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中國2月份失業率激增到6.2%,約4500萬人失業

近日,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張毅稱: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

這個數據比2019年全年平均失業率(3.62%)激增71%。

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企業停工停產較多,亦有不少企業破產,導致用工需求減少。其中,文體娛樂、餐飲住宿、商品批發等服務業行業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農民工由於都是臨時就業,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

中國約有7億左右的勞動人口,按照6.2%的失業率,約有4500萬人失去工作,他們的生活亦遭遇了很大的困難,因為有相當一部分人揹負各種貸款,急需繳納,而另一部分人則承擔著孩子教育、家庭日常、老人養老等必須的開支費用。

儘管隨著3月份全國復工復產,經濟有一定程度的復甦,失業率有所下降,但全球疫情的爆發,世界貿易需求銳減,中國外貿企業遭受了很大沖擊,進而引發其企業員工失業,目前這種情勢還在進一步升級。

新冠病毒引發的失業率激增,對我國的失業救濟方案提出了拷問,而現在的失業救濟政策也存在著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第一:失業救濟金額太少,在北上廣深一線等高消費城市,失業救濟金額不超過2000元,根本是杯水車薪;而對照人均GDP/失業救濟金額的國際標準,失業救濟金額應該至少提高到2800元以上。

第二:針對獲得國家疫情專項貸款,稅費減免的企業,沒有嚴格的“保就業”監督;企業既然獲得了國家的優惠,就需要保證就業人數不少於春節前的90-95%,不能只救企業,不救員工。

第三:我國對失業救濟相關的政策、流程平常宣傳的太少: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申請,去哪兒申請失業救濟,更有很多人不知道有失業救濟一說,失業救濟的資格和發放程序,也是門檻太高,時間冗長。而對於沒有參加社保的自由職業者,如何救助,個人目前還沒看到相關的信息。


疫情導致中國2月份失業率激增到6.2%,約4500萬人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