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酒后触景生情,只留下半篇诗词,却让他一夜成名。

小说:酒后触景生情,只留下半篇诗词,却让他一夜成名。

走了这么远的路才来到棠草厅,却未能见到李茉琴,兰羽扫兴而归。回到太学院后,已是晚上。

兰羽走在太学院中的林间小道上,看着四下的学子,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当时的他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多门考试未能及格,最后被学校劝退。

此情此景,兰羽内心竟有一种愧疚感。本来他已快到了住处,此时突然想去太学院的藏书阁去看看。

人总是在失去后才后悔莫及。以前上大学时兰羽连学校的图书馆有几个门都不知道,现在大晚上的却忘了一天的劳累,想着去藏书阁看看。

不多时,兰羽来到藏书阁前。天色已晚,此时很多苦读的学子,陆续从藏书阁中走出。

兰羽进入藏书阁后,四处走走看看。无意中来到了医学区,书架上放满了各种医学书籍。

触景生情,兰羽又想到了聂大夫,寻思:“要是聂大夫在此该有多好,这么多医书,他定能早日找到解决瘟疫的方法,也不致于自身也被感染。方霏也爱看医学书籍,她要是在此处,一定也很高兴,可惜他们都不在。”

简单看了看后,兰羽正要出去。此时,进来一老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苕帚,肩上扛着一个破袋子,头发蓬乱,正是兰羽昨日从公主的马下救出的那老者。

老者弯着腰一步一步缓慢地走进来,还不时地咳嗽几声。

兰羽过去打了声招呼,笑着问道:“老人家,您还好吧。”

老者抬起头看了看,他认出了兰羽,微笑着点点头,慢慢说道:“好,你是学医的吗?”

兰羽现在的装扮加上他的年龄,和这里的学生并无异样,而且太学院也确实开设了医科,所以老者便认为兰羽是一个学医的学生。

“我不是学医的,只是来这里看看。您怎么来这里了?”

老者又低头咳嗽几声,喘着气回道:“我是打扫这一片的。”

太学院会帮助一些孤寡老人,给他们安排简单的工作,并提供住处和食物,当然还会给予一点儿钱财。

兰羽明白了他是这里的保洁员,但看他一直背着一个破袋子,便指了指那袋子问道:“这个袋子是干嘛的?”

老者慢慢放下袋子,打开口袋,里面都是一些废纸。

“这些扔了怪可惜的,我平时捡一些来卖,换点儿小钱。”

老者说完,兰羽心中顿时有一股怜悯之情。

尤其看着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衫,也不知道患了什么病,还一直咳嗽。

兰羽当即从身上摸出一袋银子,还是赵弘烨留给他的,当即递给了那老者,并说道:“老人家,这点儿钱你拿着用吧。”

老者摆了摆手,并未接受,只是说了声谢谢,而后就开始慢慢打扫,看见地上的废纸便捡起来,放到袋子中。

兰羽看他不接受,也未多说什么。看着他那苍老的背影,摇摇头,叹了口气,便走了出去。

同样别的区域也有一些老人在打扫,穿得也都不是很好。

兰羽走出藏书阁后,便寻思:“如何帮助这些老人呢?”

这时,兰羽又突然想起自己的系统,这奇葩系统经常要求他去积满善恶值,才能进行召唤。

兰羽平时是不怎么需要那辅助系统,但他知道关键时刻这系统能救他一命,所以他平时还是多做一些善事,把善恶值积满以备不时之需。

但积累善恶值很耗时间,兰羽每次都需要做好久。上次召唤黄忠后,到现在他的善恶值才五十五。

于是兰羽自言自语:“得想一个长久之计,能不断地积累善恶值。”

“有了。”

脑中灵光一闪,兰羽高兴地打了一个响指。

兰羽寻思:“我可以成立一个爱心组织,先拿出五十两黄金来做善事,然后把贵族子弟号召进来,对他们进行募捐,钱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但他们一定会重视行善积德的好名声。”

