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文|十三姐

最近有很多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在幸災樂禍:“報復式離婚來咯。”

並展開無限意淫:這個飈高的離婚數量一定是因為疫情期間兩口子在家裡看透了對方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

毋庸置疑有很多夫妻在長期缺乏距離感的情況下確實容易有矛盾,不過這應該不是離婚的主導性因素。

過去十多年裡沒有疫情不需要隔離,離婚率也一直在升高。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最近幾年更是離婚大潮。2019年的數據:全國結婚947.1萬對,離婚415.4萬對,幾乎2:1了。

新冠病毒雖然可惡,但它表示並不想背上這個毀滅愛情的鍋。今年比較特殊,才剛啟動就已經三月,2020離婚率到底能不能超過2019還是一個謎......

為了把報復式離婚描繪得更妖魔,有人恐慌地說:離婚預約排不上隊了,得排到4月下旬。

我覺得這樣說極不負責任,也不科學。

前幾個月積攢下來的待離婚夫妻,當然現在要趕緊去辦。再不離,萬一重新相愛了咋辦?人家不要面子的啊?

如果真要這麼統計,你還得把那些疫情之前本來覺得過不下去、經過了一個多月宅家居然處出感情來的那一類也統計進去。

再把思想放得開闊一些,還有些瀕臨劈腿的,宅了一個多月之後,劈腿對象長啥樣都忘了,踏踏實實迴歸家庭,婚姻得到了挽救。

所以,要離的還是那幫人,不離的還是不離。像十三姐夫前陣子說什麼“疫情過後離婚率有望大幅降低”更是無稽之談,離婚率既不會大降,也不會猛增,有些妖魔化的想象純屬扯淡。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本著科學素養和專業精神,我親自體驗了一遍預約離婚全流程。

上海離婚率一直穩居全國前十名,僅次於黑龍江天津吉林遼寧和重慶,去年10萬對結婚,離婚的超過5萬對,是一個熱衷離婚的大都市。

那麼我就體驗一下目前上海這個“離婚型城市”目前的離婚預約狀況。

首先進入那個“婚姻登記”界面,就彷彿有一種置身高考的神聖感了——面前擺著一道選擇題。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就像人生的分叉路一樣,無論你選哪一個,接下去的人生都會不同,並且無法預測。

選A,恭喜您脫單了。

選B,恭喜您單身了。

可喜的是它也給了人們一次及時止損的機會,所以D這個選項是珍貴的。

先試試離婚預約。填完雙方信息之後,就進入預約日期的界面——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可以看到,並不用排隊等到4月下旬。我是3月18日預約的,立即就約到3月19日,都來不及買新衣服洗頭化妝就可以直接去離婚了。

而且還能選時間段。如果選早上第一波,就有機會成為當天撞頭鐘的那對幸運兒。

另外我一向覺得脫離了結婚率空談離婚率就是耍流氓。

所以我也同樣要體驗一下結婚預約,看看其狀態是否正常。

同樣輕鬆預約到了第二天的結婚登記。時間段也很充裕,也可以撞頭鍾。

魔幻一點操作的話,我可以早上9點到達,先辦離婚,緊接著馬不停蹄換個窗口再辦結婚,9:30之前就能完成兩件人生大事,單選題變成多選題,犯錯的幾率減半/或翻倍提高。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然而,經過這次的親身體驗,我發現了更大的一道思考題,就算你選擇題能做對,這道送命題也不一定能得分。

這裡有一個比較嚴重的bug:離婚預約時,最下面一欄需要填寫“離婚原因”,而結婚預約時,卻不需要填寫“結婚原因”——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這個漏洞雖然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卻是人文關懷中的一大失誤,也是防微杜漸工作態度的一個敗筆。

“離婚原因”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沒原因誰會離婚?寫不寫都是離,反而這個“結婚原因”卻是個重要環節。

結婚時讓小兩口冷靜下來,每人一個房間,發一本田字格作文本,寫《想和TA結婚的100個理由》,字數不低於3000字,不能寫成詩歌。

設想一下,準備結婚的姑娘拿起筆,想來想去沒啥理由,對方以前的優點現在也沒了,更別說結婚以後了,越想越氣,發現他好像還沒我前男友好呢,於是不想結婚了。

比起“離婚冷靜期”,我們更需要的是“結婚冷靜期”,對不對?

