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不知不觉我们在武汉的战役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医院首批援汉医疗队已经结束任务,回到广州。而我们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医疗队要坚持到最后。回顾近两个月的征程,我为作为三院人自豪,为我们感染科抗疫战队自豪。

这次疫情,我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多线作战,我们感染科更是多地作战:天河院区、岭南院区、粤东院区、支援东莞(李学俊教授)、支援潮汕(林潮双教授)、支援武汉(两家医院)、国际撤侨、支援塞尔维亚(林炳亮教授),差点就要组星际战队了!

在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医疗队里,我们感染科总共有6名医师,4名护士。阵容很强大,包括五位副主任医师,一位主治医师,一位护士长,3位护师。个个都是在临床一线、身经百战的抗感染卫士,其中舒欣教授和郑子梅护长还经历非典,有丰富的抗疫经验。而医师团队6名成员,全部是中共党员。今天,我们一起谈谈这支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感染科战队六大金刚和四朵金花(为降低感染风险,六位医师全部剃了光头)

每一次国家需要,他都挺身而出

舒欣教授是我们感染科党支部的支委,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党员。抗击非典、汶川抗震、下乡支援防城港,支援武汉,以及因为本次疫情而推迟的支援新疆,每一次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都挺身而出,而他却一直很低调。这次支援武汉,排班的时候,他要求第一批上,上完第一轮的班,更换轮班模式后,仍然要求第一批上。队里一位队员上班一周后出现低热,需要隔离观察,他得知后马上打电话告诉那位队员:“你不用担心,好好休息,你的班我来上!”朴素的语言后面,是真正的担当,是对同事的关怀和支持。如果他帮这位队员上班,意味着他要从早上9点上到晚上9点,加上路上通勤时间,前后至少14个小时无法休息,而次日他又要接着上自己的班……要知道,隔离病房上班和平时上班的劳动强度和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隔离病房上班是4-6小时就必须要休息了!那位队员数天后恢复正常上班后,要求帮他上回一个班,他竟然说不用!我告诉他要写点东西,找他要工作照片,他只甩给我一张背影图,这就是我们默默奉献的舒欣教授。


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舒教授只给一张背影,我必须不能让他得逞,加上大头照嘻嘻


在抗疫一线入党的医疗队副队长

李新华教授是医疗队的副队长,年轻有为,是我们感染科最年轻的专科主任,更是个思维严谨且活跃的临床专家,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每次分析疑难患者病情都能让人醍醐灌顶、获悉匪浅。作为医疗队的三值,在杨扬院长助理(医疗队队长)的领导下,和毕筱刚教授(副队长)全面负责医疗队的医疗工作。他和毕筱刚教授事事亲力亲为,在抵达武汉的第二天一早,就来到还在改建当中的隔离病房,指导病房的改建工作,进行医疗工作的演练,核实各个医疗流程是否顺畅。最重要的是,为了规范新冠肺炎的诊疗工作,两位副队长很快就因地制宜、因病施治,制定了新冠肺炎的综合诊疗方案,制作了详细而科学的医嘱,大大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和工作效率。他也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如他在宣誓仪式上所说的“我一定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确实一直在践行这句话。


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李新华教授代表预备党员发言: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耐心温柔的感染科专家

郑玉宝教授是我们感染科最耐心、最细心的专家。来到武汉的第二天就带着小组队员,反复练习穿脱隔离衣,熟悉流程。每次队员进隔离病房前,都要仔细给队员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是否齐整、正确,对队员千叮万嘱:一定要小心,动作要慢!否则病毒颗粒会被弹振到周围空气中,容易导致感染,切记切记……在病房查房,他也是最贴心的,最nice的;下班后,他还常常放心不下自己的病人,常常微信或电话询问病房的医师,25床呼吸怎么样,血压怎么样,出入量是否平衡,CVP多少……在个人防护上,郑教授也是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照院感控制要求,尤其规范、细致、周到,必须给您点赞!


