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作文名校名师预测:《既要走自己的路,又要常问路》

【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弗洛伦撒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20年中考作文名校名师预测:《既要走自己的路,又要常问路》



【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给了两则材料,可以分别领悟两则材料的主旨,综合考虑,得到立意。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从文体上看,本题限定写议论文,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观点鲜明,论据典型、新颖,论证有力。


2020年中考作文名校名师预测:《既要走自己的路,又要常问路》




【范文示例】


心无旁鹜,虚怀若谷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然而又有一句古话说:“常问路的人才不会迷路。“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人生之路,修远漫漫,泥泞之路,坎坷不断。理想就在远方,既然选择了远方,不论路途多么遥远,便只顾风雨兼程。然而你是否想过,如果能向他人虚心求教,我们离理想是否更近了一步?


实现理想的方法无非两个,一个是排除杂念,坚持内心的目标;另一个则是虚怀若谷,向他人虚心求教。如果我们能将这两点融合在一起,我们与理想的距离将不再遥远。


心无旁骛,虚怀若谷,各有特色。心无旁骛能使我们坚定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摒弃一切杂念,无视一切风雨,无视坎坷,只顾风雨兼程,到达理想的彼岸。虚怀若谷则能使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是挫折时,向他人虚心请教,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找到通往理想的捷径。两种要素特点互补,缺一不可。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应使心无旁骛与虚怀若谷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实现心无旁骛,虚怀若谷的有机结合,我们需要有理性的思维,在做任何事之前,我们都应思考做这件事的原因,或是这件事带来的结果。明确我们的目标之后,才能为我们的理想的实现指明一条道路。


实现心无旁骛,虚怀若谷的有机结合,我们需要拥有自信和勇气。在我们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自信能使我们最大化的发挥出我们的力量。自信能使我们轻松的越过阻碍我们的障碍。如果没有自信,各种消极的思想便在心中滋生,从而破坏我们达到理想的决心。勇气能使我们坚强的面对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勇气能使我们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没有勇气,何谈虚心求教?没有勇气,何谈获得帮助?没有勇气,何谈成功?


2020年中考作文名校名师预测:《既要走自己的路,又要常问路》


实现心无旁骛和虚怀若谷的有机结合,我们需要坚毅的性格和谦虚的态度。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如果没有坚毅的性格,我们无法走完这条充满艰险人生之路。在穿过这条荆棘之路时,有时我们会遇到无法解决的各种问题,这时便需要我们拥有谦虚的态度,当别人对你的行为提出建议时,你就要虚心地接受,这对于我们不走或少走弯路是很有帮助的。



心无旁骛,虚怀若谷,对于无用的闲言散语,无需理会;对于有用的建议,谦虚接受。坚定目标,不断努力,理想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