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動漫都描述的是高中的時候?

作為一個合格的漫迷,看過越多的動漫就會對動漫有更深刻的認識。看過很多的動漫,喜歡的動漫也不在少數了,現在回想起以前看過的動漫都覺得歷歷在目,恍若昨天剛剛看完一般。而想到這些動漫,但凡是對動漫有一定認識的人,也一定會有一個發現,那就是無論是日本動漫還是現在的國產動漫,所描述的故事背景與主人公絕大多數都是高中的時候。任何一種類型的動漫,描述高中時刻的都不在少數。校園戀愛這一大動漫類型就不用說了,這一類的動漫作品大多數都是高中生為主角的。除此之外,那些日常、少女、甚至是奇幻冒險、熱血戰鬥乃至機甲等類型,與高中有關的也都佔動漫的一大半。那這是為什麼動漫都喜歡描述高中的時候呢?

為什麼大部分動漫都描述的是高中的時候?


在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是很有必要探討一下關於動漫的一些問題的。動漫有另一個名字,與它的含義大體相同,那就是動畫了。在生活中,大多數人對於動畫這個詞最直觀的認識便是給小孩子看的。當然,這個認識並不嚴謹,可能最初動畫誕生的時候便是給小孩子看的,但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動漫在一定程度上是適合大多數年齡段人的。如果非要給動畫、動漫定一個主要的受眾的話,我認為應該是給年輕人看的。而大體上給年輕人看的東西,它描述的也應該是年輕人的事情。

為什麼大部分動漫都描述的是高中的時候?


動漫大體上是給年輕人看的,道理咱都懂,那為什麼描述最多的是高中生呢?選這個時間段到底有什麼優勢讓絕大多數的動漫都趨之若鶩?

首先,高中生有比較多的閒暇時間。還是前面那句話,給誰看就製作關於誰的作品,這樣更有代入感,可以讓人有更好的觀看體驗。要知道看動漫也是要時間的,高中生這個群體,與下相比的,思想大體成熟,有明確的需求與想法;與上相比,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大多數時間學業比較輕鬆,課外興趣也是最濃厚的時候,這些都很適合追動漫,有多少人是高中入坑的。

為什麼大部分動漫都描述的是高中的時候?


再者,這個年齡剛剛好,青春期。動漫中的一大類就是校園戀愛,而高中的時候正處於青春期,對於戀愛抱有期待的態度,嚮往美好、想和異性接觸。不然的話,高中怎麼是防止早戀的關鍵時期呢。這時校園戀愛類動漫進入她們的視線之中不是很容易嗎。

還有就是日本的男生在18歲就可以結婚,女生是在16歲的時候可以結婚。這個信息乍一看與問題無關,但你品,你細品就會發現,這還是很有關係的,高中生不就是16—18歲這幾年嗎。

大家應該知道中二病,這可不只是初中同學的專利,在高中生中也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愛幻想的同學。愛幻想的話,那就看動漫吧。

為什麼大部分動漫都描述的是高中的時候?


最後,無論男女,高中都是最好的年紀。製作動漫時要考慮動漫人物的形象,一個美麗可愛的動漫人物很有可能決定一部動漫的成敗。動漫中的人物,以少女佔的數量最多,要保證動漫少女是最美麗可愛的話,應該選擇哪個年齡呢?相信小夥伴們都聽過“二八少女,豆蔻年華”這些話語,這是古代形容少女最好的最美麗的年紀,不就是16歲左右,對應現在高中的時候嗎。

為什麼大部分動漫都描述的是高中的時候?


如此看來動漫大多數以描述高中時候為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做動漫當然要儘量做到最好啦,而且通過這麼多年的成果可以看出,大量以高中時候為主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對於這個問題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