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如何理解?是不是指勾欄?

西行降魔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如何理解?是不是指勾欄?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是南宋末年詞人蔣捷寫的《虞美人·聽雨》詞上闋中的首聯句。

詞人蔣捷在《虞美人·聽雨》詞中截取了人生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徵性的畫面,概括了詞人從少年、壯年,至老年的不同環境生話及心境的巨大變化。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就是這三幅畫中,顯示青春、歡樂,較甜蜜的第一幅歌樓上聽雨的畫面

其句譯文及說明。

少年聽雨時,在歌樓上,紅燭映照,羅帳低垂。

那低垂的羅帳,所孕育的環境中,光與色揉合著青春與歡樂,勾勒出自在少年的浪漫、逍遙的無拘無束的生活。

然而正是詞人這樣的少年自在逍遙的生活,卻映襯詞人晚年生活的無限淒涼和蕭索。

為全面展開“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聯句的理解,下面對《虞美人·聽雨》詞相關內容進行解析:

《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首詞脈絡分明,層次清楚。

一、詞的上闋,詞人感懷自己已逝去的歲月,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表達。

1.按照時間的順序,描寫少年、壯年到老年的三個不同時期、不同生活環境和不同心境變化,都以“聽雨”,始終作為貫穿全詞的脈絡主線。

(1)“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句,主要寫的是樓內的景象。寫少年在歌樓內聽雨娛樂,表現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懷。

(2)“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①“壯年聽雨客舟中”句,寫詞人在壯年時期,漂泊在外,只能在客舟中聽雨聲。

②“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句,是寫詞人從客舟中向外看的遠景:

是一幅水天遼闊、西風勁急、雲靄低落的江上秋雨圖;而有一隻在疾風苦雨中、失群孤飛的大雁,在西邊中淒厲的叫著。詞人在幽怨的心境中,暗示這隻孤雁,如同現實中自己那悽苦的影子寫照。

上闋主要寫詞人少年紅樓聽雨,和壯年後,在戰亂中顛沛流離,飽經憂患的痛苦生活。詞人有著“望斷鄉關”的踽踽涼涼的痛苦境遇。但詞人並沒有直接的描述出來,而是通過客舟外的“江、雲、雁、風”的景象比喻,表現出自己在戰亂中所飽經的憂患。

二、詞的下闋,是詞人無奈的感嘆自己目前的狀況。

1.“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而今我寄宿在僧房下聽著夜雨,已是白髮孤獨的老人了。

2.“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人世間悲歡離合最是無情,就任由那無情,隨著雨點在臺階前滴嗒到天亮吧。

下闋主要寫詞人的現狀。描寫一個白髮老人(詞人)孤獨地在僧房下聽著夜雨到天明。這是一個單調,處境極端孤寂,蘊含感情較深的場景。所表達出詞人的心境的極端的蕭索。這句“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看似詞人冷漠,其實表現出詞人幾乎麻木絕忘的痛苦心情。

三、《虞美人·聽雨》這首詞,雖寫個人一生的離合悲歡,而展現的卻是南宋亡國後整個世局的風雲變幻,要把這一切寫進詞中實屬不易。

所以詞人藝術的採用了:

1.詞人不是用抽象的敘述進行概括,而是從漫長的一生和曲折的人生經歷中,截取了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徵性的畫面。通過畫面,表現詞人從少到老在環境、生活、心情的各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

歌樓上聽雨

表現少年的詞人在光與色組合的青春與歡樂的時光中,所體現的“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懷。

中年聽雨客舟中:

表現詞人進入壯年後,失去家庭溫暖,在兵荒馬亂中,如失群的狐雁一樣,過著四方飄泊的生活。

老年聽雨僧廬下:

表現詞人嚐遍人生的悲歡離合後,看似一切皆空,萬念俱灰,但實際上詞人並沒有從痛苦中解脫,而是痛苦越加越深

其終句所蘊含之味,耐讀者悉心品味仔細咀嚼。

四、“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是不是指勾欄?

①“歌樓”和“昏羅帳”,只是詞人第一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徵性的畫面的按排,是起著對“壯年”如“老年”畫面,起襯托對比的作用。

②“勾欄”詞義:

又作勾闌或構欄,是指城市中的娛樂場所,也是宋元戲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場所,相當於現在的戲院。 宋元時稱演出雜劇、百戲的場所,後來指妓院。

《虞美人·聽雨》詞中,只是借指一下“歌樓”的場景,表達詞人聽雨時,所享受的“高檔環境場所”而己。 而詞中並沒有寫歌樓中那般生活的成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