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觀察丨如何看韓國國會選舉形勢?這5點很重要

海外觀察丨如何看韓國國會選舉形勢?這5點很重要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本文共1717字,閱讀需3分鐘


海外觀察丨如何看韓國國會選舉形勢?這5點很重要

4月15日,韓國將迎來第21屆國會議員選舉。這是韓國上半年最重要的政治議程,選舉結果將影響韓國未來一段時期的內政外交走向。目前,韓國政壇通過黨派間的重組合並已形成“五黨相爭、兩強爭霸”的局面。尤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選舉是前總統朴槿惠遭到彈劾後朝野兩大陣營的第三次較量,雙方都聲稱要“秉持正義”“審判”對方,朝野圍繞選舉的爭鬥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對於文在寅政府及其所屬的執政黨而言,此次選舉至關重要。選舉一旦失利,文在寅政府的“施展空間”會被大大壓縮,其後續推進的各項政策和改革措施均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在佈局下一屆總統選舉方面更將處於不利局面。

結合當前韓國內形勢、各黨派及候選人遊說情況以及選民的支持傾向等綜合情況來分析,以下五方面因素將對未來20天后舉行的選舉產生重要影響。

第一,對於“兩強”(執政黨與最大保守黨)而言,能否爭取到更多中立層的支持和選票,將是獲得選舉勝利的關鍵。根據韓國兩大民意調查機構“Hankook Research”和“蓋洛普韓國”兩年來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在韓國全部選民中,支持保守陣營的約為25%,支持進步陣營的約為30%,其餘40-45%為中立層。因而對於代表進步陣營的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與代表保守陣營的最大保守黨(未來統合黨)而言,儘量更多地爭取中立層的選票至關重要。當前,兩大陣營的候選人主要針對中立層進行積極的遊說活動便是此緣故。

第二,政府能否在選舉之前,將新冠疫情傳染風險降低到最低點,消除疫情帶給民眾的不安和焦慮情緒。目前,韓國的新冠疫情雖然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政府的防控壓力依然沒有減輕,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由於政府沒有采取限制全民流動、網上辦公、輪流值班、交通限流等措施,以及民眾的防控意識不強等原因,聚集性感染風險依然較高。二是由於近期有不少韓國人從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迴流,造成了外部輸入性風險的上升。三是存量病例仍有5千多例,要儘量讓更多的確診患者治癒出院,並儘可能減少死亡病例。四是向民眾持續提供口罩、消毒液等充足的防疫物資。如果選舉之前疫情風險降不下來,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勢必會加重,對選舉結果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海外觀察丨如何看韓國國會選舉形勢?這5點很重要

圖片說明:3月3日,韓國首爾市民在街頭排隊購買口罩。(來源: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第三,政府為應對疫情影響而出臺的“保民生、促經濟”的各項政策措施能否及時落實到位並獲得民眾的認可。由於疫情影響,韓國經濟遭受了巨大沖擊,尤其對中小企業、個體戶、弱勢群體而言衝擊更大。韓國政府認為疫情對韓經濟的衝擊要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嚴重,為統籌管理和制定相關救助政策和措施,已成立由總統直接領銜指揮的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特別機構——“非常經濟會議”。為緩解疫情對各類經濟的衝擊,韓政府擬追加100萬億韓元(約5700億人民幣)的資金補助,並出臺了一系列保障百姓民生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如能及時落實到位,並能夠贏得民眾的理解與支持,將對選舉結果產生積極影響。

第四,“曹國事件”的陰影依然存在,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心理沒有徹底消除。去年,由於文在寅政府不顧民眾的質疑和反對而堅持任命資格有瑕疵的曹國為法務部長,引起了韓民眾的強烈不滿。民眾認為,政府的做法違背了公平公正,是對韓國價值觀的挑戰和褻瀆。最終曹國在輿論的壓力下辭職。韓媒體稱“曹國事件”堪比朴槿惠執政時期的“閨蜜門事件”,給韓民眾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政府的公信力大大降低。

海外觀察丨如何看韓國國會選舉形勢?這5點很重要

圖片說明:韓國前法務部長曹國。(來源:新華社/法新社)

第五,外部因素的發酵和影響。近期,美國股市連續熔斷,對韓國股市及金融市場也造成了巨大沖擊,韓國綜合指數一天內曾暴跌8.39%,刷新了近十年來的韓股暴跌記錄。尤其是歐洲多國疫情的集中爆發,以及美國疫情發展走向不明朗等原因,更是加重了民眾的不安和焦慮情緒。

此外,在選舉進行之前,朝鮮因素也會對選民心理產生重要影響。如果朝鮮做出刺激韓國的挑釁性舉動,對於極力改善南北關係、積極推動南北合作交流合作的文在寅政府而言,將極為不利。近期朝美間的互動如能夠帶來實際效果,對文政府而言將是利好消息。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精彩推薦

海外觀察丨如何看韓國國會選舉形勢?這5點很重要

海外觀察丨如何看韓國國會選舉形勢?這5點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