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农村秸秆量大,没法综合利用,又不让焚烧,怎么破解

坐标:黑龙江,饶河。

春天到了,农民种地的事提到了日程。去年秋收后,地里留下了大量的秸秆。北方秸秆量大的是玉米和水稻。大豆田秸秆量相对少一些,农民费点劲儿处理一下,粉碎后翻埋在地里,还能种下去。种完后镇压两遍,如果在下点雨基本就没什么问题。如果赶上天旱,缺不缺苗就凭命由天了。

对于像玉米水稻这样秸杆量大的作物,直接还田弊病大得出奇。不但土壤透风出不齐苗,病虫害也非常严重。秸秆腐烂烧苗还吸收土壤里的氮,造成氮肥流失。秸秆量大,种地也困难。现有的耕种机械不适应含有大量秸秆的土地,堵犁,推堆,也造成缺苗断空。如果是水稻,还有一个漂秧的问题。

以前农民都是一烧了之,省事,又增加了土壤钾肥含量。今年不行了,各地都下了禁烧令。黑龙江省更加严厉,连窗口期都没留。

打包吧,成本太高。种地本来就不挣什么钱,再加上这么一折腾,农民更是雪上加霜。更何况打包机械少,土地面积大,一时半会干不完。再说还得往出运吧,放在哪都是个问题。

目前地里的雪刚刚化净。秸秆湿,地里也泥泞,根本不适合机器作业。等到地干了,种地的时间也快到了。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无解的。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得实行

旱田

修耕制度。

对玉米和水稻这样秸秆量大的农作物,实行休耕管理。秋收后或第二年春天,把秸秆深翻到地里,当年休耕一年。秸秆一年基本腐化完毕。第二年可种豆类,第三年可种玉米或其作物。实际上是种两年休一年。

休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前些年国家就对水田实行了休耕制度。水田休耕,每年每亩补助500元。有的是三年休耕期,有的是一年。

旱田休耕比水田更好操作,国家补助用不多少。以饶河县为例,玉米田之后一般种大豆。大豆每亩补助255元,加上打包运输的国家补助,合计起来也有300多元。如果国家再补助点,350元到400元的价位,农民是很愿意休耕的。如果国家把购买打包机的补助转到地里,国家根本不用再拿一分钱。这样。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用不着每年下大力气严防死守防止农民烧秸秆,又增加了地力,农民举双手欢迎。#春耕进行时#

<code>
<code>


#春耕进行时#

<code>
<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