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自汪士慎的梅英雪瓣起,逆時光之流而上,遇倪雲林。雲林的世界,已落盡繁花,只餘秋之澄明,冬之淨靜。遠山、疏木、寒亭、弱水,沒有花痕月影,沒有鳥聲人跡,甚至連可渡向未知的扁舟也沒有,他已斷絕了聲色和去向。

他的畫之季停留在這由簡至潔、孤而潔、高自潔的一片潔淨裡。他的整個人都是潔淨的,以至於後人傳說他的種種潔癖故事。雲林的潔癖,是由內而外的潔癖。所謂癖好,癖從所好而來,因為太痴於潔,執於潔,而形成一種不近人群之態,又因這不近人群,不為常人所解,自成超逸。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不能生得更早,早到倪雲林的年代裡去,對他有更多的認知。只能在一些資料裡看取他生命的雲容雪態。摘錄了一部分如下: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居士、雲林子,或雲林散人,別號荊蠻民、淨名居士、朱陽館主、莆閒仙卿、幻霞子、東海農、無住庵主、絕聽子、曲全叟、滄海漫士、懶瓚、東海瓚、奚元朗。江蘇無錫人。倪瓚博學好古,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其祖父為本鄉大地主,富甲一方,貲雄鄉里。倪瓚從小生活極為舒適,無憂無慮,卻別有不同尋常的生活態度,清高孤傲,潔身自好,不問政治,不願管理生產,自稱“懶(嬾)瓚”,亦號“倪迂”,常年浸習於詩文詩畫之中,和儒家的入世理想迥異其趣,故而一生末仕。性好潔,服巾日洗數次,屋前後樹木也常洗拭。家中藏書數千卷,親手勘定。

青少年時期的倪瓚雖然家境富裕,生活優裕,但未染上紈絝子弟習氣。家中有一座三層的藏書樓“清閟閣”,內藏經、史、子、集、佛經、道籍千餘卷以及歷朝書法名畫。倪瓚每日在樓上讀書作詩賞畫。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吳王”張士誠之弟張士信,一次差人拿了畫絹請他作畫,並送了很多金錢。倪瓚大怒曰:“倪瓚不能為王門畫師!”並撕絹退錢。不料,一日泛舟太湖,正遇到張士信,被痛打了一頓,倪瓚當時卻噤口不出一聲。事後有人問他,他答道:“一出聲便俗”。倪瓚曾作一詩以述其懷“白眼視俗物,清言屈時英,富貴烏足道,所思垂令名。”

明初,朱元璋曾召倪瓚進京供職,他堅辭不赴。作《題彥真屋》詩云: “只傍清水不染塵”,表示不願做官。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倪瓚的清閟閣,外人不讓進。還有一匹白馬,愛護備至。有一次他母親病了,他求葛仙翁看病,葛仙翁要求用白馬來接。那天正下著雨,倪瓚是孝子,只好同意。雨中的白馬弄的一塌糊塗。到了倪家,葛仙翁要求上清閟閣看看。倪瓚只好同意。葛仙翁在清閟閣亂翻一氣,到處吐痰。倪瓚終身不再進清閟閣。

 倪瓚寄住在鄒家的時候,鄒先生有個女婿叫金宣伯,這天來拜訪他。倪瓚聞知金宣伯是個讀書人,連鞋子也沒穿好就出來迎接。可當見到他說話長相都很粗魯後,竟然很是憤怒,打了他一巴掌。金宣伯又是慚愧又是忿怒,也不見鄒先生就走了。鄒先生出來後,很是責怪他。倪瓚說:“金宣伯面目可憎,言語無味,我把他罵走了!”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倪瓚好飲茶,特製“清泉白石茶”,趙行恕慕名而來,倪用此等好茶來招待他。趙行恕卻覺得此茶不怎樣。倪生氣道:“吾以子為王孫,故出此品,乃略不知風味,真俗物也。”遂與之絕交。

