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製出品

本期導讀

美國股市八天裡三次“熔斷”,股神巴菲特“活久見”。熔斷到底是怎麼回事?第一次是由什麼引發的?我們當前面臨的狀況是什麼樣的?今天咱們就簡單來說說。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欄目主理人/ 邵聖懿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

01 一天跌掉35萬億,疫情衝擊下的經濟終將影響每個人

相信各位近期頻繁聽到的一個詞彙叫“熔斷”。從上週一開始到今天凌晨,美國股市經歷了三次熔斷,短短八天的時間。用著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話來說叫做“活久見”,而且我們每個人都共同見證了“活久見”的局面在連續的出現。

世界經濟經歷了非常慘烈的一週,慘到什麼程度?單是上週四這一天,世界主要的證券市場跌掉的市值就超過了一個日本的GDP——日本啊,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一年的GDP大概是5萬億美金,35萬億人民幣一天就蒸發掉了。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3月12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電子屏

熔斷到底是怎麼回事?它的背景是什麼?我們當前面臨的狀況是什麼樣的?今天咱們就簡單來說說熔斷。但是有的朋友可能要說了,我也不炒股票,世界經濟這是各國首腦、政要和經濟學家的事,跟我沒關係。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世界經濟一旦出現大的問題,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會多少的帶來影響。

另外我有一個切身感受,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經濟學的知識和原理。這一方面會改變我們思考問題、看世界的角度,另外其實對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人生規劃、財務規劃都會有一些幫助。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02 巴菲特也懵圈的“熔斷”到底咋回事?

好,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什麼是熔斷?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個證券市場的指數波動幅度過大,超過一定比例的時候,它會自動觸發一個保護機制,市場會自動的停止交易一段時間,進入到一個冷靜期。熔斷機制這個名字,其實就來自於我們的電路系統,當電流過大的時候,它就會燒斷電路當中的保險絲,這個是對整個系統的一種保護,這就是熔斷機制名字的由來,也是非常的貼切。

對於美股來說,舉個例子,它設置了叫“三級熔斷”——當他的參考指數也就是標普500指數出現7% 這樣的波動幅度的時候,進入到一級熔斷,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如果波動幅度超過13%,那麼進入到第二次,二級熔斷,還是15分鐘;如果波動幅度超過20%的話,全天的交易就關閉了,就直接閉市了。這就是美股的一個熔斷機制。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這個熔斷機制最根本的目的是在市場因為突然的變化出現大規模的情緒波動,尤其是恐慌情緒,出現恐慌性的下跌的時候,通過這樣的一種冷靜機制,甚至是關閉交易的機制來保護市場,使它避免出現這種崩盤的局面。

這個熔斷機制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恰恰就是來自於歷史上美股的一次著名的崩盤。人類嘛,其實很多創造發明都是來自於血和淚的教訓。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那是在1987年的10月26號,當天美股是出現了一個崩潰式的下跌——那天的道瓊斯工業指數,整個的股指跌幅超過22%。股指跌22%,各位,這個實際上就是一個哀鴻遍野的慘烈場面,這也就是歷史上曾經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當然現在說起美股的“黑色星期一”,除了1987年這次暴跌之外,還有上週一和本週一都出現了美股的熔斷,這也是兩個新的“黑色星期一”。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說句題外話,1987年那次“黑色星期一”,在我們從小非常熟悉的中國香港的電視劇《大時代》當中也曾經涉及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背景。正是在1987年10月26號的那次恐慌性的暴跌之後,美股設計了這樣的一種機制,叫做“熔斷”。讓市場有一個冷靜期,避免在恐慌的局面當中出現踩踏式的拋售,股指一瀉千里。所以在1988年的時候就出臺了這樣的一個熔斷機制。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但是你要知道在上週一之前,在熔斷機制出臺後的31年間,它只被觸發過一次,就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曾經被觸發過一次股指的熔斷。但是在過去這八天的時間當中,它又出現了三次熔斷。所以才有巴菲特講:我活了89歲,只見過一次熔斷。“活久見”,沒想到這“活久見”變成了一週三見。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國家和地區,絕大多數的證券市場都有自己相應的熔斷機制。比如我們今天開頭講到的上週四全球主要市場跌掉一個日本GDP的那一天,歐美亞的主要的證券市場,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等等等,都在交易過程中觸發過熔斷。

