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亡國123年的波蘭,為何復國僅20年後再次亡國?

白楊樹下談歷史


說到波蘭不免令人嘆息,這個國家的"命″的確不好。地緣政治不好,又沒遇到″英主″。歷史上波蘭也曾強盛過,但不久就接連被強鄰瓜分。這個國家全境幾乎是一抹平川,無險可守(波蘭POLISKY,POLYSHA,平地之意),對國防極為不利。一戰後重獲獨立,本應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姿態去重建國家,可是領導人卻衝昏頭腦想重溫′大波蘭之夢,出兵佔了基輔,引起蘇波戰爭。並涉嫌虐殺4萬紅軍俘虜(斯大林部),埋下卡廷慘案及再次滅國的禍根。波蘭的外交政策歷來是″附強凌弱″,它支持日本佔據我膠州灣,還率先承認偽″滿洲國"。它還和納粹打得火熱,是除德國外屠猶最積極的國家,還侵佔過㨗克斯洛伐克的領土。短時得意過一陣,渾然不知蘇德要瓜分它了。現在波蘭外交是不是仍然有″附強凌弱″的影子?二戰後波蘭一直宣揚自己是納粹的受害者,裝得可憐兮兮的。唉,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王祖蔭1


古代波蘭曾經是東歐一個大國,領土面積超過了100萬平方千米。波蘭曾經是一個實力非常強大的封建國家。進入近代之後,波蘭的國力逐漸衰落,周邊則是強國環伺。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波蘭周邊的強國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將魔爪伸向了波蘭。

從1772~1795年,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三次瓜分波蘭。完整的波蘭最終被三國瓜分殆盡,波蘭從地圖上消失。最終俄羅斯佔領了波蘭62%的領土,大約46萬平方千米;普魯士佔領了波蘭20%的領土,大約14.11萬平方千米;奧地利獲得了波蘭18%的領土,大約12.18萬平方千米。

波蘭在地圖上消失了長達123年。100多年間,波蘭的詩人、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等,依然是波蘭人自居。波蘭著名音樂家肖邦生活的年代,波蘭已經不復存在。但是肖邦一直以波蘭人自居,一生為了復國而努力。所以有人評價肖邦說:“生於華沙,靈魂屬於波蘭,才華屬於世界。”

波蘭著名鋼琴家帕德雷夫斯基曾經在美國白宮為威爾遜總統演奏。威爾遜聽完之後,對帕德雷夫斯基大為讚賞。當帕德雷夫斯基說出自己的祖國是波蘭的時候,威爾遜一臉懵圈,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波蘭這個國家。帕德雷夫斯基向威爾遜訴說自己的家國情懷,威爾遜大為感動。巴黎和會時,威爾遜帶著自己的十四點原則參加會議,併為波蘭的復國做出一定貢獻。1918年,波蘭藉助一戰的東風得以成功復國。巴黎和會之後,最終確定了波蘭獨立國的地位。1921年波蘭建立共和國。

然而波蘭復國僅僅20年的時間,再一次被瓜分,再一次亡國。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突襲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劃定的勢力範圍,也對波蘭發起攻擊。一個月後,號稱歐洲陸軍第二強國的波蘭再一次亡國,一直到二戰結束才又一次復國。

為什麼復國之後的波蘭在二十年之後,又再一次亡國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波蘭的滅亡是時代悲劇

一戰之後,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體系,隨時都有崩潰的危險。當時國家之間的疆域、界限並不固定,相應的國際法也不太健全。那時候,滅亡一個國家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也經常有國家被吞併,也有不少國家割地賠款。

在這樣的時代,波蘭再一次亡國也完全可以理解。二戰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各個國家的疆域、邊境線相對固定,滅亡一個國家幾乎不可能。二戰之後,沒有任何一個真正的主權國家被吞併。二戰之後的波蘭雖然一度成為蘇聯的衛星國,並不完全獨立,但是蘇聯不敢公然吞併波蘭。

二戰前,時有國家被吞併。當時各國對於這種現象也是見怪不怪。波蘭滅亡之前,德國已經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波蘭只是眾多被滅亡的國家之一。

波蘭國家力量弱小

二戰前,波蘭陸軍號稱是歐洲第二強國。但是波蘭的陸軍也只是號稱,所謂的第二陸軍強國也只是軍隊數量而已。當時的波蘭陸軍裝備非常差,軍官還裝備指揮刀。當德國已經大規模裝備裝甲部隊的時候,波蘭還維持著歐洲最龐大的騎兵部隊。波蘭的軍事力量完全無法同納粹德國、蘇聯抗衡。

波蘭長期被瓜分佔領,經濟基礎薄弱,國土遭受又遭受了戰爭破壞,獨立之後的波蘭經濟力量相對較弱。波蘭的綜合國力在整個歐洲並不算強,成為了列強眼中的大肥肉。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弱小的波蘭再一次被瓜分也完全可以理解。

波蘭統治者不智慧

波蘭歷史上出現了許多位音樂家、藝術家、科學家,比如肖邦、哥白尼、居里夫婦,但是波蘭卻沒有出過什麼像樣的政治家。從歷史來看,波蘭的統治者並不智慧。現在的波蘭堅決地走上了和俄羅斯對抗的道路,甘當美國和歐盟對抗俄羅斯的馬前卒。為了對抗俄羅斯,甚至希望美軍大規模入駐波蘭。現在的波蘭政府不智慧,當年波蘭第二共和國的領導人也一樣不智慧。