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病人对郑玉宝教授竖起了大拇指

敬业踏实的年轻教授

朱翔教授应该是平时话最少,但属于胸中有沟壑、肚里有墨水的教授典型,非常有才华。在病人面前总是和声细语、温和谦逊,专业意见总是那么简明扼要、清晰明了。作为医疗队的小组长,他带领小组成员“冲锋陷阵”,总是冲在最前面,每个班次都要进入隔离病房巡视、诊治患者。由于长时间佩带护目镜,鼻部皮肤被压坏了,看得让人心疼,我们叫他休息,他说没事,第二天照常上班。他那可爱的女儿,还给爸爸和同事们发来了舞蹈视频,为我们助威鼓劲,把我们的心都融化了。


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朱翔教授细心给患者体检,查看患者管路情况


幽默直爽的湖北汉子

王科主治医师是湖北汉子,热情、直爽、豪气,应该是医疗队里知名度前三甲的队员吧。报名支援的那天,在截止时间之后才看到通知,他急了,和支部书记请战“崇老师,我是湖北人,理应回去支援家乡,您要重点考虑啊”“我老婆没上班,全职在家带小孩,无家庭之忧”……在奔赴武汉的一路上,他和感染科的几位队员一起,拎着大包小包,推着我们宝贵的消毒杀菌用品,跑前跑后,各种提醒、通知……在隔离病房,每次进去都是一身汗,送病人去做CT,护目镜上的水雾早已凝成水滴,他戏称“蒸桑拿啊,这个待遇不是人人都有的”。他还特别会照顾人,护士美眉路转粉无数。于是,这位幽默、豁达、粗中有细的汉子,成为了我们医疗队的明星队员。


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王科主动请战,理由充分,必须出战!


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王科主治医师送病人做CT回来,全身湿透,护目镜一片朦胧

队友们的关心照顾让我无比感动

支部的最后一位队员就是我自己啦。我是感染科吴元凯教授。我就是前面因为发热,需要隔离的那位队员(抱歉,给大家添麻烦了)。其实当时只是低热,最高37.5℃,没有任何自觉不适,但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必须隔离观察。医疗队的保健组专家马上给我会诊,提供治疗意见、安排隔离期间的生活起居事宜。我原本没有告诉医疗队以外的人,没想到竟还是惊动了我们支部书记。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崇雨田副院长打了几个电话询问病情,要求我每天两次汇报身体状况(有几次我忘了汇报,他还特别打电话过来问);我们的美女副院长张琪教授也连日多次询问我身体状况,实在太幸福啦;舒欣、郑玉宝和朱翔教授主动要帮我上班,毕筱刚主任让我不用担心医疗工作,好好休息……其他队友嘘寒问暖、十分关心,还主动给我送三餐+宵夜+私人藏品(坚果、巧克力……),送药品,递口罩,电话安慰……让我感动到——估计因此体温高了一点,而且多烧了几天。更让我再次想起我大四,非典(SARS)那年春节返校后,我持续高热、腹泻,在中山一院急诊按照传染病隔离。我亲爱的、无畏的大学同学们轮流照顾了我将近一周,我记得他们每一双关切的眼神……我是如此幸运,一直如此!谢谢你们!——虽说这次有点担心被感染了,但想得更多的是:没法上班,苦了我的战友,实在是内疚;如果万一真是被感染,那要隔离多少个队员?!医疗队的工作如何开展?!……简直不敢想!好在,我还是这么幸运,应该只是口腔溃疡继发感染、反应性淋巴结炎所致,四天后回到战场,我们也收获了医疗队的第一份感谢信和锦旗……

国家经此大疫,万千人民受难,我们没有缺席!我们无愧职业担当,无愧医者誓言!


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吴元凯给老爷爷戴口罩,并教会爷爷如何正确佩戴


中山三院抗“疫”回顾:感染科党支部抗疫战队里的六大金刚

我们的付出,换来了医疗队的第一面锦旗和感谢信!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驰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医疗队感染科医生吴元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