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週末指南|隔座觀影

自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以來,病毒和人類之間逐漸形成了“持久戰”之勢。奧運延期,王子確診,變化來得太快。國內本地傳播疫情稍緩,重點轉向防境外輸入。本週末和下週末原是清明踏青掃墓之時,此刻不宜大部隊出動,但藉此紀念與銘記離我們而去的人正當時。線下影院恢復開放,隔座觀影,你準備好了麼?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截至3月27日14時的境外輸入情況,更多詳情請查看澎湃新聞美數課互動地圖。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香港衛生署網站上的防疫上班攻略)

在現場:上週回顧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一席第82場:第一次真直播,從瑪雅考古到正在進行中的美好空間願景

受疫情影響,無法線下舉辦演講的“一席”於上週六(3月21日)在B站舉辦了一場聲勢浩蕩的“真直播”,邀請了三位講者李新偉、周子書和郝曉賽,面對8萬多觀眾分享了3個非常有趣且具洞見的話題:瑪雅名城考古記、為真實的社會而設計、什麼是好的醫療建築。

對我而言,印象最深且收穫最大的是關於醫療建築的介紹。小湯山模式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武漢方艙醫院等建設工程,在此次疫情期間都受到了極大關注。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醫療建築這個較為小眾的領域才有契機被大家關注到,我也第一次接觸到這一話題。如何從病人的角度去考慮以最少的步程、最清楚的方向指示來進行功能區域的排布,使身心虛弱的病人獲得最好的就醫環境,甚至還能降低治安事件、交叉傳染髮生的概率,這些新知使我對醫院的空間有了更多的理解。通過設計賦予醫療空間更直觀的視覺語言,也是一種與病人及醫生友好對話的無聲但有效的方式。(楊拓 圖/文)

點擊這裡關注一席及後續直播回放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樂開書店直播:米與面,南北天下元氣盡在漢聲三書中

實體書店在這個初春遭遇疫情和經濟的雙重挑戰,如何發揮創造力有效渡過難關成了每位書店人面臨的課題。在上週六(3月21日)晚間的直播中,儘管開始和結束的時間都不早,樂開書店在直播小程序中依然收穫了8000多位觀眾。《漢聲》雜誌社的編輯翟明磊把《中國米食》《山西面食》《寧波年糕》等多本精工細作的漢聲書籍一一攤開,細細道來,讓人在深夜食指大動。庫存不多的《中國米食》在直播中售罄。日子難過的時候,還能親手做一頓美食或許是莫大的慰藉。(沈健文 圖/文)

點擊這裡關注樂開書店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詩集《玻璃脆》在線讀書會

《琉璃脆》是香港詩人小西的第二本詩集,收錄了他在2008-2019年間創作的共七十首詩作。香港獨立出版公司後話文字工作室在上週舉辦了在線讀書會。香港的編輯和讀者們輪番朗讀,並交流了一些感受。我默默一人在直播間“偷聽”,很受觸動。當我留言中國內地哪裡可以買到詩集的時候,工作人員馬上轉成了普通話是暖心的一刻。(Jady Liu 圖/文)

點擊這裡轉到後話文字工作室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雖然還在疫情期,我仍在博物館開門的第一時間去參觀了。進入PSA需要以下幾個步驟:至少提前1天預約,才能成為當天的500名參觀者之一。參觀當日,準備好隨申碼、有效身份證件、預約門票的二維碼,在通過展館入口和展覽入口兩道體溫檢測後,就能正式觀展了。7樓的《讓·努維爾:在我腦中,在我眼中……歸屬……》展覽的核心是建築師努維爾監製的一部長電影,這部電影涵蓋了他的90個設計項目。面對這幅25米長、7米高的巨幕觀影,你會被這些圖像浸沒。但是,戴著口罩似乎很難堅持看完這部長達五小時的電影。PSA目前的三檔展覽將展至3月29日。(王越洲 圖/文)

點擊這裡關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復業中:安全觀影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各地|上海等地影院陸續恢復開放