波蘭獨立之初,便挑起了蘇波戰爭,極大消耗了波蘭的國力。波蘭和蘇俄劃定了“寇松線”。這條“寇松線”也為後來蘇聯出兵佔領波蘭的領土埋下了伏筆。波蘭此後倒向了英國和法國,走上了與蘇聯對抗的道路。結果英法並沒有“罩住”波蘭,還得罪更為強大的蘇聯。納粹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波蘭政府趁機佔領了切欣地區。切欣只有區區800平方千米。結果波蘭為了這塊土地,得罪了納粹德國,而且開罪英國和法國。

波蘭政府在歐洲和納粹德國、蘇聯結下了樑子,又開罪了盟友法國和英國。波蘭和歐洲四大國處理不好關係,被收拾也只是時間問題。

納粹德國和蘇聯聯合夾擊

波蘭滅國的根本原因是納粹德國和蘇聯再一次瓜分的結果。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雙方劃定了在東歐的勢力範圍,包括瓜分波蘭。幾天後,德國便發動了突襲波蘭的戰爭。蘇聯也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規定出兵波蘭。

德國為了打敗波蘭,出動了百萬軍隊,2000架飛機,3000輛坦克,對波蘭採用閃電戰。德國依靠這支軍隊足以橫掃整個西歐,波蘭自然不在話下。德國軍隊打擊波蘭軍隊,根本就是降維打擊,雙方不在一個重量級上。

當時蘇聯也出動了50多萬軍隊夾擊波蘭。弱小的波蘭同時遭受到了世界陸軍最強大的兩國的攻擊,最終也就抵抗了一個月。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再一次被瓜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1939年,德國已經決定發動世界大戰,而且決定繞過馬奇諾防線,逆時針橫掃西歐。德國的目標是征服整個世界,波蘭只不過是德國征服的一個對象。即使波蘭沒有任何過失,德國也會發動滅亡波蘭的戰爭。二戰期間被德國滅亡的國家何止波蘭一個。德國瓜分波蘭之後,也攻滅了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希臘等國家。

波蘭的地位非常尷尬,總是夾在大國之間。當年夾在普魯士、奧地利和沙俄之間,後來夾在蘇聯和納粹德國之間,現在夾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更需要政治智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滅頂之災。烏克蘭領導人缺少智慧,克里米亞被奪走,東部諸州發生叛亂。波蘭領導人缺少政治智慧,一次又一次被瓜分。如果波蘭不接受歷史教訓,歷史極有可能再一次重演。


依稀說史


波蘭的復國和亡國都是英法一手導演的。

一戰之後,為了遏制德國再次崛起,英法操縱巴黎會議,讓滅亡123年的波蘭復國。

因為波蘭位於德國東部,而英法尤其是法國位於德國西部,所以讓波蘭復國,可以牽制德國,防止德國再起侵略法國,起碼也要讓德國陷入兩線夾擊的窘境。

同時,隨著蘇俄的建立,共產主義思潮向歐洲傳播,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還讓波蘭起到“防洪堤”的作用,阻止蘇聯向歐洲擴張。

波蘭也不負眾望,蘇波戰爭中,波蘭打敗了蘇聯,迫使蘇聯停止革命輸出,專心國內建設。

所以,德國和蘇聯對波蘭恨之入骨。

德國認為波蘭是自己擴張的障礙,如芒在背。

蘇聯要報蘇波戰爭戰敗之仇,視波蘭為將共產主義思想擴張到整個歐洲的第一個障礙。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希特勒上臺,開始大肆擴張。

首先希特勒一再試探英法的底線。

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顧《凡爾賽條約》與《羅加諾公約》規定,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英法並不敢幹涉。

1938年3月德國併吞了奧地利,英法實行外交抗議,但沒有采取實際行動阻止。但當年《凡爾賽條約》阻止德國任何的軍事行動,包括與奧地利合併。英法根本沒有膽量維護《凡爾賽條約》。

1939年8月,德國和蘇聯秘密簽署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雙方也秘密簽署如何瓜分東歐的土地協定,在如何處理波蘭問題上達成了協議。

雙方約定由德國佔領波蘭西部和立陶宛西部地區,而蘇聯則是佔領波蘭東部領土、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比薩拉比亞等地 。

這一協議保證了德國在擊敗波蘭之後不必如在一戰中一樣兩面作戰。

1938年9月慕尼黑會議後,在英法兩國向德國妥協,迫使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讓蘇臺德地區給納粹德國。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表示拒絕該協定,但英法表示,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同意,那麼英法就沒有義務協防捷克。最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妥協,同意割讓領土。

1939年3月,德國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希特勒一系列的操作,英法只敢口頭抗議,並無實際軍事行動阻止,這讓希特勒看到了英法懼怕再次打世界大戰的膽量,於是開始進攻波蘭。

1939年9月1日德國和其附屬國斯洛伐克一同進攻波蘭。

9月3日法國、英國和英聯邦成員國紛紛正式向德國宣戰,但實質上給予波蘭的支援則十分少,只有在法國薩爾當地發起薩爾攻勢。

1939年9月,在純政治考量下,法軍向國際聯盟轄下的薩爾推進了3英里,然後停止。

當時法軍和德軍差距很大,法軍有98個師和2,500輛坦克,而德軍有43個師,沒有坦克。

9月3日,英國和法國派海軍封鎖德國外海,期望能夠破壞德國的經濟發展並給予戰況有些許支援。

9月17日,蘇聯也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隨即入侵波蘭東部,波蘭領土隨即落入德國和蘇聯瓜分,立陶宛和斯洛伐克也獲得一部分土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從1939年9月當德軍進攻波蘭時到1940年5月德國進攻法國之間,西線那裡沒有發生什麼戰事,幾乎沒有放過一槍。

英法聯軍坐在馬奇諾防線後面無所事事,坐視德國吞併奧地利、捷克和波蘭而無動於衷。

德國人把這種戰爭叫做“靜坐戰”(Sitzkrieg), 西方人也很快就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假戰爭”(phoney wa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