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层会议释放的投资信号

本周五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算是为疫情以来的防疫工作和经济工作做了总结,也确定了今年政府的工作目标,这中间有很多信息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1、关于现阶段防疫情况的总结,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输入性压力依然很大,疫情防控将常态化。

推测整个上半年我们可能都要在带着口罩出门上街了,外围欧美国家的疫情防控短时间难以出现明显好转,输入性压力会持续,戴口罩出门这一行为慢慢我们也会习以为常。

2、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产业链回复面临挑战。

尽管自2018年以来,经济发展乏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不断挑起与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各国贸易战,提高关税壁垒,但是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布是不可否认的。中国、印度等地的棉纺织品要出口到欧美日韩,波音的大飞机供应商也在各个国家都有分布,亚太地区是德国工业机械的重要消费低,中国是美洲大豆的最大买家。经济全球化尽管会被个别国家以保护本国产业为名阻挠,但是大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但是这次疫情对于生产和消费都会产生大的改变,对于我们而言,最困难的主要存在与外贸领域,出口消费不足、订单断档会对外贸行业形成致命打击。

3、加大宏观经济对冲力度、有效扩大内需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21世纪前十年我们经常提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其实到今天这三家马车依然使用。目前的状况出口这架马车已经瘸了一条腿,2020年民间投资速度也会有所下降,这个时候政府最为经济的调控方,同时也是市场上最大的买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定会应运而生,来策动投资的加速。

刺激性财政政策会集中在两个方面:基建和汽车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是防控经济衰退的良好武器;汽车在整个产业链中涉及钢材、玻璃、塑料、化工等众多领域,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分支,叠加自2018年以来全球汽车产业进入衰退周期,汽车领域有望成为各国政策刺激的一个集中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领域的发达国家汽车制造的减税领域。

4、确保农业生产,转好生猪产能恢复。

年初有新闻报道猪仔的价格已经涨至2000元,随着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以及猪肉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长期昂贵的猪肉推升CPI,经济逻辑也会引入大量小养殖户进场和大养殖户扩大规模,2020年下半年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猪肉价格也会不断回落。

在标的领域分析三个方面:

股票方面

进场时机明显还是太早。上海医生张文宏主任的讲话有朴素但是实用的逻辑,欧美疫情好转之时,才是股票进场之日。目前从全球股市来看,政策底已经到了,各项政府救市政策都已出台,杠杆该爆的都爆了,流动性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疫情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才刚开始,要说股价开始反转,还是为时尚早,反复震荡、阴跌应该是接下来的主线。

商品方面

豆粕:豆粕价格演绎是明牌了,养猪产能的恢复是政府2020年工作的一个重点,作为饲料的重要原料,豆粕的需求一定会大大提升,今年豆粕的价格上涨是毋庸置疑的,操作上还是注意仓位控制,近一周上涨的幅度接近10%,短期内调整的概率比较大。

棉花和橡胶:这两个品种基本上是一个逻辑,现在的价格都已经脱离了基本面,尤其是棉花已经低于种植成本,这种现象是不正常。但是要说后面的上涨预期有多强,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棉花方面主要还是要看,从4月份开始的,新疆棉花、美棉、印度棉花的种植面积啊,如果估计的话,以目前这个棉花价格和疫情情况来看,大概率是会下降的。如此的话,随着下半年疫情的解除、财政扩张政策的效应显现,有望在下半年和21年初迎来一波行情。至于橡胶,还是要看汽车产业的刺激政策效果如何,极有可能刺激效果难以对抗本身汽车周期的衰退,那么橡胶的利润就只有超跌反弹的一小波利润,并且操作上极度不好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