有些朋友可能馬上就要問了,說我們中國大陸自己的A股有沒有熔斷機制呢?準確的來講,我個人的理解是A股有自己獨特的熔斷機制。大家知道A股有一個漲跌停板的限制,正常的股票每天漲跌停的幅度不能夠超過10%,達到這10%之後,股價就不能再上漲或者下跌了;對於st虧損股來講是5%;對於科創板來講,上市五天之後是20%,這是中國 A股市場的一個特色。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曾經在2016年的時候,我們短暫的試點過指數的熔斷機制的引入。但是隻用了短短的幾天時間,後來由於市場反而出現了劇烈的波動,效果並不好,再加上A股本身有這樣的漲跌停板的限制,這就是一個對大盤的間接的保護了,所以我們就沒必要再有一個指數層面的熔斷機制了。這就是中國的A股市場在2016年的1月份對於指數熔斷機制的一個短暫的嘗試。


03 頻繁熔斷,經濟要崩潰了嗎?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了,熔斷背後意味著什麼?美股在過去八天出現了三次指數的熔斷,慘烈下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接下來我們就簡單展開來講一講,這個也加深大家對於現在世界經濟所處局面的一個瞭解和認知。

我們知道整個的現在世界經濟陷入巨大不確定性的大背景,就是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因為伴隨著疫情的蔓延,大家不得不採用很多的限制措施,比如說控制人口流動、封城,甚至像歐洲的一些國家現在開始“封國”,來試圖切斷傳播鏈條,來控制疫情。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那麼在這種情況底下,你的經濟生產,包括人們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要“踩剎車”,陷入到一個低速運行,甚至是停滯的狀態,所以對於經濟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大家就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一種對於世界經濟的發展前景的擔憂當中。

最關鍵的是中國現在控制得很好,我們把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但是國外的疫情蔓延開來了,所以歐美疫情它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能夠達到高峰?什麼時候能夠真正的控制住,往下走?這都是要打問號的。也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大家內心非常的擔憂。這是目前大家所處的一個大的背景。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所以大家會發現,現在媒體上關於經濟報道見諸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彙,除了熔斷之外就是“恐慌”。但是恐慌它畢竟只是一種心理,怎麼馬上就真的影響到了證券市場,讓股指出現了連續的慘烈暴跌呢?其實就要談到證券市場運行的一個基本邏輯了,一隻股票的價格由什麼決定?就是我們小時候政治經濟學就學過的: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就是價格最終是由價值來決定的。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一支股票也一樣,它的價格是由它的價值來決定的。所以我們經常講叫“價值投資”,你要爭取發掘那些成長性好、投資價值大的股票。

比如說在A股市場上的茅臺,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邊漲幅超過100多倍;在美股的歷史上,可口可樂在過去100年間,他的復權的漲幅是超過40萬倍,40萬倍啊!1919年的時候你買一塊錢的可口可樂(股票),到今天你就擁有46萬美元。這就是投資當中不變的一條真理,就是“價值投資”,你要發掘那些有價值的公司來買入它的股票。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但價值投資它是一個長線邏輯,你需要持有一支股票一家公司很長的時間,才能最終體現出它的價值來。短期內股票價格的波動還是非常大的,其實這也是我們小時候政治經濟學學過的:價格是圍繞價值來波動的,對於股價來說也是一樣。

這個波動是由什麼引起的?說白了就是兩個字,叫“預期”。對於股市有一句話叫做:“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它對於經濟的運行規律是有前瞻性的體現的。它有點像天氣預報,某種程度上來講,它會預示經濟是向好還是向壞,是面臨著更積極,還是更消極的局面。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當然了,這個“預期”兩個字的背後有很多因素在推動,這就是我們投資股票的朋友經常聽的一些詞彙,比如說“資金面”——資金是不是寬裕,市場上的流動性是強還是弱?比如“政策面”——國家會出臺什麼樣的政策?是扶持哪個行業的發展?對於經濟是刺激還是收縮的政策?這些共同組成了大家對於經濟未來的“預期”,“預期”兩個字非常重要,而這“預期”作用於證券市場,它有很大程度上會決定它上行還是下行,短期會往哪個方向來做選擇。


04 油價“三國殺”怎麼股市“熔斷”了?