有人會說:你這不是阻撓人家結婚嗎?結婚率豈不是降低了?

對不起,這不是降低結婚率,這是在降低離婚率啊,朋友們!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沒有結婚就不會離婚。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其次,結婚的時候寫過“結婚原因”,這就如同搞了個區塊鏈。

以後離婚的時候來到民政局,工作人員先拿出當年他倆寫過的“結婚原因”朗讀一遍,他們冷靜聆聽,當年寫的那些結婚原因你們忘了嗎?更可怕的是你會驚訝地發現:離婚原因怎麼和當初的結婚原因一毛一樣?......

兩口子聽完,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內心產生自責愧疚,算了,這婚先不離了。

所以說,降低離婚率不應是馬後炮,鼓勵“理性結婚”才是正道。

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應妥善運用“理性結婚”勸誡手法,比如分別關進小房間,向二位灌輸婚後可能出現的各種一地雞毛。

不要像神父那樣:“無論富貴貧窮,健康疾病,順境逆境,你能不離不棄終身不離開直到永遠嗎”,而是要像大姐那樣:“無論他會不會帶娃陪讀檢查作業,無論他是不是整天加班還要出差,無論他能不能做家務洗衣服並忘掉一切紀念日,你都不離不棄直到永遠嗎”。

試試看,離婚率一定降低,一是因為衝動結婚的人少了,而是因為已有心理準備了,一切失望都是正常,一切不失望都是驚喜。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當然,“理性離婚”更是重中之重。

我一直認為離婚這件事上,主導方以女性居多。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和平離婚都是因為女的想離。

這到底是為啥?因為女人作?要求高?不喜歡群居?

既然女的更有可能想離婚,那麼如何讓男人明白女人想離婚的理由,從而規避這個風險呢?

我覺得離婚登記流程也改一下,不需要什麼“離婚冷靜期”,應該把他倆關進小房間,在工作人員監督下共同觀看幾部電影——

先看《革命之路》,再看《婚姻故事》,有精力的附加一部《82年生的金智英》。

這幾部電影主要講了兩件事:

1. 雖然女人可以為愛犧牲一切,但不能為泯滅內心的希望而破罐子破摔,男人的自私和他本身是融為一體的,千萬不要回避和不承認;

2. 大部分女人並不是“要麼給我愛要麼給我錢要麼給我滾”,她們更需要的是平等與關注,換句話說,可以沒什麼愛和錢,就算你倆是好哥們,也一樣能過得風生水起,但你要是不尊重她、貶低輕賤她、你就真得滾了。

看完之後,男人如果不痛哭流涕地挽留,那麼就離;但凡有一點愧疚感了,女方應該再給一次機會(當然,原則性錯誤導致離婚除外)。

如果男人懺悔了,女人還不諒解,那怎麼辦呢?拉到另一個小房間,一人一本《了不起的中年婦女》,看完後工作人員問“有啥想法”,他倆起身笑笑:對不起,我們先回家做完晚飯檢查默寫並上傳作業之後再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離婚登記處的工作人員,有了精神科專家般的成就感。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綜上所述,首先報復式離婚蓋棺定論並不科學,其次通過實測我發現婚姻登記是門學問,好好利用可以防患於未然。

最後還是要對鐵了心想離婚的人說:離婚並不可怕,在對方心底保留最後一絲溫暖也是一種美好的相處模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還要對一直在衝動卻始終沒有離的人說:婚姻也不可怕,連疫情都熬過來了,你倆還有啥熬不過去的?回家把上下鋪再加固一下,這輩子都不會塌。

報復式離婚來了?也許只是姿勢不對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全媒體閱讀量破千萬的中年婦女代言人格十三,用詼諧犀利的文筆,描繪出一幅幅中年女性的自強與韌勁,引發無數共鳴與代入感。

從女性內心世界的百轉千回,到夫妻婚姻中的嬉笑怒罵,再到家庭教育中的喜怒哀樂,作者寫下的不僅是自己的成長,也是同時代中年女性的共同認知。是吐槽,也是自嘲;是埋怨,也是自勉。笑過之後,坦然面對生活,見識到中年的妙趣,擁有了不起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