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本为取才的科举制度却饱受诟病?僵化的制度已无法为国选才

引言

短短五十六回的《儒林外史》,极具讽刺意味。作者以写实的手法,记叙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追逐功名利禄的丑态。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他们一生的梦想就是考取功名,进而入朝为官,而吴敬梓身为文人,著书之时却能跳出儒家思想的束缚,进而批判儒生,着实可贵。所以不仅仅是现代人喜爱《儒林外史》,在清朝时期也是很受欢迎。而本文所要分析的《范进中举》,就是此书的代表。

自隋唐时期正式实行科举制度选官时,便有无数的文人为之奋斗,故而也产生了许多可以作为小说素材的故事,《儒林外史》便以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为素材,跳出封建思想的束缚并批判了这一制度,其中的代表篇目便是《范进中举》了。

《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已然作为课外出现在了教材之中,主要讲的是一个屡次考试不中,终于中了举人的穷秀才的故事。作者通过对中举前后范进心里变化的描写,以及对范进身边的人对范进态度的变化,深刻而又尖锐的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科举制度。

众所周知,范进虽然中了举人,但是也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因为在突如其来的惊喜之下,他疯掉了。为什么考中了举人就会喜极而泣呢?这要看一下当时中举后的好处了。所谓举人,是在秀才之中脱颖而出的,成为了举人,也就等同于进入了国家体制之内,相当于如今的公务员。不过中举之后的待遇,比起公务员可是要好的多,不仅可以免除一切苛捐杂税,运气好的话,还能混个一官半职,怪不得范进会喜极而疯了。不过科举制度给予读书人的福利有多大,对他们思想的摧残就有多深。

《元史》中记载:"科举取士,国子学积分、膳学钱粮,儒人免役,悉依累朝旧制;学校官选有德行学问之人以充。"

为何本为取才的科举制度却饱受诟病?僵化的制度已无法为国选才

范进中举

科举制度的兴起

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萌芽开始出现,南朝南齐时期,对于"秀才科"的考试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参考学生的成绩被划分为了四等,分别是:上、中、下、不合格。其中只有前三等的考生有官职分配,末等考生无法做官。而梁武帝时期,曾设立"五经馆",参考的学生不论出身贵贱,一但合格便可以入朝为官。北朝时期的考试已经有了不同的科目类别,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中专人监考,严惩作弊行为,使科考开始向规范化迈进。

对于科举制度是否是在隋朝创立,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鉴别科举制度于其它选官制度的不同,主要有三点:一是参加科考的学员不看出身,不必引荐,所有读书人都可以报名;二是科举考试有规定的时间,定期开考;三是科举考试严格公正,不能徇私舞弊。可记载之中,隋朝的选官制度并不满足这三点,隋朝的参考人员还需要官员的推荐,科举开放时间也都是皇帝临时下诏,所以大部分史学家认为科举制度真正成型是在唐代。

唐代的科举不看出身,向所有的读书人开放,唐代科举称之为"省试",因为是由尚书省所负责的。唐太宗对于人才十分重视。所以他在位期间乐于学习,扩大学院规模,这样一来,接受教育的人多了,参加考试的考生自然也就随之增多。而且在唐朝,除了"文科举"之外,武则天在位时期,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武科举"考试。

《新唐书》中,对于武举考试有这样的记载:"其外,又有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

为何本为取才的科举制度却饱受诟病?僵化的制度已无法为国选才

唐代科举考试图

科举制度的改革

宋代依旧以科举选拔人才,在科举的科目设置上是以常科、制科和武举三种作为常设项目,基本沿袭了唐朝的设定。因为在宋代,相较于武官,皇帝更看重文官,所以对于选官的科举制度也是更为看中,虽然在设置的科目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在考试形式与考试内容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改变,而且宋代的科举在录取人数上,要远远多于唐代。

