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笑,杜甫的淚,每個時代都會有這樣的人

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一句詩詞,一篇行文,可以影響後世數千年。

論詩的影響力李杜二位可以說無人能出其右。

人們常說一山難容二虎,一個時代難出兩個在同一領域閃光的人。

而總有好的時代,匯聚了大量的人才,比如唐朝。

詩在唐朝到達了鼎盛時期,才人輩出,但是讓人一下子就能與時代聯繫在一起的,一定是這兩個人。

李白是眾所周知的“詩仙”,彷彿天上的日月星辰、白雲飛鳥,飄逸浪漫;

杜甫是膾炙人口的“詩聖”,好像地上的山川溝壑、江海湖泊,沉鬱頓挫。

這一“仙”一“聖”卻有著迥然的個性。

李白,性格疏闊,為人狂放。

杜甫,憂國憂民,常含熱淚。

李白的心在天上,所以他的詩是: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杜甫的心在地上,所以他的詩是: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李白的詩歌時時充滿笑聲:他笑、友笑、小兒笑、老叟笑、明月笑、山河笑……世人多笑。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杜甫的詩歌處處都是眼淚:人哭、鬼哭、山河哭、花鳥哭、妻子哭、行人哭……眾生皆苦。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車兵行》

每每讀到杜甫,都會讓我想起艾青的一首詩: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就是杜甫的淚,是黎民、蒼生之淚。

曾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問題:

杜甫和李白,女孩想嫁誰?

縱然他們才情比天,也不得不說哪個都不適合嫁,一個是心裡眼裡都是自己的自戀狂,一個是心裡眼裡都是苦難和無奈的悲觀狂。

李白比杜甫大11歲,他們相遇時,李白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了,而杜甫都33歲了,還默默無聞。所以兩個人就像月亮追隨太陽一樣,聞一多就曾用太陽和月亮碰了頭稱讚兩人的相遇。

“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我們再逼緊我們的想象,譬如說,青天裡太陽和月亮碰了頭,那麼,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皇天的祥瑞。”

於是,我們從杜甫的詩中瞭解李白,李白的狂傲和才情都被杜甫寫進了詩裡。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飲中八仙歌》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贈李白》

在杜甫眼裡,世人不懂李白,但他明白李白的心,所以李白的故事與人生成為了他最好的素材。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寂寞書齋裡,終朝獨爾思。
——《冬日有懷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春日憶李白》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夢李白》其一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夢李白》其二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天末懷李白》

看看這些詩的名字,都不難想象,杜甫有多麼崇拜李白,他從李白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兩個不同的性格,兩段截然的命運,卻在似乎在前往一個終點。

在每一段故事中,兩個不同性情、不同氣質的藝術家相互吸引著,雙方都處於尋求突破的瓶頸期。他們都已有所成就,但還未確立自己的風格,也沒有哪一種關於真和美的觀念明確掌握著話語權。那時,一切皆有可能。

這是關於兩個傑出的靈魂相遇的故事。當最可貴的知音亦是自己最強勁的對手時,會發生什麼?

《競爭的藝術》探尋作為一個藝術家,一步步成就自己風格、發出自己聲音的道路——這幾乎總是伴隨著對他人期待的有意背離。

作者並不探討苦澀嫉妒和仇恨攻擊,而是試圖分析藝術界本來就脆弱易感的創作風格,在人際關係親疏影響下所產生的景仰、模仿、退讓,和願意“接受風格相互影響”的開放性,探尋被吸引和保有獨特性之間艱難的平衡。

李白的笑,杜甫的淚,每個時代都會有這樣的人

宋代文人新開闢的美的領地與傳統儒家思想之間的衝突與不協調就是他們焦慮的來源。這種不協調在本書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討論:比如歐陽修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收集碑石銘文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自己對古代書法的喜愛以及收集帶給自己的愉悅感,但這並不符合其儒家思想家的身份。

而歐陽修的後輩蘇軾王詵米芾等人在對古物的收藏與鑑賞中又遇到了新的問題:是否將藏品視為一種被佔有的“物”,令他們感到困擾。正是這樣的困惑與糾結推動他們嘗試接受新的審美方式,大膽創新新的文學形式,才有了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美的事物。

李白的笑,杜甫的淚,每個時代都會有這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