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便利店,刷新了上海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90年代的便利店,刷新了上海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90年代,便利店这种全新的业态刷新了上海人,尤其是70后、80后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一直为你开着的罗~森~”方霄鹤到现在还会哼1998年罗森店庆时的电视广告歌。

“你不觉得晚上看到罗森那个带牛奶瓶图案的小logo还挺兴奋的吗?”他说。

1997年,方霄鹤在七宝中学读高二,第一次走进了罗森开在古北新区的首家门店。

从小喜欢喝可乐的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那里可以买到冰可乐。“那时烟纸店是没有冰可乐卖的,相比之下,罗森的可乐就稍微贵几毛钱吧。”

90年代的便利店,刷新了上海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1997年罗森开业一周年的抽奖活动广告

张悦(化名)第一次吃三角饭团是在华师大附近、枣阳路上的罗森。

“店员把饭团递给我的时候,我不好意思问怎么打开,第一次是野蛮拆开的,里面的蛋黄酱很好吃。”她回忆说,

“等再一次吃,我仔细看了包装上的说明。等拆开后看到完整包裹着海苔的饭团,觉得日本的设计真是太精妙了。”

“便利店里提供微波炉加热、热水泡面,而且店员会很主动地说:需要加热吗?当心烫……这让20岁出头、收入不高的我感觉很新鲜,有种被服务到的感觉。”她说。

吴琰当时就是一名罗森的店员。她是1997年3月开始在家附近、东平路岳阳路上的门店工作的。

90年代的便利店,刷新了上海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1997年罗森刊登在报纸上的招牌启事

她记得,那时店里最热门的产品是汉堡、炸物和面包。

“当时除了肯德基、麦当劳,外面基本看不到汉堡。我们有牛肉汉堡、吉士汉堡、烤鸡汉堡等等,最便宜的4块钱,贵一点的6块多。”

“炸物当时是店里现炸的,品种蛮多的,有葱油饼啊、炸鱼排啊、可乐壳……卖得相当好,因为价格不贵,有的卖2块5,有的3块5。”

便利店货架上的面包品种繁多,也格外受欢迎。

“外面那个时候只有切片面包,没啥其他花头。我印象里卖得最好的,比如豆沙夹心面包,单店一天可以卖六七十只。”

“还有日式的咖喱面包也卖得很好,现在你在山崎面包房还可以看到。”

90年代的便利店,刷新了上海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在罗森便利,有许多别处买不到的特色食物。

在罗森可预订节日限定蛋糕的服务,也是从90年代就开始了。

“日本人爱过西方人的节日,我们上海也跟着同步,特定节日有特定商品。”

“6寸、8寸的蛋糕采取预约形式,圣诞节期间一家店可以卖掉几十个。”

如今已是上海罗森运营部部长的吴琰,回忆起当年做店员的经历,“感觉蛮开心的”。

“店里员工年轻人比较多,大家比较有共同话题。”她说。

无论是店铺的环境,还是当时的收入,都让她觉得“蛮自豪的”。

1996年、1997年的时候,店员收入就有一千多块。那时上海的最低工资是三百多块。在零售业里,我们的收入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

90年代的便利店,刷新了上海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1. 王欣,《本市喜添“便利店”》,新民晚报,1993年05月03日。

2. 陈启甸,《小商品连锁便利店应运而生》,解放日报,1993年07月10日。

3. 黄强,《黄浦区新开廿二家便利店》,解放日报,1993年12月23日。

4. 沈国芳,《粮油店改建成便利连锁店拆零供应细小商品受欢迎》,解放日报,1993年12月05日。

5. 顾国建、邱源昶,《上海已进入便利店规模发展期》,文汇报,1997年10月10日。

6. 萧美瑾,《粮食便利店如今陷入困境》,新民晚报,1997年06月09日。

7. 王崇、黄维,《上海总部负责人首次透露 百式在上海一直没赢利》,新闻晨报,1999年05月04日。

8. 傅贤伟,《上海便利店“五虎争雄”》,解放日报,2000年07月26日。

9. 杨燕青,《连锁便利店市民得便利》,解放日报,1998年12月24日。

10. 季颖,《申城便利店相煎莫太急》,新民晚报,2002年03月25日。

11. 吴卫群、陈杰,《百米内不能有两家便利店》,解放日报,2002年07月02日。

12. 钱鑫,《便利店扎堆开“选址公约”遭拒绝 前辈“守”新锐“抢”》,新闻晨报,2002年07月09日。

13. 纪录片《上海便利店之争》(捕捉13亿人的欲望 中国超市之战),日本NHK,2005年。

14. 周凯,《便利店百家争鸣酿变局》,解放日报,2005年02月26日。

15. 王越,《假如非要离开上海,我只想带走一间便利店》,DT财经,2017年09月25日。

16. 卢杉、张偲,《每3192人拥有一家店 未来上海便利店的机会在哪儿?》,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07月31日。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姜天涯/

编稿子:韩小妮/画图画:二 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