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笔下的“佛系”诗歌,你读过哪些呢?

古代诗人笔下的“佛系”诗歌,你读过哪些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此为游破山寺后院而作。为寺中深静处,故首二句点题 外,以下六句,愈转愈静。三四句在诗律亦可不作对语。由 幽径至禅房深处,惟有鸟声潭影耳。鸟多山栖,而写鸟性用 一“悦”字;水令人远,而写人心用一“空”字。名句遂传千 古。末句惟闻钟磬,所谓静中之动,弥见其静也。

破山寺即常熟兴福寺,米襄阳所书诗碣,尚在禅堂,“照 高林”作“明高林”。此诗“悦”字“空”字,其平仄不用谐 律,则作“明”字为佳。余两游此寺,在空心亭凭阑小憩,山 容鸟语,不异当年。洵千载名蓝也。

古代诗人笔下的“佛系”诗歌,你读过哪些呢?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此诗前半首,质言之,惟蜀僧为弹琴一语耳。学作诗者, 仅此一语,欲化作四句好诗,几不知从何下笔。试观其起句,言蜀僧抱古琴,自峨眉而下,已有“入门下马气如虹”之概。 紧接三四句,如河出龙门,一泻千里。以松涛喻琴声之清越, 以万壑松喻琴声之宏远,句法动荡有势。五句言琴之高妙,闻 者如流水洗心,乃赋听琴之正面。六句以霜钟喻琴,同此清 回,不以俗物为譬,乃赋听琴之尾声。收句听琴心醉,不觉山暮云深,如闻韶忘肉味矣。

古代诗人笔下的“佛系”诗歌,你读过哪些呢?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前录李杜诗,有磊落英多之气。以下录王孟诗,皆清微淡远之音。天风海涛,一变而为吹花嚼蕊。作诗者心境不同,诗 格随之而异,各臻其妙也。此诗写赴寺道中山景,在题前盘 绕。先言行云峰数里,尚未到寺。三四句言此数里中,古木夹道,寂无人迹,惟闻钟声出林霭间,而不知闻根在何处,有天际清都之想。

与常建之“惟闻钟磬音”,同一静趣。五句言山 泉遇危石阻之,乃吞吐盘薄而下,以“咽”字状之。六句言烈 日当空,而万松浓荫,但觉清凉,以“冷”字状之。非特善写物状,兼写山中闻见,清绝尘寰。末句归到山寺,言龙归潭静,见禅理高深也。常建过破山寺,咏寺中静趣,此咏寺外幽景,皆不从本寺落笔。游山寺者,可知所着想矣。

古代诗人笔下的“佛系”诗歌,你读过哪些呢?

题僧房

王昌龄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次句苔藓入房,写禅室之人稀地寂,已迥殊尘境。三四句 有“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之意。凡良友存临,相喻以意,不 在言词形迹之间,况与高僧晤对,默契于无言之表,但闻空际妙香,如雨天花于丈室。唐人山寺诗多言静境,此诗尤得静中之趣。

古代诗人笔下的“佛系”诗歌,你读过哪些呢?

题竹林寺

朱 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尘寰营扰,倏忽中觉岁急于梭。山寺清幽,寂静中便日长 如岁。此二句理想颇高。竹林胜地,诚可留恋,惜浮生碌碌, 再来能有几回。凡览胜登临者,每有此想。但人生万事当前, 少焉视之,已化为古,宁独竹林往迹为可惜耶?

古代诗人笔下的“佛系”诗歌,你读过哪些呢?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诗言上人兰若所在,托地既高,境复幽静。首句言寂寂禅 房,但见僧衣挂壁。状室中之静也。次句言窗外足音不到,时 有溪鸟飞鸣,等忘机之鸥鹭。状室外之静也。后二句言黄昏出 寺,将下半山,仰望兰若,已暮云回合,惟远听钟声,出翠微深处。状寺之高也。凡涉胜境者,身在其中,若与之相忘,及 回首名山,如玉井樊桐之在上界。李白《下终南山》诗:却顾 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与此诗同意。

古代诗人笔下的“佛系”诗歌,你读过哪些呢?

登宝意上方

韦应物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

诸僧近住不相识,坐听微钟忆往年。

凡赋山寺者,每喜咏钟声,以表其幽逸之趣。设想在万山中深藏萧寺,下方过客,闻钟声出云际,令人悠然有高世之 想。常建诗“惟闻钟磬音”,王维诗“深山何处钟”,皆藉闻 钟以传其幽韵也。此诗首句,言宝意上方之高。二句言登高所 见,闾阎扑地,烟树万家,映如带之晴川,全归一览。首句点 题,次句写景。后二句乃言往年远听微钟,意谓必有招提胜境 在翠微间,今见诸僧,始知所居不远,觉相访恨晚也。

古代诗人笔下的“佛系”诗歌,你读过哪些呢?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诗仅平写寺中所见,而吐属蕴藉,写景能得其全神。首二句言闻钟声而寻精舍,泊舟山下,循小径前行,松林度尽,方到寺门。在寺中登眺,霁色初开,湿云未敛,西南数峰,已从 云隙参差而出,苍润欲滴。诵此诗如展秋山晚霁图,所谓“欲霁山如新染画”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