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隱藏的祕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夜晚天空中的月亮,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熟悉。月亮在我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

,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其表面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

而月亮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時間也是用月亮圍繞地球一個循環為一個自然月,地球的潮汐也離不開月亮的引力,但是在我們熟悉的背後,其實月亮還隱藏著很多秘密,一直讓人爭論不已。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那麼月亮都有哪些讓人匪夷所思的巧合呢?

一、詭異的數字  

月球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38萬公里。太陽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1億5千萬公里。兩兩相除,我們得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遠。太陽直徑約為138萬公里,月球直徑約為三千四百多公里,兩兩相除,太陽直徑約為月球的395倍大。距離和體積都接近395倍,多麼巧合的數字,就使得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看上去具有一樣的大小,這在太陽系中的8顆行星和已知的166顆衛星中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同時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而月亮環繞地球一個完整週期也是接近30天。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二、形狀不規則

早在18世紀末,法國數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就注意到,月球自轉時會發生“顫抖”。後來研究發現謎團在於月球太扁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太空探測器發現,處於月球與地球地心連線上的月球半徑被拉長,也就是說,如果沿赤道把月球分成兩半,截面不是正圓,而是像橄欖球一樣的橢圓,而“球尖”指向地球,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是一個圓形。

參照月球的自轉週期,赤道直徑與兩極直徑的長度差異比理想值大了一些。但迄今無人能就月球當前形狀的成因給出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釋。

三、質量不均勻

月球面對地球一面在物質構成及外貌方面與背對地球一面差異很大:前者地殼比另一面地殼薄許多,並擁有由玄武岩構成的廣闊平原,這些平原被稱為月海,這是很久以前月球表面火山噴發的結果。背對地球的一面地殼厚很多,有更多隕石坑,幾乎沒有月海。

月海中密度較高的玄武岩使月球的質量中心不在幾何中心,偏離了約1.6千米。但是,遷移的發生過程尚不清楚。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四、奇怪的同步

在地球上看月亮,我們永遠只能看到相同的景色,因為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卻無法直接看到月亮的背面。它的背面直到太空船上去拍照後,人類才能窺視容顏。以前天文學家認為月球背面應和正面差不多, 也有很多隕石坑和熔岩海。但是,太空船照片卻顯示大為不同,月球背面竟然相當崎嶇不平,絕大多數是小隕石坑和山脈,只有很少的熔岩海。此種差異性,科學家 無法想出解答,照理論言,月球是太空中自然星體,不管哪一面受到太空中的隕石撞擊的幾率應該相同,怎會有內外之分呢?

形成這個奇怪的結果是因為月球公轉和自轉的週期是一樣的,月球地繞著地球運行,需要27.3天才能完成一圈。與此同時還繞著自己的軸旋轉。自轉也需要27.3天才能完成。月球每繞地球轉一圈就會自轉一次,所以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五、作為衛星月亮太大了  

行星擁有衛星,這是自然現象,但是地球卻擁有一個大得“不自然”的衛星:月球,也就是說做為一個衛星,月球的體積和其行星地球相比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來看看下列數據:衛星月球直徑是地球的27%;火星最大的衛星直徑是火星的0.34%;木星最大的衛星直徑是木星的3.5%;土星最大的衛星直徑是土星的3.75%,對比看來月球的體積太大了,感覺有點大的不自然。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六、月球是中空的?

1969年美國用阿波羅12號的太空人用登月艙的上升段撞擊了月球表面,隨即發生了月震。月球〝搖晃〞了55分鐘以上。震動由小逐漸變大,至強度最大用了約8分鐘,然後振幅彷佛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這個過程用了約一個小時,而且〝餘音嫋嫋〞,經久不絕。

地震研究所的負責人莫里斯‧雲克在電視新聞節目中說:〝要直觀地描述一下這種震動的話,就像敲響了教堂的大鐘。震波只是從震中向月球表層四周傳播,而沒有向月球內部傳播,就像在一個完全中空的金屬球體上發生的。〞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關於月球的各種猜測一直在人們之間流傳,其實不光現在的人對月亮充滿奇,在我國古代,已經有很多關於月亮的離奇記載了。