喜好看历史剧的读者,对于"连中三元"这个词汇定然不会陌生,所谓"三元",指的是解元、省元,和状元,这个制度也是自宋代产生的,自此之后,"连中三元"成为了历代考生的梦想。同时,在宋代"殿试"成为了科举制度的定制之一。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的最重要的改革称之为"誊录",即有专门的人员统一抄写考生的试卷后再由考官评判。唐代的"弥封"制度可以遮盖考生的姓名,而"誊录"制度则是使得考官自笔迹方面也无法辨认出考生,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宋代之所以对考试内容方面进行改革。是因为宋朝的官员并不赞同唐朝的以"诗赋"选官,宋朝的官员认为以诗赋取仕弊病太大,因为这样选取的官员大多只会舞文弄墨,并没有什么真才实用。所以诗赋取仕并没有沿用太久,便被废除了。改为了以王安石提出的《三经新义》作为考试内容,不过随着王安石的下台,这种考试内容也没能实行太久。所以宋朝科考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二者皆考,变化不定。

《宋史》中有记载:"帝尝谓王安石曰:'今谈经者人人殊,何以一道德?卿所著经,其以颁行,使学者归一。'八年,颁王安石《书》、《诗》、《周礼义》于学官,是名《三经新义》。"

为何本为取才的科举制度却饱受诟病?僵化的制度已无法为国选才

宋代科举考试图

科举制度的鼎盛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同样开设科举科举,并且他还规定,除了通过科举之外,没有其他入朝为官的途径。明朝还制定并公布了《科举成式》,规定了科举制度的成文法规,一直沿用到科举制度被废除为止。清朝的科举制度没有创新,大多直接采用的明朝旧有制度,一直延续了五百多年。

"童试",单看字面意思来说,是针对儿童的考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童"的意思,指的是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有很多的考生一直到白发苍苍,仍旧没有得到"童生"的名衔。而唯有得到了"童生"的名号,才能参加"院试","院试"通常在学院之中举行,学院在府、州有所开设。院试并不是一场考试,实际上它是"岁试"与"科试"的总称。所谓"岁试",指的是童生的入学考试,通过之后便有了我们现在最为熟悉的名号——"秀才",而"科试"则是对秀才的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进行下一级别的考试。

考核通过的秀才可以进行乡试,相较于之前的考试不同,乡试每三年才开放一次。这些考试之中,乡试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因为考过乡试成为举人后,便有了做官的资格了。举人若是再向上考,便要参加"会试了",不过会试的录取率极低,考过者可以获得"进士"的名衔,落榜者,虽然没有进士名号,但也有机会获得一些低级官职,领取国家俸禄。

明清时期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便是"殿试"了,殿试的题目不固定,往往是临时出题的,参加殿试的考生不会落选,只会分出名次,前三名为第一甲,其余的考生根据表现不同,会被分到二甲、三甲之中,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或直接成为翰林院学士。明清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

《清史稿》记载:"有清以科举为抡才大典,虽初制多沿明旧,而慎重科名,严防弊窦,立法之周,得人之盛,远轶前代。其间条例之损益,风会之变迁,系乎人才之盛衰,朝政之得失。述其大者,不可阙也。"

为何本为取才的科举制度却饱受诟病?僵化的制度已无法为国选才

明清科举步骤简图

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出来科举制度可谓是封建社会之中延续最久的制度之一了,可谓是利弊兼有。利处是,实行科举制度,面向全社会招收人才,有不少寒门子弟通过努力入朝为官,不仅仅提升了统治阶层整体的文化水平素质,也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维护封建政权。

同时科举制度将"读书"与"入朝为官"相连接,在社会上兴起了尊师重道、读书好学的良好风气,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由来。根据考试题目的不同,考生攻读方向也就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举制度也促进了社会文学的繁荣。

不过有利就有弊,科举制度的考题主要是由封建统治者所规定的,考生实则是为封建政权所服务。自王安石进行了改革,开始以经义取士之后,科举制度的积极性便日渐衰微了,封建社会晚期,封建统治者们为了维护即将瓦解的统治,采用束缚百姓思想的"八股文"作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的弊端已然远远大于了益处。

规范化的八股取士,如同清规戒律一般,牢牢束缚住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人们丧失了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八股取士名义上是科举选官,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培养封建王朝的傀儡。在一个封闭且受到专制统治的社会中,因为无法接受到新的思想,人们没有了实践能力,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由此看来《范进中举》之中,与其说范进是"喜极而疯",倒不如说他是被封建科举制度逼疯的,更合适一些。

参考书目:《元史》、《新唐书》、《宋史》、《清史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