3月28日起,上海205家影院將恢復營業。影院將交叉或隔排售票,觀眾需憑隨申碼戴口罩入場。第一批放映片目包括《何以為家》《少年的你》《綠皮書》等近20部。上海電影局也將在在條件成熟時,儘快恢復2020上海“週週有影展”活動。

詳情請關注上海發佈、杭州發佈、各影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淘票票APP等渠道。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深圳|線下展覽《設計的價值在中國》恢復開放

設計互聯旗下展覽《設計的價值在中國》、《社會設計:玩著學》已於2020年3月24日起恢復對外開放。《設計的價值在中國》是中國第一個綜合性梳理在地設計及其對中國現代化進程影響的展覽,它聚焦中國設計的發展,展示了價值觀的變化如何影響著我們的設計、生產和購買行為。

展期:2020年1月19日-2020年12月20日

地點:設計互聯旗下V&A展館(深圳市南山區望海路1187號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一樓)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重慶|堅果Livehouse開門營業

3月27日開始,堅果在每個夜晚繼續守候在這裡。卡卡角角整理好,酒整整齊齊冰鎮好,音樂精挑細選已備好,只等一見。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北京|Jetlag Books書店試營業

Jetlag Books創辦於2020年,是一家位於北京三里屯的獨立書店,創始團隊包括雜誌編輯和設計師。Jetlag Books的宗旨是“分享世界資訊、美和創意”,走入書店,展開一場小小的“世界靈感之旅”。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太古裡北區15號樓

詳情請關注JetlagBooks

參與式:持續記錄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招募丨為了這特別的五分鐘

媒體從業者周軼君和楊靜發起的藝術項目,邀請參與者用手機拍下一天中想記憶的五分鐘,可以對著鏡頭講述或是拍下身旁的情景,也可以帶著鏡頭上街,最終上傳的素材會被彙集成群像檔案。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招募|海外華人異國疫情敘事寫作營

本次活動希望通過寫作營和心理支持網絡的建立,記錄海外華人的現狀,打通信息壁壘,消除誤解和偏見,讓更多的有用信息得到傳播,更多的支持能夠準確高效的抵達。活動期間還將舉行多場線上開放日活動,分享行動經驗和各國疫情進展。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本項目整理和發佈海外中國人的疫情日記,邀請大家以中文記錄疫情時期的生活日常,社會思考,及一切基於個人視角的觀察。發起者深感疫情的討論為宏大敘事和民族主義所主導,個人故事匱乏。惟願通過記錄,豐富觀點,守護記憶,彌合割裂,啟發反思。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講座直播|疫情中重拾社會行動

主講人:編劇弦子、寫作者郭晶。

參與方式:ZOOM講座,會議碼:589197937

可直接掃碼參與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講座直播|議題科考團:後疫情時代,我們怎樣讓社區不再受傷害?

嘉賓:任珏、唐明金、何嘉

詳情請掃描海報中的二維碼小程序

更理解:疫情背後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城市課|武漢之聲

這是澎湃研究所首次推出音頻節目,在武漢的“至暗時刻”開始籌備和製作,在“解封”之前完整發布。《武漢之聲》的主播諶毅說,作為一個普通的武漢市民,又自認為是地道的漢口人,他很想把這座城市講給你聽。

掃描海報中的二維碼即可收聽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在線雜誌|《消逝》

“我們身處於一個消逝的年代,文化在消逝,自由在消逝,生命也在消逝。我們所有人都在失去著什麼,使得我們更為趨同。我們所有人都在武漢或者其他地方,他們的消逝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消逝》在線雜誌由歌德學院出品,作者劉璐天來自武漢,曾在《好奇心日報》工作。

詳情請瀏覽歌德學院(中國)專題頁面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讀書|三聯學術通訊疫情期特輯

