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那些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最终都被唱成了“女儿情”

女儿国:那些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最终都被唱成了“女儿情”

【崆峒书生读西游|第016回】

西梁女国这一回,在《西游记》中有很特殊的意义。从过关难度指数来讲,也算极其复杂的一回,可视中等偏上:唐僧、八戒先因饮了子母河水怀孕,随后悟空去落胎泉讨水又遇到了红孩儿叔叔如意真仙的阻挠,接着唐僧陷入西梁女国的封王招婿,还没脱身又被蝎子精抓走......

除了这些难缠的劫难,过西梁女国这一回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它开启了唐僧的“情关”模式,通读《西游记》我们发现,在西梁女国之前,遇到的妖魔基本上都以吃唐僧肉为目的,除了“四圣试禅心”对唐僧进行了招婿测试外,真正嚷着要嫁给唐僧的第一人,正是这西梁女国的女国王。

女儿国:那些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最终都被唱成了“女儿情”

受杨洁版《西游记》影响,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痴情伴随着“女儿情”流窜大街小巷,引发不读原著的朋友展开畅想,想象唐僧如何动心,想象唐僧与女国王如何真情,以及最后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情画面。

可打开原著重读这一节时我们却发现,原来女国王与“御弟哥哥”的爱情,不过是女国王第一次见到男人时的单恋曲,并非什么伟大的爱情,也正是这一厢情愿的单恋,才唱出了那首听起来曲和高寡,实则经不起推敲的女儿情。

西梁女国王为什么会如此深沉的爱上大唐玄奘?

首先需要澄清,《西游记》原著中的女国王并非第一次见唐僧时才一见钟情,而是听说有个大唐高僧路过本国后就“以身相许”了,这种夸张表现比杨洁版电视剧表现的差了太多,或者说杨洁导演对女儿国这一集的改造,比原著精彩了太多。女国王为了招唐僧为夫,先派出太师做媒,等悟空代师父答应之后,女国王才坐着华丽的辇车赴驿馆看望唐僧,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

哪一位是唐朝御弟?

害怕不?这女国王仅凭之前的一个好梦和脑海中的想象,连相亲都不用便着急遣太师说媒定婚。

这女国王到底为何如此深爱唐僧?书生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 第一,对男女之欢的渴望

这女国王有多渴望男性,通过唐僧误饮子母河水后,遇到的一位西梁老阿姨的言谈,我们就得知这个国家的女人有多渴望男性:

老婆子笑道:“爷爷呀,还是你们有造化,来到我家!若到第二家,你们也不得囫囵了!”八戒哼哼的道:“不得囫囵,是怎么的?”婆婆道:“我一家儿四五口,都是有几岁年纪的,把那风月事尽皆休了,故此不肯伤你。若还到第二家,老小众大,那年小之人,那个肯放过你去!就要与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

这“囫囵”二字颇有深意,各位看客自行体会。通过老阿姨的话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是,这个国家的女人渴望男性,作为国王,她更无需压抑自己的渴望。

  • 第二,对天朝上国的崇拜

通读《西游记》原文,我们能通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天朝子民的自豪感,就像唐僧每回自报家门时说的那句“贫僧是从东土大唐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西天贵为如来所在,也仅仅是西天,而东土就不一样,那是大唐。

女儿国:那些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最终都被唱成了“女儿情”

正是因为大唐的国盛民富,强势的政治背景让周边小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国家崇拜,东土大唐在西天一路上,都是众人口中的“上国”。如此说来,这西梁女国王能与大唐御弟结亲,简直成了一种荣耀。

  • 第三,有门当户对的基础

西梁女国王口口声声叫“御弟哥哥”,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一件事:唐僧除了是如来坐下金蝉子,观音钦点的取经人之外,他还是大唐国王李世民的结拜兄弟,按照惯例,他的级别能被封王!

西梁女国王的眼光不会差,她看上的不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不是天蓬元帅猪八戒,更不是卷帘大将沙和尚,而是大唐御弟唐三藏!