基本原理說清楚了,我們舉例子結合具體事例來作一個說明,大家馬上就對照起來就很清晰了。比如說美股,在進入到這一輪的下跌之前,美股是經歷了一輪11年的大牛市,也就說美股始終在大趨勢上在往上走。從2009年開始到今年的年初,這11年的大牛市,這也反映了美國經濟在過去這11年總體上來說是比較強健的。

但是2月底伴隨肺炎疫情在歐美的擴散和蔓延,美股出現了一個勢頭上的變化,它開始掉頭向下了。尤其上週一到這週一,八天當中三次暴跌、三次熔斷。其實這三次暴跌背後,你可以單獨拿出這每一天來單說,你會發現清晰的邏輯。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我們先說上週一,是第一次在本輪暴跌當中的熔斷,發生了什麼?那天除了對於疫情的擔憂之外,還出現了一件大事,就是國際油價的暴跌,這個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國際油價為什麼會暴跌?其實很簡單,也是因為疫情。

由於疫情大家被禁足在家,生產、旅行都大大減少,甚至停滯,對於油的使用的需求就會下降。市場經濟一個重要的原理就是供需關係決定了價格,當你供應量還是維持不變,但你需求下降的時候,價格一定就下降。大家只能打價格戰才能把自己生產的商品賣掉。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所以這個局面底下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為主的歐佩克(OPEC),就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當然其中還包括了非洲的一些國家,像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等,這樣的一個大的石油生產的跨國合作組織,就跟另外的一個主要的產油國,就是俄羅斯來商量,說我們能不能夠減產,就是我們減少出產的石油數量,這樣就維持原有的價格,把市場上流通的石油商品給它減下來。但是沒想到這事給談崩了,俄羅斯沒有同意。

沙特呢,也挺橫的,這就發起了這個叫報復性的增產——你不是不同意減產我們維持住原有的價格嘛?那我就增產!索性跟你玩惡性的價格戰,看誰家底厚,看誰耗死誰,是吧?沙特人也蠻厲害的。但在這種情況底下,價格戰導致國際油價一下子跌到了每桶30美元以下,這概念就是一桶油比一桶水還便宜。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這個價格大跌就影響到了第三方,就是美國,為什麼在石油博弈當中有第三方是美國呢?這個就因為美國近幾年頁岩油的開發。美國在這幾年他頁岩油的開發技術越來越成熟,使得它從一個石油的純進口國現在變成一個石油可以出口了。不僅自己可以供應國內的需求,甚至還可以出口頁岩油。

我們知道石油是美國全球戰略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為什麼他願意插手中東事務?原來就是看中那裡的石油資源。但是現在他這頁岩油產量上來之後,他對中東有點意興闌珊了。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但是美國自己出產的頁岩油有一個致命的短板,就是它成本高——它每桶的成本在50美元以上。所以在國際油價暴跌的情況底下,頁岩油的產業是產得越多虧得越多。而且這個產業不僅是產油企業,還有很多鏈條上的上下游的企業都會受到影響,於是大家對於美國經濟的前景就產生了巨大的恐慌和擔憂。

再疊加上疫情蔓延的影響,就變成了兩個因素引起的恐慌情緒,互相之間疊加,而且互相影響、互相強化,叫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上週一美國股市的暴跌,到熔斷。這也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時隔二十多年,美國股市再一次熔斷。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所以大家會發現你股票市場、證券市場,它的短期內的波動,漲或者跌,很大程度上是由這種“預期”來引發的。這個實際上就是證券市場短期波動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預期”兩個字。

我一看時間這已經超時了,這樣咱們一說跟錢、跟經濟有關的內容還是挺有意思的,咱們把一期內容拆成兩期,下期接著講:上週四和本週一美股為什麼又出現了熔斷?什麼因素在影響?

30年難遇,為什麼美股會4次熔斷,新冠疫情會讓世界變成啥樣?

在這期的最後,其實想留一個小話題跟大家來做互動,其實也是大家加深對於這一期內容的理解。在過去這兩週的時間當中,美股市場上跌得最狠的股票之一叫“特斯拉”。
特斯拉為什麼在這種情況底下出現了暴跌?股價腰斬,從960美金跌到了400多美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家想想,我們來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