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大家好,我是彤彤媽媽

前幾天,有位媽媽給彤彤媽媽懂留言:

我家那個熊老公啊,真是快把我氣死了,前幾天和孩子在家鬧著玩,把燈一關嚇唬孩子說,“鬼來啦~!”。結果真把孩子嚇著了,好幾天不敢關燈睡覺。我家孩子現在4歲了,我跟他講這世界上沒有鬼,可無論怎麼說都不行,怎麼辦呢? ”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你小時候怕“鬼”嗎?對於鬼這東西,彤彤媽媽懂的最初印象來自於電視劇“聊齋”(暴露年齡啦~),野地中一盞飄忽的油燈,外加不知道怎麼發出來的“嗚嗚嗚嗚~~~”聲,當時真的嚇shi了!長大後,才慢慢知道“鬼神”並不存在。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娃一般到了四五歲就會開始各種怕鬼,爸媽一般是這麼安撫的:

寶寶:“我害怕”。

父母 :“怕什麼?!”

寶寶:“我怕有鬼出來。”

父母:“怎麼會有鬼呢?”

寶寶:“要是有了怎麼辦?”

父母: “世界上是沒有鬼的!”

寶寶:“……”

其實孩子們的心理是這樣的:

寶寶:“雖然大人說沒有鬼,真的沒有嗎?可是,我怕鬼,真的很怕!”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大人習慣於用理性去思考鬼是否實際存在。可是對於孩子,特別是幼兒來說,他們的世界和大人不一樣,他們容易被恐懼心理支配。

寶寶:我怕得要命,大人們卻笑話我,瞧不起我,還嘲笑我,他們覺得我太膽小了,一點也不關心我。

讓我們再次見證了著名的軟弱無力的爸媽式說教。

看來“鬼”不僅是孩子難以克服的夢中魘,更是媽媽們揮之不去的心頭病。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學齡前這個時期,尤其是有一定認知能力的3-6歲,按皮亞傑的說法,是泛靈論(animisim)的。在泛靈期,娃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會對玩具說話。另外,這個時期的娃用自己對世界的山寨版認知解釋一切,不受物理世界規律約束,所以也是最有創造力的時期,天馬行空腦洞大開。

  • 3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會用手操縱恐龍、汽車、布偶玩具來演戲;
  • 4歲會覺得天上的塑料袋飛得不如鳥快,是因為塑料袋胖,鳥瘦;
  •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電動玩具更好玩;

娃的認知發展的規律就是這樣,這和大腦發育的次序有關係。所以,家長說“沒鬼”,說“別怕”,說“要勇敢”,註定是然並卵的。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還需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孩子害怕的原因?

1,孩子獨有的泛靈心理是孩子怕黑的根源

所謂的泛靈心理就是孩子在幼兒階段,TA會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的東西,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喜歡跟娃娃講話,跟TA的玩具講話,TA把所有東西都會看成有生命的個體。

這種心理有它積極的作用,也有它消極的作用,其中一種消極的作用會讓孩子在面對黑暗的時候害怕黑暗。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2.對未知的恐懼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接觸很多事物,但是也有很多事物是TA所不知道的,所以在TA面對黑暗的時候,不知道黑暗當中有什麼,所以害怕黑暗帶來的恐懼。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3. 孩子接受成人的嚇唬

小時候淘氣,因此經常被嚇唬,什麼再不睡覺大灰狼就來啦,再到處亂跑會被老巫婆抓走的,再不吃飯就讓警察叔叔把你帶走!(警察叔叔招誰惹誰了~)可是現在,仍能聽到不少人用這麼“傳統”的方式嚇唬孩子“不聽話,一會兒小鬼把你捉走”……

三說兩說,孩子就怕鬼了。因為潛意識中覺得“小鬼”是存在的,而且還會“捉走小孩”。孩子本能地會把“鬼”等同於“傷害自己”。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比如彤彤懂小時候,爸爸會在我房間的窗外敲窗,然後我媽媽說:快點睡覺,不睡覺的話外面的大灰狼會把你叼走。爸媽一說,我就趕緊矇頭就睡,但是這個方法的負面作用是我睡前變得很恐懼,後來也比較膽小,這個做法真的很不好!

4. 孩子接觸到的負面的信息

如電影、電視當中一些恐怖的片段,或者是在生活當中聽到的鬼故事、萬聖節看到一些比較恐怖的造型、環境等等。

比如,有的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行為,當著孩子面前看恐怖片;或者放任孩子看電視,讓孩子有機會點開“鬼神”一類的影視作品。這些都可能無意中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有“鬼”,而且特別可怕。“媽媽,我害怕!”當孩子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1:認清自己的情緒。

我們可以把黑夜和白天做一個比較,白天裡的一切你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房間、走廊、衛生間你幾乎都可以一目瞭然,可是到了晚上,櫃子也許就被我們看成一個張著大嘴的怪獸,蓋著被子熟睡的室友可能就被我們當成了一條蟒蛇。所以,其實可怕的並不是真實的東西,而是來自我們的想象。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3:嘗試刻意呼吸法。

當你恐懼的時候,腦海裡的那些想法好像停不下來了。這時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用鼻子緩慢地吸氣,使胸部像個氣球一樣充滿空氣。然後用嘴慢慢地,慢慢地呼氣。緩慢的重複上述動作五次,你就會感覺非常放鬆。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3:描述美好的事物。

這是思維阻斷的升級版,我們的大腦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想法,所以在你恐懼的時候,你可以在腦海中想象一些你非常喜歡的東西。當你腦海中想著這些美好事物的時候,那些可怕的想法就會被趕跑。在想象美好事物的同時,緩慢均勻地呼吸,會有利於你儘快睡著。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我家孩子小時候就看了不少的繪本,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10冊不過是4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

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說害怕時,這種方法比說“別怕”更有效

孩子的本性都是天真又善良的,對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父母都一定要耐心的循循引導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童年,保護好孩子內心的純真與善良,這是非常珍貴的!

下方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