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豬、狗、雞、鴨等家畜禽對新冠病毒不易感!貓高度易感


哺乳動物及禽類中一直有不同的冠狀病毒流行,但這些冠狀病毒大多僅限於感染特定種屬動物,一般不能感染人類。同樣,人間常見的幾種冠狀病毒也不感染其他動物。但是,來自蝙蝠的某些冠狀病毒,如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病毒,往往可以感染多種動物和人類。新冠病毒(SARS-CoV-2)目前在全球大範圍的人群中流行,傳入與人類密切接觸動物的風險與日俱增。

2020年3月4日,香港漁護署晚確認,香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寵物狗已經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這是當前世界所確認的第一個動物感染病例。

4 月 3 日,華中農業大學金梅林教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教授合作在預印本平臺 bioRxiv 上發表題為:《SARS-CoV-2 neutralizing serum antibodies in cats: a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的研究論文。此項研究表明,SARS-CoV-2 在疫情爆發期間感染了武漢的貓群,在調查樣本中,14.7% 的貓可以通過間接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到新冠病毒的存在。

3月27日,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中一隻4歲馬來虎出現乾咳、食慾減退等症狀,4月2日接受了病毒檢測。4月5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成為美國首隻感染新冠病毒的動物,也是全球首次發現老虎感染新冠病毒案例。

隨著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不斷曝出,人類與動物之間是否存在互相傳播,哪些動物能感染新冠等成為了最關心的問題。與此同時,一些“吃豬肉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謠言在網上流傳。因此,瞭解家養動物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非常重要。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研究員團隊、陳化蘭院士團隊和中國CDC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武桂珍研究員、譚文傑研究員等在《科學》雜誌上在線發表一篇名為《

Susceptibility of ferrets, cats, dogs, and other domesticated animals to SARS–coronavirus 2》的科研論文。

該論文系統研究了與人密切接觸的犬、貓、豬、雞、鴨等常見寵物、家畜禽及模式實驗動物雪貂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通過實驗感染新冠病毒,觀測接種動物及同居動物的臨床表現及病理變化,檢測器官組織病毒載量、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排放及動物體內針對新冠病毒抗體轉陽情況。

結果發現,新冠病毒在犬、豬、雞和鴨複製能力很弱,但能在雪貂上呼吸道和貓的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高效複製。實驗感染貓能夠通過空氣傳播新冠病毒至貓;部分貓感染後可導致嚴重發病甚至死亡,低齡貓發病明顯較大齡貓嚴重。組織病理學觀察證實,病毒感染貓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臟炎症與腸道粘膜損傷;免疫組化研究發現上呼吸道(鼻腔、上顎、扁桃體)粘膜上皮及嗅球細胞、氣管及支氣管粘膜黏液腺上皮細胞、小腸粘膜上皮等部位存在大量病毒感染(圖)。

研究結果表明,雪貂可用作新冠病毒疫苗和藥物評價動物模型;犬、豬、雞和鴨對新冠病毒不易感;貓對新冠病毒高度易感。此項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更重要的是該研究呼籲密切監測和保護疫區的貓,避免其接觸傳染源,防止其成為可能的傳播宿主或儲存宿主。

論文鏈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sci/early/2020/04/07/science.abb7015.full.pdf

圖. 新冠病毒在感染貓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高效複製,引起病理損傷和炎症反應

最新發現!豬、狗、雞、鴨等家畜禽對新冠病毒不易感!貓高度易感

病毒感染後3天病死或安樂死貓組織病理學及免疫組化研究。(A)鼻粘膜上皮排列紊亂,纖毛脫落 (箭頭),固有層淋巴細胞侵潤(箭頭)。(B) 扁桃體上皮細胞變性、壞死,粘膜上皮(星號)表面覆蓋細胞碎片及中性粒細胞(箭)。(C)氣管粘膜上皮變性、壞死(箭),表面覆蓋混有大量細胞碎片的黏液(星號)。(D)氣管黏液腺上皮壞死,淋巴細胞侵潤(箭)。(E)未感染病毒貓肺正常組織結構。(F)肺血管內炎症細胞聚集,纖維蛋白凝結形成(箭)。(G)肺泡內即肺泡間隔大量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侵潤。(H)肺泡及肺泡間隔炎性侵潤和增生。(I)小腸上皮部分細胞變性、壞死,固有層中等程度淋巴細胞侵潤(箭)。(J)鼻甲粘膜上皮細胞大量病毒抗原陽性(棕色)。(K)扁桃體粘膜上皮及粘膜表面脫落細胞大量病毒抗原陽性(棕色)。(L)氣管黏液腺漿液細胞大量病毒抗原陽性(棕色)。(M)小腸粘膜上皮細胞大量病毒抗原陽性(棕色)。標尺線 A, I = 100 μm, B-H, J-L = 200 μm, M =500 μm.

第二波飼料漲價開始!最高漲200元/噸!安佑、通威、特驅發佈漲價通知!

生豬調入獎勵100元/頭!這個地區60天內瘋狂“搶豬”超28萬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