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激素六項是哪六項?

“女性性激素六項有雌二醇、孕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泌乳素、睪酮。性激素六項要在月經見血的第2-4天,早晨空腹檢查。如果月經週期長,超過30天,也可以在任意天檢查性激素六項。

女性性激素六項是哪六項?

促卵泡生成素(FSH)

促卵泡生成素,是由垂體前葉嗜鹼性細胞分泌的一種性激素,又稱為卵泡刺激素,英文縮寫FSH,其可促進卵泡的生長髮育,並協同黃體生成素(LH)促使發育成熟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和排卵,參與正常月經的形成,對生殖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FSH的測定,可以瞭解垂體的內分泌功能還可以間接瞭解卵巢和下丘腦的功能狀態。

通過對月經來潮第2-5天抽血檢查,可瞭解血清中FSH水平,如果FSH水平很高,說明卵巢功能有問題,無法對FSH形成反饋,導致垂體需要分泌更多的FSH來完成原本的功能。相反,如果FSH水平很低,則說明可能是垂體或者下丘腦本身存在問題,無法分泌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FSH,又或者是人體本身攝入的性激素過多,系統收到反饋,不再分泌更多FSH。

黃體生成素(LH)

黃體生成素,是垂體細胞分泌的另一種性激素,英文縮寫LH。其可在卵泡期刺激卵泡膜合成雄激素,以便為雌二醇的合成提供底物。同時,它還能與FSH相互協調促進卵泡發育成熟並排卵,維持卵巢正常的變化週期,參與黃體的形成。通過對LH的測定,可以瞭解卵巢功能,預測排卵。

LH升高和降低的臨床意義與FSH類似,由於LH既受下丘腦的控制,又受卵巢的正負反饋調控,因此可通過LH值的變化來判斷垂體、下丘腦的問題或者是卵巢本身的問題。通常LH水平升高提示卵巢問題,常見於卵巢早衰或更年期、絕經期婦女,另一種常見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徵,LH可有升高。LH水平降低多見於下丘腦、垂體問題,如下丘腦性閉經等。

孕酮(P)

孕酮,又稱為黃體酮,是人體重要的天然孕激素,也是維持妊娠所必須的性激素,促使增生的子宮內膜向分泌期轉化,其能延遲子宮內膜脫落時間,為受精卵植入做好準備。由於孕酮在妊娠一個多月前主要由黃體分泌,因此,通過對孕酮的監測,可初步反應黃體功能。通常,孕酮偏低常見於黃體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情況。如果在孕早期孕酮大幅度下降,則會有流產的風險。而孕酮偏高常見於黃體囊腫、內分泌失調等情況。

催乳素(PRL)

催乳素,又稱為泌乳素,是腦垂體所分泌激素的一種。它可以促進乳房發育並分泌乳汁。通常,催乳素分泌量不穩定,情緒、運動、飲食、睡眠等都會影響到其分泌狀態。通常高於17.6ng/ml即為高催乳素血癥。過多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和LH的分泌,抑制卵巢功能,影響排卵,導致閉經、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等症狀。PRL升高常見於於泌乳素性垂體瘤,某些藥物因素等,而PRL降低常見於垂體功能減退等。

雌二醇(E2)

雌二醇是天然雌激素的一種,是性激素六項中重要的一個內容。對於沒有懷孕的女性,雌二醇由卵泡和黃體分泌而來,在排卵前達到高峰。腎上腺素和男性睪丸也能分泌微量雌二醇。由於雌二醇可促進卵泡發育以及子宮內膜的正常脫落,因此,雌二醇具有評估卵巢功能和監測排卵的作用,雌二醇的水平可以反應卵泡的成熟度。雌二醇水平偏高,通常見於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多胎妊娠等;雌二醇水平偏低,常見於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早衰等。

睪酮(T)

睪酮,又稱為睪丸素,是一種類固醇激素,是女性雄激素的一種。作為一種性激素,女性睪酮主要由卵巢分泌,還有部分來自腎上腺。睪酮在男性,主要維持第二性徵,如體毛增多、喉結增大、聲音低沉等。在女性,睪酮一方面可促進外生殖器官發育、體毛生長、促進性慾;另一方面能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刺激肌肉的生長,因此,正常的睪酮對女性而言也是必須的。但睪酮過高不僅可導致女性男性化還可能患上高睪酮血癥,導致不孕。女性睪酮過高常見於多囊卵巢綜合徵、卵巢腫瘤等。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

AMH是女性卵巢內卵泡顆粒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它的數量取決於卵巢內竇卵泡的數量,它是衡量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標,也可作為幫助評估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風險的指標。AMH值隨著年齡的增加,卵巢功能會逐漸衰退,AMH值也隨之下降,所以在所有檢測卵巢功能的方法中,AMH值能最早篩查出卵巢儲備能力的減退。AMH的濃度不受月經週期的影響,因此任何時期抽血濃度都一樣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