这样一来,兰羽就能长期做善事。既能帮助这些困难老人,又能顺便积累善恶值,可谓两全其美。

兰羽回到住处后,便准备筹划这件事,他决定先告诉赵弘烨,他是三皇子,利用他的身份地位,更好号召大家参与。

……

第二日,赵弘烨已经入学,与大皇子、二皇子一样,白天来太学院,晚上再回去。

兰羽作为伴读,接下来几天都是跟着赵弘烨一同听课。

这期间兰羽渐渐地喜欢上了昭国的酒,温而不烈,清香四溢。

一天晚上,兰羽在太学院中闲逛。来到一处竹林中,见三五成群的学子聚在一起,正饮酒赋诗,高谈阔论。

边上的一位白衣少年,拎着酒壶,站在原地左右摇晃,显然喝得不少。他大声说道:“朝廷就应该削掉藩王,镇北王、平西王和昌南王一个个占着大量的领土,尾大不掉。”

“削藩?我看你是糊涂了,朝廷正好可以用这种方式平衡他们三个,让他们都为朝廷所用。”

另一个则说道:“三大藩王现在求的是富贵,我倒是觉得最北方的狄族才是最大祸患,他们虽然表面臣服于我大昭,但一直想着独立。”

……

众人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都是同龄人,兰羽看到这里,不自觉地也加入其中。兰羽自然是不熟悉政局,只是坐在一旁静静听着。

太学院中历来崇尚自由,学子不拘礼数,敢于直言昭国政局,早在太祖皇帝时期,就特诏学院中言论自由,太学院中这种小团体集会常常举行。

这些世子大多家境优渥,这里自然是不缺美酒佳肴。

不多时,这些人便已酒酣耳热,诗兴大发,开始在一旁的白墙上直接题诗。

此时兰羽也有些醉意,眼神迷离,羡慕地看着他们风华正茂,

在这个世界他无父无母,方霏又不在身边,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涌上心头,接着转化成对方霏的思念,又浮现出方爷爷离世时对他的交代。

于是兰羽也晃晃悠悠地跟着站了起来,蹒跚地走到墙边,拿起笔。

兰羽醉意朦胧,一遍高声诵读,一遍在墙上写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写完后,兰羽顺便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了一旁。

看兰羽写完,旁边几人一句一句地复读品味。

有人赞道:“好词啊!”

另一人也点头称赞:“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哎呀,这句写的真是好!”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堪比千古名句啊!”

“……”

兰羽身后又围过来很多人,一会儿便有人认出了他,嘀咕道:“这不是那日从公主马下救人的那位吗?”

“是,就是他。”

兰羽写完,放下笔,便准备回住处。

这时走出一人,拦住兰羽,说道:“公子,这词怎么写一半就停了呢?”

其他人也跟着说道:“是啊,怎么就写一半呢?”

看这部分写的较好,大家都等着兰羽写完整首词。

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上阕一般写景,下阕则是抒情。

兰羽写这部分本是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下阕,比较有名。刚才看大家都在作诗,他当时想念方霏,一时便忍不住写出了这下阕。

与大多学生一样,兰羽小时候背诵过这首名篇,但长大后成绩一般,也不爱好诗词,竟把这上阕给忘了,而且他现在也记不得这是上阕和下阕了。

兰羽看着拦住他的人,说道:“一半?”

“对啊,这一半写的如此好,下一半呢?”

兰羽转过身去,看着自己在墙上写的这部分,站着思索片刻,寻思道:“好像是还有一半。”

夜晚秋风吹过,更增添了醉意,兰羽也比刚才晕得厉害些。

兰羽回身看着大家都在盯着他,大家都在等他写出另一半,结果兰羽却慢慢说道:“我……我改日……改日再写另一半。”

“哎,你这人。哪有写一半的?”

“对啊,怎么能写一半就停了呢?”

兰羽也不理众人,径直回到住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