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女子赴美產子,回國後被投訴搬離小區,社區迴應:孩子還小

據紅星新聞報道得知,貴陽市南明區一25歲的女子2019年10月赴美產子後,3月20日從美國洛杉磯起飛回國,轉道北京後,返回貴陽家中。因為在定點隔離醫院觀察期間,一家五口人的核酸檢測呈陰性,且CT也正常,加之有兩個未滿月的孩子。所以在經過相關部門批准後,全家人回家觀察。

貴陽女子赴美產子,回國後被投訴搬離小區,社區回應:孩子還小

而且,在吳女士一家回到小區後,社區工作人員迅速按規定在家門上貼封條,告知隔離要求及細則等。轄區派出所還在吳女士家門口安裝了攝像頭,進行24小時無休監控。並且,居委會工作人員也反覆給小區其他住戶進行解釋,但仍有部分民眾不能理解,對其進行責罵、謾罵,甚至多次到社區投訴,希望吳女士一家儘快搬離小區,到定點酒店進行隔離。

貴陽女子赴美產子,回國後被投訴搬離小區,社區回應:孩子還小

3月27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社區工作人員時,他們表示吳女士全家仍在家中隔離,並會繼續擴大告知範圍,做好社區的解釋工作。而且,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

“他們的娃娃才兩個月,在酒店得不到很好的照顧。並且,他們在隔離酒店做了核酸檢測和CT什麼的都是正常的,才讓他們居家隔離。”

而且,針對小區居民的投訴,居委會已經指定相關責任人對吳女士全家進行24小時巡查監管,隨時檢查封條完好情況;定期上門對該戶進行體溫測量、採購生活物資和垃圾清理等;還給隔離戶送去84消毒液,告知他們在使用馬桶前,需要在水箱加入消毒水來降低感染的風險。同時,社區工作人員還給該棟所有的入住居民贈送了酒精,提醒他們做好相關自我防疫措施等,還在該棟樓前增設了值班人員,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護居民。

貴陽女子赴美產子,回國後被投訴搬離小區,社區回應:孩子還小

小區居民的投訴情有可原,畢竟是辛苦隔離了兩個月,終於有所緩解。突然歸國的準媽媽和新生兒就會打破小區的寧靜,給他們的神經增加緊繃的弦,不敢放鬆。儘管一家五口在家隔離,有社區工作人員定期巡邏和接手垃圾處理,但是,無形之中還是會增加小區業主的感染風險,希望小區的業主做好防疫措施,保護好自己。

不過,居委會工作人員的人道主義也值得讚揚,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坐月子的新媽媽,本身免疫力就比較差,如果在簡陋的酒店裡更容易感染生病,增加防疫的難度。

那麼,在疫情特殊時期,對於新手媽媽和新生兒,我們家人如何保護她們呢?

一、為新手媽媽提供心理支持,幫助她們調控好自己的心情

媽媽心情好,嬰兒才會成長得好。

新手媽媽本就內分泌失調,容易出現情緒波動,而疫情的緊張、焦慮情緒會加重孕婦的情緒失控。所以,在疫情特殊時期,新手媽媽的家人也多理解新手媽媽,多關愛她們,給他們安慰和緩解,讓她們平安地度過不適期。

貴陽女子赴美產子,回國後被投訴搬離小區,社區回應:孩子還小

家人有時間要多和產婦交流,傾聽她們的內心感受和擔憂,及時地撫慰她們,讓她們得到心靈的支持,防止產婦出現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同時,鼓勵新手媽媽多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育兒困惑,及時排解心中的疑難雜症,讓她們得到情感的支持。

二、給新手媽媽和新生兒提供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照顧

新生兒90%的時間都在睡眠,一天醒來的時間大概兩三個小時。而且在睡眠中,孩子會分泌褪黑素幫助長高,清除大腦的垃圾,修復細胞能量代謝,所以要保證新生兒充足的睡眠。

而新手媽媽們因為要餵奶、照顧孩子,常常睡眠不足,如果長時間睡眠不足,心理抗壓能力就會降低,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貴陽女子赴美產子,回國後被投訴搬離小區,社區回應:孩子還小

所以,在新生兒睡覺後,新手媽媽們儘量跟著孩子一起補覺,保證充足的睡眠,睡好吃好身體才能好。

當然,提倡新手媽媽多休息,不是說讓她們一直躺著不動,而是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地運動。比如在家裡來回地走動,做舒緩的瑜伽等等。研究發現,運動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分泌激素幫助新手媽媽調節情緒,緩解焦慮和壓力。

寫在最後


貴陽女子剛出月子就歸國,也是擔心嬰兒的安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路途的奔波,尤其是兩天的奔波對產婦和新生兒來說,都是考驗,還容易在路途中被感染,Daisy不提倡產婦如此苛待自己的身體,坐不好月子影響一生。

不過,對於疫情期間的新手媽媽,希望大家都能善待自己,讓爸爸和家人一起參與新生兒的照顧和養育。不要過多地用眼,看網絡信息,不僅僅增加焦慮情緒,還會傷害眼睛。

坐月子是媽媽們的人生大事,否則,會影響後半輩子的健康。所以,請產婦的家人們多理解自己的另一半,給他們良好的照顧和心理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