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公安|“疫”線“糧草官”的那些暖心故事

1月23日臘月二十九開始,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公安局警務保障室民警開啟了工作連軸轉的日子,每天都盤算著如何保障“糧草”供應的問題。

能省就省

“局長有一次去衛生部門,他的朋友送了他一包口罩,自己捨不得用,回來趕緊讓警務保障室分發給了一線民警。”在西吉疫情防控一線,口罩是稀缺物資,分管警務保障的副局長韓旭陽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佐證。這包口罩到底有多重要?20只口罩,就緩解了一個留置檢驗站的燃眉之急。

其實,警務保障室每年都會準備充足的保障物資以備不時之需,自西吉的疫情防控工作開始,警用物資第一時間保障到位,縣政府分配的1000只口罩也迅速供給到了抗疫一線。

然而,隨著留置檢驗站和隔離點不斷增加,其他物資都能確保供應,唯有口罩難尋,連為法醫儲備的口罩和防護服也全部送到一線留置檢驗站。為了保障口罩供應,不光警務保障室絞盡腦汁四方籌集,局長、副局長也加入到了保障物資供應的行列。

為了節省口罩,韓旭陽從不在單位領口罩,而是把女兒買的口罩“充公”,一次性醫用口罩他戴好幾天才捨得換。他和警保室的同志們還想盡各種辦法,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間。

2月16日,在全局口罩僅剩200只的時候,當地一位企業家雪中送炭,為局裡捐贈了1200只口罩,解了燃眉之急。這位企業家後來又多方協調購買並捐贈了第二批口罩3000只,這才算基本解決了口罩緊缺的問題。

老燕不老

老燕是警務保障室主任,名叫燕曉偉。40來歲的年紀,頂著一頭花白頭髮的他被同事們稱作老燕。疫情發生後,老燕第一時間報名,要上留置檢驗站,但大家都知道,沒有人比老燕更適合做警務保障工作了,因此他請戰了幾次後,就不再爭取了,而是腳踏實地扛起了“糧草官”的重擔。

戰“疫”一線,防護物資最是緊俏。為了避免一線戰“疫”人員“赤膊上陣”,老燕帶領警務保障室民警把來之不易的防護物資及時分發給最需要的一線人員。防護級別高的口罩優先分配給一線重要崗位的工作人員,其他人員使用一次性口罩,自己部門的口罩,卻早已不知道反覆使用了多少遍。

留置檢驗站設在哪裡,警務保障就跟到哪裡。從西吉縣城到平峰留置檢驗站,單程1個小時的路程,老燕和他的同事們跑過很多次,送口罩、消毒水、食物、棉服……只要能籌集到的物資,老燕第一時間保障一線供應。警務保障室的車一到留置檢驗站,老燕就這裡瞧瞧、那裡看看——被子暖和不暖和、方便麵還有多少、爐子裡邊的火是否燒得旺。儘管因為聯繫物資著急上火,老燕得了口腔潰瘍,疼得連喝水都困難,但作為“糧草官”,每當看到物資充足時,他就像是忘了疼,臉龐又會綻放出笑容。

暖胃暖心

在西吉警保一線,戴政軍始終是一個沉默的存在。打飯、裝車、送飯,不停地往返,他從不多說一句話。

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西吉縣城留置檢驗站和隔離點有幾十處,幾百人的飲食供應全靠戴政軍一人。留置檢驗站設立的第一天,警保室就為大家準時準點提供一日三餐,從未間斷。

從局機關食堂到各執勤點送飯,往返行程20餘公里,一次要用兩個多小時。往往早飯剛送完,戴政軍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熱水,午飯已經裝好。每每看到一線執勤人員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戴政軍便忘了自己的辛苦,心裡暖暖的。“雖不能在一線奮戰,但在後方做好大家的用餐服務工作,也是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戴政軍自豪地說。

馬虎不得

劉曉慧是警務保障室裡的物資保障員,瘦瘦小小,逢人笑嘻嘻,局裡的人都習慣稱劉曉慧為碎女子(小丫頭的意思)。殊不知,手提兩大桶消毒液、腋下還夾著一包口罩的她也能行走如風。

在保障室裡,老燕負責物資供應,劉曉慧則負責登記造冊、物資發放。在她看來,每一隻口罩、每一瓶消毒液,都是大家想盡辦法收集來的,每一件物品都關係著一線民警和執勤點上各部門人員的安全,馬虎不得。購買到三五十隻口罩能讓警務保障室的仨人開心不已,一兩百隻口罩已經是一大筆物資了,在疫情防控一線,能解決很實際的困難。

那一摞摞登記冊,密密麻麻的領用名單,見證著警務保障部門兩個月來的辛勤付出。在這場考驗面前,他們是平凡崗位上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