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如果問這次疫情給你帶來的最大收穫是什麼?你會怎麼答。

這場疫情打亂了我們太多的計劃,沒法正常工作,沒法正常去旅遊,沒法正常的學習。

甚至於都沒法出門,但是,我依然感謝這次的疫情,因為,它讓我收穫了很多以往無法想象的東西。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因為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本打算過年的時候先分開和各自的老人過除夕,然後再匯合。結果,事與願違,這一隔就到了過完年。

和很多家長與孩子天天在一起不同的是,疫情最嚴重的這段時間,我這個當媽的是和孩子分隔兩地的。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因為考慮到毛豆跟爺爺奶奶在老家相對安全,過完年也就沒有立馬把他接回來。每天大家通過視頻聯絡,就這樣兩個月居然就過來了。


和5歲的兒子分開兩個月的時間,可能很多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媽媽是不能接受的。當然我也是,剛開始聯繫起來還真的不那麼容易,也就在這一波三折之中,我們摸索到了大家都習慣的相處模式。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可是這個視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好久沒能見孩子的緣故,我是分分鐘都想見到他。所以,上午視頻2個小時,下午視頻2個小時,晚上還想和他再說說話。可是,一天的時間就那麼多,能聊的新鮮事也就那些,所以,經常是開始很興奮,後面很疲憊,毛豆和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就這樣和橡皮糖一樣,拉拉扯扯地沒完沒了。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可是,相信很多職場人士們都有我之前的那種感受,賦閒在家,雖然清閒,但內心是焦慮的,更何況網上太多的課程推給你,你會覺得自己如果這些天碌碌無為,就太浪費時間了。於是,報課、看書、運動,自己規劃的滿滿的,但一旦跟孩子進行著無邊無際的電話粥,彷彿一切都幹不了了,課程沒聽,書沒看,更焦躁,第二天又視頻還是影響了學習、工作,更急躁,就這樣的夫循環著。當然,孩子也是差不多,哼哼哈哈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直到我們都忍不了,我就跟毛豆商定了一下我們的視頻時間。

因為視頻需要考慮到雙方的時間都方便,所以我們規定了每天視頻的時間點。

中午半個小時,晚上半個小時。

也許是小朋友長大了,也許是固定的時間段做了固定的事情,孩子心裡有了底,這讓孩子沒有那麼的難捨難分了。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直到有一天,我因為和朋友談事情,耽誤了和毛豆的視頻時間,一結束通話,再打開毛豆的微信,就看到好多孩子留的言:"媽媽你在忙嗎?""媽媽你什麼時間視頻呢?""媽媽你快給我打一下吧。"語音我聽到了小朋友的焦急。我趕緊給毛豆回了電話,並表達了歉意,一番勸慰之後,孩子就沒事了。

這時我才意識到,孩子的著急也許不是你有沒有陪他,而是一份安全感和踏實的感覺。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後來,一旦我有什麼事情,不能按之前的約定時間來進行的時候,我都會提前跟毛豆同志報備,請假。就這樣,我們的2個月的時光,既沒有因為分開的時間太長,而變得生疏,也保有了自己的娛樂與學習時間。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這讓我聯想到很多的職場父母的困惱,工作壓力大,沒時間陪娃。但是,陪娃可能真的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難。

朋友之前說我和孩子的關係比較奇妙,像朋友、像知己、像合夥人,就是不太像傳統意義上的母子。

這就是之前跟大家分享過的親子之間的特殊時光,固定的時間陪娃,也許是像我這樣職場父母最好的選擇。

這種方式既有效率地陪伴了孩子,還讓孩子懂得了彼此要有彼此的時間,更懂得了獨立。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疫情隔離的時間,讓我們更加理性地認識了每個人的時間,也在最痛苦最混亂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時間規劃:每個人有自己的時間軸,即便是親子之間,我們有交集,也彼此獨立。這是我們疫情陪娃方式,也許也適用於職場當中的你。

你和孩子在疫情期間是怎麼相處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疫情期間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不焦慮還有效率,也許你也可以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