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河農村秸稈量大,沒法綜合利用,又不讓焚燒,怎麼破解

座標:黑龍江,饒河。

春天到了,農民種地的事提到了日程。去年秋收後,地裡留下了大量的秸稈。北方秸稈量大的是玉米和水稻。大豆田秸稈量相對少一些,農民費點勁兒處理一下,粉碎後翻埋在地裡,還能種下去。種完後鎮壓兩遍,如果在下點雨基本就沒什麼問題。如果趕上天旱,缺不缺苗就憑命由天了。

對於像玉米水稻這樣秸杆量大的作物,直接還田弊病大得出奇。不但土壤透風出不齊苗,病蟲害也非常嚴重。秸稈腐爛燒苗還吸收土壤裡的氮,造成氮肥流失。秸稈量大,種地也困難。現有的耕種機械不適應含有大量秸稈的土地,堵犁,推堆,也造成缺苗斷空。如果是水稻,還有一個漂秧的問題。

以前農民都是一燒了之,省事,又增加了土壤鉀肥含量。今年不行了,各地都下了禁燒令。黑龍江省更加嚴厲,連窗口期都沒留。

打包吧,成本太高。種地本來就不掙什麼錢,再加上這麼一折騰,農民更是雪上加霜。更何況打包機械少,土地面積大,一時半會幹不完。再說還得往出運吧,放在哪都是個問題。

目前地裡的雪剛剛化淨。秸稈溼,地裡也泥濘,根本不適合機器作業。等到地幹了,種地的時間也快到了。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無解的。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得實行

旱田

修耕制度。

對玉米和水稻這樣秸稈量大的農作物,實行休耕管理。秋收後或第二年春天,把秸稈深翻到地裡,當年休耕一年。秸稈一年基本腐化完畢。第二年可種豆類,第三年可種玉米或其作物。實際上是種兩年休一年。

休耕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前些年國家就對水田實行了休耕制度。水田休耕,每年每畝補助500元。有的是三年休耕期,有的是一年。

旱田休耕比水田更好操作,國家補助用不多少。以饒河縣為例,玉米田之後一般種大豆。大豆每畝補助255元,加上打包運輸的國家補助,合計起來也有300多元。如果國家再補助點,350元到400元的價位,農民是很願意休耕的。如果國家把購買打包機的補助轉到地裡,國家根本不用再拿一分錢。這樣。既解決了秸稈處理問題,用不著每年下大力氣嚴防死守防止農民燒秸稈,又增加了地力,農民舉雙手歡迎。#春耕進行時#

<code>
<code>


#春耕進行時#

<code>
<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