倪雲林,晚年潦倒,剛賣了房子,錢在桌上。來了個朋友,說窮,他全部給那個朋友。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雲林畫論說:“畫,一藝耳。然品既不同,情亦殊致,則系之其人矣。雲林之時,以畫名家者,富春則黃公望,林平則王叔明[王蒙],武塘則吳仲圭[吳鎮],而云林最後出。從公望遊,遂寄興山水間。然不為蠻巒疊嶂嶔崎詭怪之狀,盈尺林亭,瘦風疏雨,朗樹兩三條,修竹十數竿,茅屋獨處,曠石兩層,意興畢於此矣。然雲煙爛熳之致,瀟爽不群之態,意色不遠,平淡無奇,遂定名於三家之上。雖然,雲林竟以畫累之矣。人固有以畫重者,而畫亦有以人重者。畫以託意,意以傳神。山水之趣,不為筆墨而飛;筆墨之間,偶緣山水而合。以此思畫,畫可為也。雲林當勝國之季,棲隱吳門,不求聞達。樓藏異琛,架藏異樹。胡人登其樓,驚拜而退;揭斯探其架,長嘆而歸。襲等龍宮,帙散孔壁,古今之至人,文人之領袖也。而徒以畫名也。士誠崛起,麋鹿吳宮,雲林浩然發桴海之嘆。而士誠幕羅,多方不屈,窮辱頻加,脫百萬於敝屣,捻虎鬚於牙物,而青山無恙,白骨不淄,斯又昂藏烈丈夫也。雲林自有逸於千百世之上,風於千百世之下者在。而徒以畫也,則倕巧當以官廢,右軍風流當以官掩,而壽亭忠義當與此刀並蠹矣。惟不局於畫,則竹之矢,書之法,關之刀,不磨於天壤而卒無意於天壤也。造化自有以雄之者,而豈為此拘拘也?不以畫求雲林,而云林自在也,以畫求雲林,而云林亦在也。以畫求雲林者,目中無人,宇宙無人,天地直一幀耳。此雲林之心超出於三家者,是雲林之不以畫累者也。”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倪雲林有言“吾作畫,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抒胸中之逸氣耳。”雲林的逸氣何在?在寂寥,水無波興,林無花發,亭中無人影交雜,無涯無際的荒寒寂寞,淡卻色相,全無煙火氣,唯荒天迥地,從秋天回到秋天的蕭疏高曠,從冬天回到冬天的幽冷深寂。這是他的畫中之境,亦是他的心中之執。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徐渭在《書倪元鎮畫》中題詩“一幅淡煙光,雲林筆有霜。峰頭橫片石,天際渺蒼茫。雖贗須金換,如真勝璧藏。扁舟歸去景,入畫亦茫茫。”他說雲林的筆上有霜色,一木一石經他的筆一掃,全都染上幽冷高寒,又講到,雲林的畫雖然不是“寫真”,看上去是一個人間不存在的世界,到哪有那麼空到淨,淨到高逸的世界呢?可是這樣的一個紙上世界,卻是須金換的珍貴。那個世界不是人人能畫得出,後人學雲林者眾,為何皆不能?因為他們沒有云林的那種生命境地。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仿者或許在一筆間有膠著,在濃淡裡有取悅,在取捨裡有貪戀,在落筆前有未分明,在收筆時有不坦然。雲林境是清清楚楚的分明,疏是與這世上繁管急弦的疏,淡是與這人間裝痴作傻的淡,他不醉寫,亦不狂塗,他筆筆安靜,於是畫面乾淨,濾卻風般的流轉,拋開雨樣的濫醉塵埃,向寒枝上聽長風,不分東南西北,向空亭裡訴由衷,不涉聚散悲歡。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惲南田的花鳥活色生香,可是他最欣賞倪雲林的“真寂寞”之境,他說雲林的畫“真寂寞之境,再著一點便俗。”“千山萬山,無一筆是山,千水萬水,無一筆是水,有處卻是無,無處卻是有。”這有處卻是無,無處卻是有的一句,真謂知己者語。在惲南田和倪雲林的兩個朝代之間,有一個風流才子張岱,張岱自稱: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出自《自為墓誌銘》)之後他又在《陶庵夢憶》開篇序中雲:“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是謂,是繁華處最淒涼。倪雲林是經過繁華的,至少是看過繁華的,倪雲林只是多看了一眼繁華,看到了繁華後面的那一片寂寞。別人的季節順序是春夏秋冬,雲林的季節是冬秋冬,春夏之於他,是過眼的雲煙,何其絢然,終是空幻。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我看倪雲林的畫,如惲南田雲,同此寂寞無可奈何,卻又千絲萬縷,從心裡升起來,不知所起,不知所終,最後也只想,唯有在這“千年石上蒼苔碧,落日溪回樹影深。”(雲林詩)裡,坐到“數日雪消寒已過,一壺花裡聽春禽。”(雲林詩)雲林畫境,讓人從時間和空間上,都感受到無盡的曠朗空靈,從繁華熱烈出走,從喧囂豔麗逃逸,走向平淡,走向寂寞高逸中的孤光自照,“念天地之悠悠”,不如歸去,歸去在那因幽冷寂寞而得以保全的潔淨。

