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老君廟鎮大學生志願者王少波:抗擊疫情 責無旁貸


汝南縣老君廟鎮大學生志願者王少波:抗擊疫情 責無旁貸

映象網駐馬店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吳國華 通訊員 王鵬)“爸,我要參加志願者行動,爺爺年齡這麼大了,還在抗疫第一線,我也要向他一樣抗擊疫情!”大年初一,王少波的請戰得到爸爸的應允。

今年20歲的王少波,是鄭州財經學院現代教育學院2018級廣告設計與製作1班級2班的學生,家住河南省汝南縣老君廟鎮康店村相林。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後,年逾八十的爺爺是一名老黨員,不顧家人勸阻毅然申請到抗疫一線志願服務,受爺爺的影響,王少波也決定為戰“疫”貢獻自己的力量。

就這樣,老君廟鎮康店村戰疫一線上多了一位“00”後大學生抗疫的身影。

每天到崗“打卡”從不缺席

大年初一,王少波便正式成為康店村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也成了康店村年紀最小、“打卡”次數最多的志願者之一。

他的“打卡地”位於康店村相林自然村村口,每天任務就是“精準識別”本村人員,為本村人員登記監測體溫,非本村人員進行勸返。

“那時疫情剛發生,是最危險,也是最困難的時候,我來做志願者時,心裡有點興奮、激動,也有點小緊張。”不過,這種擔心在他穿上志願者服務的“紅袖標”後,就煙消雲散了,“儀式感十足,我在為我的家鄉、我的父老鄉親做貢獻,這非常光榮。" 此後,王少波每天按時“上崗”,和鎮村幹部、黨員志願者一起在相林自然村防控點值守,認真對待每一位往來村民,細緻做好每一項工作,不錯過一個人,不放過一輛車。因為他知道,這是防控疫情的“最後一公里”,是相林自然村300多口人最後的防線!守住村口,就是守住了這幾百位村民的健康,就是守住了此次戰“疫”陣地的堡壘。

工作做在前 爭當抗“疫”一線宣傳員

“叫戴口罩你就戴,你是防疫小可愛,勤洗小手多喝水,你是機智小寶貝。奧利給,奧利給,口罩一定不要摘,該呆家裡還要呆,很快就能出門嗨,眾志成城共防疫,中國一定會勝利。”王少波臂帶袖章、手拿小喇叭奔走在村頭院落,通過有趣生動的歌曲,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群眾在歡樂笑聲中學會防疫知識。

“叔,伯,你們先去吃飯吧,多休息會,卡點有我在放心吧,我年輕,有力氣,我多值會班。”在相林的防控執勤點,王少波盡職盡責,不言苦,不怕累,默默踐行著一名當代大學生的擔當。

王少波在做好宣傳的同時,也積極幫助村幹部做好離漢返鄉人員的思想工作。相林一組有一名從武漢回來的大學生李某,村裡要求居家隔離14天,李某接受不了居家隔離的煩躁,拒不配合鎮村幹部的工作。王少波瞭解到這一情況後,主動請纓,每天通過微信將村裡發生的趣事分享給他,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向李某傳達政府疫情防控相關政策等。最後,張某主動接受了隔離,還通過微信向村幹部為自己的不理智道歉。

戰“疫”、學習兩不誤

為了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2月10日,學校開始網上授課,他所學的專業是廣告設計與製作,每週需要上8門課程。“課程時間是固定的,課餘時間我可以自由支配,可以用來幫助其他居民”。有的時候忙不過來,王少波甚至一手拿手機,一手拿溫度計,兩手不耽誤。

“這孩子,不但幹活積極,勤快,學習上也有兩把刷子,疫情防控這段時間可給我們幫了大忙”康店村支部書記林雲華說。王少波用他自己的一言一行來踐行著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我們也曾問王少波面對危險你怕不怕,王少波緬甸的說“說心裡話,一開始確實犯嘀咕,但是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和共青團員,當疫情發生時,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參與到‘戰疫’中,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實現一名當代大學生的真正價值。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好轉,但是,仍不能放鬆,王少波和廣大黨員幹部一道奮不顧身地堅守在疫情一線上,用青春和汗水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