利,則是以豐富文化底蘊吸引外界目光。意大利是文藝復興與巴洛克藝術的發源地,數不盡的大師傑作讓眾人嚮往不已。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加冕

此外,意大利也是古典文明的核心區域,特別是當時希臘半島受到鄂圖曼帝國的控制,如果要欣賞到質精量多的古典遺蹟,意大利絕對是不二選擇。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圖為描繪18世紀貴族子弟們遊歷羅馬的大旅遊。

大旅遊者的意大利之行也有熱門與非熱門的區別。辛苦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後,威尼斯是許多人的首選。這座城市即便不再是縱橫地中海的商業帝國,繁華熱鬧的氣質卻仍未褪去,帶給人們一波波感官刺激。再繼續往南,佛羅倫斯也是主要參訪景點,畢竟這裡曾是多位藝術家的搖籃,貴為全歐洲的藝術典藏重鎮。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意大利

“世界劇場”的羅馬:迎來法國大革命前的最後熱鬧時光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時間軸與歷史

在前往更南端的拿坡里和龐貝遺蹟前,人們通常會先在羅馬停留好一陣子。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在羅馬,最引起大旅遊者注目的,除了眾多教堂,就屬古典時代的古蹟,觀看的同時遙想曾統治地中海世界的龐大帝國。同樣值得一看的還有各種現代化發展。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古羅馬地圖

比起當時其它歐洲城市,羅馬城的都市改造工程大膽且完整,值得花上數個禮拜慢慢欣賞。再加上難以數盡的藝術品與娛樂活動,實在無法想像一場沒有羅馬的大旅遊行程。在這樣的背景下,名為“世界劇場”的羅馬,準備迎來法國大革命前的最後熱鬧時光。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圖為18世紀畫作,描繪蘇格蘭的第八代漢彌爾頓公爵道格拉斯與其壯遊導師的大旅遊。

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抵達羅馬,而且很可能會是人生中唯一一次的造訪,壯遊者通常會想方設法帶些紀念物品回去。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圖為羅馬執政官雕刻板,左為西羅馬皇帝霍諾留,右為君士坦提烏斯三世。

不少人會蒐購古代雕像,其數量之多一度迫使羅馬教廷正視文物大量流失的危機。另一種紀念品則是向藝術家訂購客製化油畫,尤其喜好背景搭配著名景點或文物的全身畫像,頗有現代人以自拍方式表現到此一遊的心態。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在羅馬,最引起大旅遊者注目的,除了眾多教堂,就屬古典時代的古蹟。

旅行後帶什麼東西回去紀念?市場需求造就一批高知名度的風景畫家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戰神廣場

大量市場需求造就一批頗具知名度的風景畫畫家。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德國大文豪歌德也曾經壯遊。圖左為18世紀畫作《歌德在意大利》,圖右為歌德自1786年9月至1788年5月的路線。

維特爾(1653-1736)在1652年出生於荷蘭,20多歲移居意大利,不久後遇到水利工程師梅耶,為他創作了具有藝術魅力的工程解說版畫:將方尖碑轉換為日晷的波波洛廣場。此後,維特爾並沒有留下太多版畫作品,反而是以油畫為主要創作,題材多半與羅馬城市景觀相關。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畫家蓋茲的作品《旅遊管理者》。

公元1725年,畫家蓋茲(1674-1755)以簡單材料完成一幅十分可愛的作品——《旅遊管理者》。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地圖

卡通化的老人扳起面容望向遠方,右手拿著柺杖直立地面,左手牽一隻身著正式服裝的小熊,表情有點呆滯地與老人望向同一方向。在18世紀歐洲,偶爾可以看到馴獸師帶著小熊往來各處,利用它們的雜耍表演維生。蓋茲特地讓小熊穿上衣服,並由一位老人牽著的模樣,都讓當代人一眼可知,畫家其實是用逗趣的譬喻形容大旅遊者與嚮導之間的微妙關係。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另外還有同時期的帕尼尼(1691-1765),其作品以極度誇張的空間感,以及“隨想”風格聞名於世。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古代羅馬》:採用與《現代羅馬》一模一樣的構圖概念,牆上繪畫都是城內知名古蹟的特寫。

所謂的隨想風格,意指畫面中的物件都是真實存在,但為了畫家或委託者的個人喜好,使之隨性地放置在同一畫面中,增添不少賞畫樂趣,例如將應在卡彼託林廣場的奧裡略騎馬像,放置在大競技場旁,然後前面還有一尊拉奧孔像。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現代羅馬》:羅馬城自16世紀以來的重大建設,幾乎都囊括在這幅畫中。

帕尼尼最有名的作品,莫過於內容上相互呼應的《現代羅馬》和《古代羅馬》。他的作法是在一個極度開闊的室內空間裡,將城內景點以繪畫的方式排列在一起,等於是將羅馬城市景觀濃縮其中。在《現代羅馬》中,中央走廊擺放數尊雕像,米開朗基羅製作的摩西像位於最顯眼的正中央,法達的版畫放置在其前方地板上。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地圖

羅馬城市景觀的油畫掛滿整個空間,只要仔細觀察都能辨識出所繪何物,例如在畫面左上方,被紅色布幔遮去大半的作品,顯然是密涅瓦方尖碑與周圍廣場,周圍還掛著描繪聖彼得廣場、四河噴泉、西班牙階梯與特雷維噴泉等油畫;羅馬城自16世紀以來的重大建設,幾乎都囊括在《現代羅馬》中。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城市示意圖

《古代羅馬》採用一模一樣的構圖概念,牆上繪畫都是城內知名古蹟的特寫,對於曾實際遊覽羅馬的人而言,必能發現許多熟悉場景。維特爾或帕尼尼的作品滿足了當代人對羅馬城的迷戀,方便日後帶回家鄉細細品味。

羅馬如何在17、18世紀歐洲“壯遊”風潮中,成為“世界劇場”的?

示意圖

但油畫畢竟是昂貴且曠日費時的紀念品,即便家財萬貫,大旅遊者依然會轉而尋找相對便宜、選擇更多樣化且便於攜帶的版畫。那時候的版畫家們如同他們的前輩,敏銳察覺到源源不絕的商機,創造出不同於油畫的獨特之作,間接為壯遊的盛況留下珍貴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