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的歷史超穩定結構

古代的腓尼基人很早就發現了白銀能殺菌這一神奇的功能,他們將葡萄酒裝進銀瓶之中以保鮮酒質,這一秘密甚至仍在當今的名葡萄酒莊中流傳。大英帝國的水手們在長期的海上航行時,將銀幣投入自己的飲用水罐中以保持水質不腐。古希臘醫生最早發現了銀對傷口癒合有明顯功效並能防止疾病。中國古代的君王常用銀筷子來測試食物中是否有毒。歐洲貴族的餐具廣泛使用銀質器皿,因為細菌在純銀表面無法長時間存活,而木質餐具則是細菌的最愛,不鏽鋼餐具也無法抗阻細菌的繁衍。儘管當代的人們廣泛使用抗生素來殺菌,但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問題卻長期困擾著醫學界,長期以來白銀對細菌和病毒的神奇殺滅效果一直被深入研究。白銀殺滅細菌的原理是銀在水中能形成微量銀離子吸附細菌,破壞其賴以生存的酶從而使細菌很快死亡。據研究銀離子能在數分鐘內殺死650多種細菌,是普通抗生素功效的113倍且無任何抗藥性。

白銀的歷史超穩定結構

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

最早的金銀比價為1:13,在歷史長河中金銀比價基本穩定在1:16上。而現代科學發現地殼裡的黃金與白銀儲量的比例大約是1:17。巧合卻不意外的是人的直覺和歷史形成的金銀比價關係與現代科學探測的結果存在著相當程度的近似。金銀比價的這種超穩定結構可以從地質學和市場供求兩個方面得到有效解釋。儘管歐洲與亞洲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金銀比價的套利空間,但卻都是以亞洲地區“銀貴金賤”所形成的白銀東流和黃金西去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種動態平衡之間歐洲比較偏好黃金,而亞洲更加喜愛白銀。在歐洲歷史上誰能控制東西貿易的通道,誰就能利用歐亞大陸 的金銀比價差異進行50%~100%的巨大套利交易,從而獲得鉅額商業利潤主宰歐洲大陸的命運。

隨著美洲白銀的大發現,在250年中13.3萬噸白銀(見前文)的巨大供應短暫地使金銀比價出現了一些波動,但隨著東西方大規模的世界貿易的消化,最終金銀仍以歷史的慣性迴歸到1:16這一神奇的平衡點。儘管進入20世紀後白銀與黃金價格波動開始劇烈起來,這主要是由於多數國家採用了金本位而放棄了白銀貨幣,致使白銀在一段時間內顯得“過剩”。到1971年黃金與白銀這一比價在1:23左右波動。1971年,美國單方面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美金”變成了“沒金”。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全世界一起進入純粹紙幣時代的重大試驗,直到今天這一試驗仍在進行。純粹紙幣制度徹底廢除了貨幣的商品屬性,原來形成貨幣的核心要素——財富儲藏功能完全喪失。

白銀的歷史超穩定結構

白銀

純粹的美元紙幣濫發導致了世界範圍的價格錯亂,其中就包括金銀比價體系的嚴重扭曲。金銀比價從幾千年穩定的1:16被嚴重扭曲到了1:60!是黃金更少了嗎?世界黃金存量從1940年的大約3萬多噸增加到現在的大約15萬噸,70年中大約增加了5倍!是白銀更多了嗎?世界白銀存量從1940年的大約30萬噸下降到目前的大約3萬多噸,減少到當年的1/10!如果以重量計算目前白銀存量只是黃金存量的1/5。也就是說白銀遠比黃金更稀缺!這種巨大的差異來源於白銀的大量工業需求。從1942年起白銀的工業消耗量開始大大超過了生產供應量,幾十年下來白銀靠著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庫存量維持著供需平衡。目前每年的需求量大於供給量約4000噸。以當前白銀淨消耗量來計算,現有的白銀庫存只夠再維持較短的時間,人類積累了幾千年的地上的白銀將被工業需求全部吃掉!

那麼地下的白銀還有多少呢?2005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調查表明:白銀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被開採殆盡的金屬時間大約為15年。考慮到目前白銀的產量中2/3來源於伴生礦,如銅、鉛、鋅礦,由於受到其他礦開採投入的限制大幅增加白銀產量十分困難。雖然地殼中還有白銀可供開採,但由於技術和成本原因,只有在高得多的價格上才具有開採價值。截至2009年底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白銀儲量為40萬噸。按當年礦產量2.14萬噸計算可開採20年。由於政府出售和廢品回收提供的白銀近年來大幅度下降,礦產提供的白銀將佔總供應量的絕大部分,現在全世界每年白銀的總需求量大約是2.7萬噸,如果全部靠礦產銀提供,那麼40萬噸的世界總儲量則只能保證15年的供應。

白銀的歷史超穩定結構

用黃金和寶石打造的王冠

以目前黃金價格(每盎司1350美元)與白銀價格的歷史比價關係看,其價格比應該是1:16,即達到每盎司84美元,才算得上是合理的水平。而黃金與白銀歷史上的比價是按照它們的數量多少來決定的。古埃及時白銀很少它的價格與黃金相當。後來被發現的白銀多了起來黃金變得相對稀缺。物以稀為貴所以黃金的價值更高。以此進一步分析,目前全世界白銀的可開採儲量約有40萬噸,加上已有的3萬噸左右的存量白銀的總量只有約43萬噸。黃金由於極少被工業用途所消耗所以存量不斷上升,目前普遍估計為16萬噸。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截至2009年底的統計,全世界黃金的可採儲量約有4.7萬噸,兩者合計黃金的總量約為20.7萬噸。由此可知黃金總量與白銀總量之比是20.7:40,即大約為1:2。這就是說,白銀的總量比過去要少得多,其應有的價格應當是黃金的1/2,而不是1/16。按當前黃金每盎司1350美元來算,白銀的價格應該是每盎司675美元!而當前白銀的市場價格每盎司只有25美元上下。換句話說白銀現在就應當還有20倍的上漲空間。隨著時間的推移白銀將進一步減少,黃金與白銀的數量比將達到1:1,再往後白銀的總量將少於黃金。這意味著白銀在未來十幾年內的增值潛力可能將是極其巨大!

21世紀對白銀的工業需求更醞釀著爆炸性增長的壓力,近年來全世界技術專利中使用白銀的總量遠遠超過使用其他任何金屬。如果說綠色環保技術將是未來幾十年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發動機,那麼在這一領域中白銀消耗量將出現井噴式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