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家豬最早飼養地


磁山——家豬最早飼養地

遠古時期的磁山,好像一座天然公園,山清水秀,花木飄香,又像一座天然動物園和水產博物館,飛禽、走獸、魚、蚌、蝦、蟹雜處期間,為磁山先民從事漁獵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數公里外的遠山區生長著茂密的原始森林,近區低山丘陵間灌木叢生,山前空曠的臺地上草墊連綿,洺河岸邊及沼澤地帶水草豐美,河面水域寬闊、浪花飛濺,吸引著眾多野生動物在此覓食、棲息、繁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天然的動物“王國”。

磁山——家豬最早飼養地

在這個動物“王國”裡落戶的“居民”組織或“部落”群體,至少不下20餘種,其中主要包括金錢豹、梅花鹿、馬鹿、麋鹿、獐子、簏子、赤簏、短角牛、野豬、狗獾、蒙古兔、花面狸、獼猴、東北鼢鼠、豆雁、草魚、鱉、麗蚌,等等,它們有各自的生活特點和習性,又有各自的活動空間及處所,既互相依賴,又相互排斥。

磁山——家豬最早飼養地

磁山文化遺址出土發現了五大類二十三種動物骨骸。只有狗和豬的可以肯定屬於家畜。磁山的豬骨數量也較多,主要是未成年的幼小個體,肱骨都比較細小。從磁山遺址的豬骨觀察,多是小豬,可能是由於飼料不足,生活所需,不等豬長大就吃了。

磁山——家豬最早飼養地

磁山遺址已發現的石器有錘、鐮、斧、鏟、敲砸器,石磨盤及磨捧生產工具和加工工具。在窖穴中發現數量相當多的粟黍堆積。粟黍堆積,說明農業生產已經有相當的水平,並有糧食貯藏。馴養數量不很多的家豬和其它家畜的條件已經成熟。

磁山——家豬最早飼養地

華北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家豬骨骸,以磁山時代為最早。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以前,距今8000年以上,據此可以肯定,磁山,是家豬最早飼養地。

往期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