心有蓮花,擇淨水而居,心有明月,擇寂寥而行。玉在石中沉睡,雲在青山深鎖,水在淨瓶中無波,人在無人跡處求心的保全自在。 世上有經不起細看的繁華,卻有經得起千百回留連的空淨蒼涼。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倪雲林的畫中從無人物,只為他目中無“人”。他曾經寫到“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有人問他,為什麼畫中無人,他說“天地間安有人在!” 這不是他的狷介至極,是他對“人”之一字的執愛至極。他心中必有一個“人”的樣子和標準,用這個標準去看世人,哪一個是可入他的畫的呢?

倪雲林筆底無人,心中有一個對“人”字的敬、痴、珍。唯愛之深,束之高閣,唯敬之切,置於江湖之外,唯思之甚,不相見於斯世,不繪至筆底,只藏在心中。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倪雲林富貴過,所以他能視錢財為解貧救困的物事而已,不執著於錢。倪雲林沒有做過官,可是他卻不肯入仕,可見倪雲林未必要以身去遍試世事,才有一個選擇。何以不親身試遍再放棄,因為他的心裡已經分明,何須“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這就是他的潔癖。不必去一一親嚐了,他要保全自己身心的潔淨,尤其要保全自己對“人”字的信仰。

在這個世界上,或許有人終生都過著孤獨得如同,如同倪雲林筆裡的寂寞幽冷生涯,不是世界拋棄了他,是他找不到與內心相一致的種種美好,而拋棄了世界。可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那個世界,那個乾淨的,符合他的審美的世界,人有人的高貴,物有物的美麗,情有情的真摯,那樣的世界,若是在現實找尋不到,不如就懷抱在心裡吧。 就如同,一朵不肯跌落塵埃的雪花,只為它有潔癖。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倪雲林不肯為權勢之人作畫,後來遭到痛打,他不發一言。他說“一出聲便是俗”。他是不肯把心裡的冰雪,跌落到這塵埃之所。

若是曾經在可鄙之人的羞辱面前,嚥下淚水,就知雲林的嚥下言語之驕傲,之自珍。那倒流的淚水,流進人心深處,雪花或可誤落塵埃,而人心的高貴怎麼肯就跌破在齷齪之上?這是人的高貴之處,可是有多少人還在執著於此?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不要認為,筆底盡是瘦樹空亭寒山淡的人,他的心中就是殘山剩水。不要以為,沒有經過滄海的人,心中就沒有滄海的樣貌,沒有到過巫山的人,就不知道什麼樣的雲最美。

沒有愛人的人,未必沒有愛情,沒有財富的人,未必就是貧窮。

倪雲林所執的潔淨、人的樣子,在他的心中。他不只造了一個畫境,他更為自己的生命造了一個不受現實所擾,不為世事所移的心之境,這心之境的珍護就恆久的“天心月圓,華枝春滿。”於最荒涼境,感受最豐美的內在人生。

不需要熱鬧,尼采說“唯有戲子才能喚起群眾巨大的興奮。”倪雲林是獨行於荒野的,他的筆底也全無蜂舞蝶喧,因為他不需要人看,他要自看。看山看水,看世事人情,看千年的苔碧,看永恆的寂寞,看瞬生瞬滅的痴醉之花,看永生永落的清涼之木葉。。。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可是倪雲林卻不孤獨。在他之後,有多少人在仿而不得他的畫,就有多少人在傾慕他的高格,有多少人在他的疏林裡沉緬不去,就有多少靈魂受到冷冽的清洗。

我亦是那受洗之人中的一個。

此生,不能一一親歷的事太多了,可是,只要心裡面,有一個,自己所執的世界,且在一路的坎坷裡,保持著它的不損不移,已是安慰。

只傍清水,不染塵。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倪雲林——只傍清水不染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