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英雄戚继光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抗倭英雄戚继光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YX。

戚继光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很有个性,喜欢读书,遍阅经史子集。他父亲是一员武将,从小让他习武,可谓文武双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他的父亲去世,17岁的戚继光袭职任山东登州卫指挥佥(qiān)事。当时,倭寇不断侵扰东南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戚继光从军时就写诗立下志愿:“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之后几年,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对管辖的卫所进行整顿,加强训练,巩固了山东海防,使倭寇不敢轻易来犯。

抗倭英雄戚继光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1555年秋天,有丰富抗倭经验的戚继光调任浙江,负责防守倭寇出入频繁的宁波、绍兴、台州等地区。他发现当地的明军缺乏训练,战斗力差,与倭寇对阵时经常发生部伍溃散事件。为此,戚继光亲自到民风慓悍的义乌县,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宋代的“岳家军”为榜样,进行严格训练,很快成就了一支英勇善战、名闻天下的“戚家军”。戚继光根据南方地区道路崎岖多沼泽的地形以及倭寇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的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随时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还发明了“刺倭利器”狼筅(xiǎn)和戚氏军刀。

1561年,数千倭寇大举来袭,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出击,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毙敌近6000人,史称“台州大捷”,浙江的倭患基本平定。第二年,戚继光奉命率部转战福建,进攻倭寇两大据点——横屿和龙田。根据敌情,戚继光排兵布阵,先破横屿,再扫龙田,势如破竹,斩杀倭寇数千人。之后,他又与名将俞大猷[yóu]联手,剿平了广东沿海的倭寇。至此,戚继光统驭戚家军,纵横浙江、福建、广东十多年,历经百战,终于驱逐了自洪武年间以来肆虐东南沿海近两个世纪、成为民族心腹之患的外敌,实现了他从军时的志愿:为大明平定海疆,保沿海百姓平安。

1567年,朝廷调四十岁的戚继光到北方的蓟门一带训练兵卒,抵御蒙古部族的袭扰,防守北方边境。在此期间,戚继光针对蒙古骑兵的特点,因地制宜,修建了金山岭长处,构筑创造性的空心敌台,并写下了优秀军事理论著作《练兵实纪》。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屡次击退来犯的北蛮,保障了北部边疆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使明初以来一向不平静的北方得以安居乐业。

抗倭英雄戚继光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北京果雪儿中医药文化启蒙幼儿园传承中心,全家福系列。

万历十年(1582年),信任、赏识戚继光的朝廷首辅张居正去世,驻守蓟镇16年的戚继光受到排挤,一年后就被朝廷南调广东戍守。1585年,遭人诬陷的戚继光被罢免官职,孑然一身回到老家山东蓬莱,两年后,在贫寒交迫中病逝,时年60岁。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民族YX,后人称他“经文纬武,谋勇双全”,将他与孙武、韩信、岳飞相比。戚继光一生南抗倭寇、北御北蛮,南征北战,巩固边疆、海防,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还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名的军事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首都国学爱国专栏 张斌主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