在這個心神難平、無法複製的日子裡,三聯學術通訊的編輯們邀請部分作者和朋友用書單的形式寫下“我的日常閱讀”。書評人維舟在推薦語中寫道,“疾病與醫療史在國內的興起較晚,一批相關的著作大致要到2005年前後才陸續引起學界注意,即便今日,也仍處於主流視野之外,大抵只是作為理解歷史或文化的‘另類視角’。現在是到了重新認識它的時候了。 ”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在線課程|社會學的百年史話

本課程將通過“歷史+制度+人物”的方式,概論社會學這門學科自19世紀誕生以來至21世紀初的發展線索和內部結構。

導師:孫宇凡, 筆名高行雲,現為臺灣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生,微信公共號平臺《Sociological理論大缸》創辦者。

詳情請關注706青年空間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直播連線|疫病時代的藝術

在人類面對從歷史到現實的歷次“死亡之舞”中,藝術如何自覺發聲,用創造來治癒創傷,留下生命和個體存在的迴響?本週六《藝術新聞/中文版》線上社群將開展上海、北京、倫敦三地連線,帶你一起探訪西方藝術史中的黑色謎題,在現實中重新理解“死亡之舞”。

參與方式:掃碼進入TANC Square直播間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線上講座|“to say something is to do something”——關於展演性和當代藝術

本次講座將從達達、極簡主義、體制批判等幾次重要的藝術運動中的部分具體作品入手,展開對於這一概念的梳理。我們的討論還將包括從展演性的視角去解讀一些社會現象,特別是在今天如此特殊的社會境況中,一些關於疫情的話語背後的展演性機制。我們希望這次討論能夠幫助大家看到今天藝術和社會實踐之間越來越模糊的邊界,或者說,相互對話和協作的可能。

嘉賓:施瀚濤,策展人和寫作者

直播平臺:ZOOM ID:251 900 5244(請下載ZOOM後進入會議室)

https://mp.weixin.qq.com/s/mFwwBV_x1-UHI64Zr3Oe8w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雲論壇|城市共治—從信息到信任,從管理到治理

本次論壇將由如下議題串聯:實現城市共治,不同主體應當做出哪些行動?新基建浪潮襲來,信息基礎設施如何幫助維護社會信任品質?大局當前,如何能讓城市資源儘可能多地創造效益、造福城市?如何從信息到信任,從管理到治理?如何理解城市系統與城市問題?

嘉賓:劉泓志AECOM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戰略與發展負責人

詳情請關注letstalk勒拓微信公眾號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講座直播|梁啟智——不理性的香港?

直播平臺:ZOOM

嘉賓:梁啟智,《香港第一課》作者,香港中文大學客席講師

“如果香港的故事能激發更多人勇於問問題,不急於下定論,慢慢去找答案,容許不同意見的存在,也算在世上留下了一個難能可貴的印記。”

深呼吸:放歸心靈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在線觀影丨FiveFilmsForFreedom

3月18-29日,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攜手英國電影協會閃耀電影節(BFI Flare),呈現第六屆#FiveFilmsForFreedom# (關於自由的五部電影)線上影展,供全球免費在線觀看。

詳情請關注藝述英國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在線劇場|德語區

假藝術節整理了轉場線上的劇場,包括慕尼黑室內劇院、柏林赫貝爾劇院、邵賓納劇院、瑞士洛桑劇院、阿姆斯特丹國際劇院,以及德語區極其重要的戲劇評論網站夜間評論網的線上節目,並附上了在線觀看鏈接。

詳情請關注假藝術節或歌德學院整理的清單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在線攝影教育|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

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將在未來兩週陸續開放1100餘套線上課程供大家免費學習。

疫情期周末指南|隔座观影

線上音樂節|Amplify 2020

廠牌Erstwhile主辦的線上音樂節已在Bandcamp上線,收錄了世界各地聲音藝術家的作品。在疫情取得決定性進展之前,主辦方會持續上傳音樂作品。其博客上也寫明瞭支持藝術家的方式。

更多海外資訊精選可以關注Jady Liu的Notion在線文檔

(週末指南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