我们不能说她腹黑,但她起码是一个明智的女人,一个不仅貌美而且聪明的女人。

面对用情至深的女国王,面对江山似锦的荣华富贵,唐僧动心了吗?也许受了杨洁版《西游记》影响太多,有朋友还给唐僧贴上了“八十难都是徒弟们帮过,只有女儿国是唐僧自己过”这样看似高端的标签,果真如此吗?

其实不是,因为唐僧从来就没动过情念。

唐僧为什么不愿留在女国王身边享受荣华富贵?

说起唐僧不愿意留在女儿国这件事,估计很多朋友和八戒一样想不开,大好的江山你不要,非要风餐露宿去取经。

其实,唐僧不愿意留在女儿国,并非他自身不愿,更多的是客观原因。

  • 第一,大唐御弟看似荣耀,其实与枷锁无疑

唐僧自从答应去西天取经开始,唐王就与他结拜。于是有人就以为唐僧作为御弟,有资格享受至高无上的荣耀。

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这个“御弟”看似荣耀,其实有一个非常苛刻的前提:取经,如果唐僧取不来真经,他这个御弟的头上还会冒荣耀的金光吗?

话又说回来,如果唐僧打着御弟的名义西行取经,结果到女国还俗做了国王,这消息传回去,不仅是对上国的侮辱,更是对上国唐王的不敬。既然是上国,谁能保证唐王不会怒发冲冠?

如此一来,他这西梁女国男王还能坐安稳吗?

  • 第二,修成正果是唐僧的自我选择

面对西梁女国王疯狂的追求,唐僧的态度如何?

女儿国:那些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最终都被唱成了“女儿情”

他是拒绝的。唐僧的眼中没有名利,早在唐僧的父亲复活、外公认他时,唐僧当时就表示只愿投身佛门;唐僧对女se更是无意,《西游记》原文第五十四回中唐僧就明确给孙悟空说到:

但恐女主招我进去,要行夫妇之礼,我怎肯丧元阳,败坏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堕落了本教人身?

唐僧不仅拒绝男女之事,还心存芥蒂,人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到西天取真经,修成金身。

  • 第三,自律修佛的佛门戒律

可以说唐僧是《西游记》中最自律的一个人,这种自律不仅表现在吃斋念佛的日常操作,还表现在分文不收的佛门修养,比如通天河畔的陈家庄,孙悟空帮忙收了那鲤鱼精后,陈家庄二兄弟拿出金银细软和绸缎布匹表示感谢,唐僧婉言拒绝,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唐僧的自律不是流于形式的外在表现,而是佛门戒律源自骨子里的自持。

不仅仅是佛门戒律,唐僧内心的佛法和普度众生的悲悯之心,也是他执意向佛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唐僧是个命苦人,他从一出生就遭遇了无父无母的悲苦局面,经过一番苦寻才找到父母,随后母亲又自尽,这导致他对众生的悲悯是从生命一开始就带来的。

女儿国:那些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最终都被唱成了“女儿情”

除了这些,当然还有来自佛门高层的压力,鼎力相助的观音,取经项目发起者如来,这些高层虽然不在身边,可唐僧的一举一动他们岂会不知?这些原因都是唐僧一念向西的因素。

结语

有人说走过西梁女国,唐僧看似躲过了一劫,其实是错过了一生。

对唐僧而言,何止一生,作为九世轮回的金蝉子,女国王只是他轮回中的一个路人。

有人说西天路上女魅无数,唐僧只对女国王动了心。

唐僧内心原本就没有什么功名利禄和女se魅惑,他的眼中除了佛,神马都是浮云。

斗转星移,我们终会明白,唐僧遇见女国王不是什么爱情的际遇,也不是什么姻缘的撮合,深情款款的“女儿情”歌唱的,也只是女国王的一厢情愿: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那是女国王在遇到唐僧前的黄粱美梦。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那是女国王一厢情愿的撒娇卖俏。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那是女国王和唐僧志向不投的盲目轻视。

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那是女国王如痴如醉的自我安慰。

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那是女国王为单相思的痴女们打样。

女儿国:那些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最终都被唱成了“女儿情”

说明

1.本文只代表崆峒书生个人观点。

2.参考文献:《西游记》原著

女儿国:那些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最终都被唱成了“女儿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