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耗时最长的工程2500年前就开始动工,直到今天仍在修建

《管子·小匡》中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管仲把人们划分为四类群体,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在管仲眼里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农业生产看得很重,所以古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发展农业,永远离不开水利工程。

中国耗时最长的工程2500年前就开始动工,直到今天仍在修建


水利工程在中国的历史相当悠久。我们都很熟悉“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在远古时代,华夏先民们就开始运用自己的智慧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在古代有不少出名的水利工程,比如“天府银河”都江堰、“世界水利建筑明珠”灵渠、还有人人皆知的大运河。

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256年,灵渠凿成于公元前214年,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大运河是三者中历史最悠久、耗时最长的水利工程,分成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这个2500多年前就动工的工程,是闻名世界的全球最长(2700公里)运河。

中国耗时最长的工程2500年前就开始动工,直到今天仍在修建


其实运河也分两种,一种是天然运河,一种是人工运河。天然运河受地理环境影响,总有许多巨献因素,而人工运河则可以弥补天然河道的不足。大运河就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直到今天仍在利用修建。下面我们就分别说一说,大运河三部分的情况。

隋唐大运河虽然名字叫“隋唐”,实际上开凿历史却不是打隋朝开始的,头一个挖大运河的人是吴王夫差。从春秋时期到南北朝时期,古人开凿的运河几乎遍布了大半个中国,所以隋唐大运河也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隋炀帝修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把以前的自然河与旧沟连在了一块儿。

中国耗时最长的工程2500年前就开始动工,直到今天仍在修建


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按照长度算的话,它占了整个“大运河”的65%。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都被京杭大运河贯通,跟隋唐大运河一样,它的修建历史也是从春秋时期开始,隋朝完成,唐宋沿用,明清时期大力疏通。

中国耗时最长的工程2500年前就开始动工,直到今天仍在修建


浙东大运河也叫杭甬运河,全长239公里,位于浙江省境内。杭州湾的潮水来势可怖,因此古时候浙东的船大多选择走运河到杭州。如果要做海上的瓷器、丝绸贸易,也是通过运河把商品运到宁波,销往海外。家喻户晓的“梁祝”故事里,梁山伯去找祝英台,还是取道运河。

中国耗时最长的工程2500年前就开始动工,直到今天仍在修建


大运河是珍贵的历史文明宝藏,它变成漕运重要通道的历史已经有1200多年。6年前,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未来大运河仍然会得到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而且随着中国的日益强盛,大运河的旅游价值也被开发出来。虽然始皇陵、长城的名气略胜大运河,但谁也无法忽视它“至今千里赖通波”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