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狼為什麼被叫做“黃大仙”?這古怪動物聰明到讓人難以理解。

黃鼠狼是一種分佈很廣泛的野生動物,幾乎遍及亞歐大陸。以前我國各地都有很多,但是現在就不常見了。山區等人跡罕見的地方還會有。

其實這種動物活動十分隱蔽,而且十分怕人,所以以前真正見過它在野外活動的人也不多。它們居住的地方都是人跡罕見的土丘,破窯,小型山洞,或是常年不住人的破舊房子中。但是越是不常見的動物,越是容易引起人們的好奇心,也就越會在人們的傳說中變得越來越神秘。

黃鼠狼為什麼被叫做“黃大仙”?這古怪動物聰明到讓人難以理解。

一是關於黃鼠狼就出現了很多的神奇傳說,有的甚至有了神話色彩。比如民間常稱黃鼠狼為黃大仙,黃皮子,覺得這東西邪門兒,甚至是帶著點邪氣。

關於它的傳說多的舉不勝舉,不少人認為善待它會有好運氣,虐待它會倒黴。也有的說黃鼠狼拜人,拜誰誰死,或者看到黃鼠狼拜月會倒大黴。再加上《鬼吹燈》中對黃皮子墳刻意的恐怖描繪,都讓人覺得黃鼠狼是一種古怪的很的小動物。

那麼黃鼠狼真的有那麼邪門嗎?應該不是的。通常人在遇到了自己覺得稀奇古怪的動物的時候,自己會把一些平時不注意的大事小事和這種小動物扯上關係。以為是這種小動物給他帶來的好運或者黴運,這是不科學的。

和黃鼠狼類似的另一種動物狐狸,可能比黃鼠狼的傳說還多。狐狸是一種個頭更大一些的生活的很隱蔽的動物,人們平時也很難遇到,所以稀奇古怪的故事也很多。

其實黃鼠狼主要以老鼠,蛇,小鳥,青蛙之類的小動物為食,它們每天的任務也是不停地尋找食物。比如在中國北方地區,從每年的5月初到10月底。人們是很難見到黃鼠狼的影子的,這是因為這時候田野裡有老鼠,蛇,青蛙,小鳥,刺蝟等等小動物。

黃鼠狼隨時可以捕捉它們,平時不缺吃的。而且田野裡莊稼,野草,樹木都比較茂盛,它們隨時可以藏身。但是到了冬天和早春的時候,青蛙和蛇都冬眠了,小鳥飛走了,老鼠深藏地下,黃鼠狼捉不到吃的於是就瞄上了農民養的雞鴨等家禽和小動物。

這時候的黃鼠狼相對就比較常見了,不過這傢伙偷雞的時候常常是夜晚行動,它常會在深夜裡去農民家裡偷雞。而以前農民散養的雞有一個習性,就是雞到了傍晚都是會上樹休息的。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黃鼠狼夜裡吃它們,這是雞這種生物千萬年來養成的自我保護的手段。

黃鼠狼為什麼被叫做“黃大仙”?這古怪動物聰明到讓人難以理解。

以前常聽說黃鼠狼偷雞的事,小編小時候也曾親歷過。晚上睡覺的時候聽到雞的叫聲,等到跑出去的時候它就已經把雞偷走了。

雖然當時沒有看到,但是聽村裡面的老人講。黃鼠狼偷雞時是先引起樹上雞的注意,比如叫聲和”給雞拜年“等動作。而且有些動物的眼睛在漆黑的夜晚會很亮,黃鼠狼的眼睛也是這樣。

雞看到它之後會非常警惕,兩眼瞅著在地上活動的它咕咕叫,然而黃鼠狼就在休息著雞的樹下不停的轉圈。這可能是黃鼠狼對雞的一種催眠動作,這時候雞的眼睛會高度警惕地瞅著黃鼠狼的動作,腦袋也跟著轉,慢慢的眼睛就累了,或者被轉暈瞭然後一頭栽下去,就被黃鼠狼捉到了。

當時聽了這個說法是半信半疑,現在想想也是有可能的。不過黃鼠狼是會爬樹會游泳的小動物,所以上到樹上捉雞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更奇葩的是黃鼠狼捉到雞之後的舉動,因為雞的個頭通常比黃鼠狼大一些,所以黃鼠狼要把雞拖走是拖不遠的。不過這個傢伙非常聰明,這時候它會跳到雞的背上,嘴巴咬住雞的腦袋上的羽毛或者雞冠。前肢抱住雞的頭部,然後用它的長尾巴抽打雞的屁股,就像騎馬一樣趕著雞往前跑。

由於兩個前爪子抱住雞的腦袋,所以它掌握著雞奔跑的方向,就這樣趕著雞跑向它要去的地方。到了它認為安全的地方之後,它就會把雞咬死,然後拔掉羽毛吃肉。

但是黃鼠狼不會在自己的窩邊拔雞毛吃雞肉,因為它知道那樣容易被人發現,這和兔子不吃窩邊草是一樣的道理。而如果它在偷雞的過程中被人發現,來不及把雞趕走的話,它就會把雞咬死,甚至趁機吃幾口雞肉再跑。 因為人吃不了的東西會扔掉,所以如果它進入一個雞窩裡,而因為有欄杆兒或者圍牆網子之類的東西無法把雞趕出去的話。那它就會把裡面的雞全咬死,它的目的和狼偷羊圈裡的羊是一個道理,就是人吃不了的東西就不得不扔掉,那它就能撿拾了再吃了。

可見黃鼠狼也是一種很精明的小動物,這是它千萬年來養成的狩獵技巧。但是關於黃鼠狼有很多沾染一點迷信色彩的傳說,您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