一、自稱建造修理月亮的人

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呎》記載:大和中,鄭仁本表弟,不記姓名,償與一王秀才遊嵩山,捫蘿越澗,境極幽後,遂迷歸路。將暮,不知所之。徙倚間,忽覺叢中鼾睡聲,披榛窺之,見一人布衣,甚潔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徑,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舉首略視,不應,復寢。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顧曰:"來此。″二人因就之,且問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彰,日爍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因開幞,有斤鑿數事,玉屑飯兩裹,授與二人曰:"分食此。雖不足長生,可一生無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徑:"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見。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翻譯過來就是:唐朝大和年間,鄭仁本他表弟和王秀才漫遊中嶽嵩山,當時河南境內的嵩山植被茂盛,倆哥們兒挑蘿越澗,迷失於幽深的谷地。這時候天色將晚,兩人正在轉悠時,看見有人一身潔白,於草叢中鼾睡,於是上前問路,反覆幾次那人均不理睬。再三呼之,那人才起身說:過來吧。二人過去,也問他從哪裡來。他說:"你們知道月亮是由七種珍寶合成的嗎?月亮的造型好像一個彈丸,上面明亮的地方,是太陽照到月亮的凸處而顯現的。曾經有八萬二千戶修造月亮,我就是其中一戶!″說著,那混身潔白的人打開包裹,裡面有鑿子、斧頭什麼的;又有玉屑飯,贈送給那迷路的二人:"你們吃了它,雖然不能保證長生不老,但也可以一生不得疾病。″說罷,給二人指了出山之路,隨即消失不見了。

古代就已經知道月亮無光,靠太陽反光發出亮光;而且知道月亮表面是高低不平的。還聲稱月亮是認為建造的。

寫那位異人的衣作強調了一句"衣甚白",就是說不是一般的白,像不像要反射宇宙射線的宇航服?還有玉屑飯,不同於一般紀錄神怪的小說,一般的俗套一定說神仙給了某某仙藥,金丹之類,而我們這位異人給兩位目擊者的是一種飯,很像是太空食品,再有就是認為月球是製造出來的,這個觀點可以說非常大膽了,還說月球是七寶做成,應該是指是合金或複合材料,編造這個故事的人腦洞得有多大?

月亮距離地球的距離每年遠3.8釐米,很多年前是不是曾經近到有人能互通往來?當然這只是想想而已,畢竟近到那個程度,潮汐威力就能把人撕碎。

二、改變軌跡的月亮

而宋金時期,《金史·天文志》中記載了一條更驚人的資料,其文如下:“太宗天會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意思是說:金太宗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離了運行軌道,向南行去,不一會,又回到它原來的軌道上。這條記載十分重要,因為它不同於其他的野史傳說,竟然堂堂正正出現在國家正史當中。

月亮那天到底去哪兒了?為什麼觀測的人突然看不見月亮了?那一天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可惜年代久遠,記載粗略,讓我們無法去過多研究。

除此之外,古代中國典籍中還有些讓人越想越神奇的記載,我也列出來給大家看看。

1、宛渠之民

東晉志怪小說《拾遺記》記載,“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衫開之時,瞭如親睹”。

秦始皇曾見到宛渠之民,他們乘坐螺旋舟,舟的形狀像海螺,而且能沉入水底航行,水浸不入,航速很快,有點類似現代的潛艇。這些宛渠人身長十丈,穿著鳥獸毛做的衣服。雙方談及遠古開天闢地時候的事情,宛渠人描述得非常詳細,就像親眼見到一樣。他們還掌握著驚人的高效能源,若用於夜間照明,只需“狀如粟”的一粒,便能“輝映一堂”。倘丟於小河溪之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里”。這些“宛渠之民”究竟是何許人?秦始皇認為:“此神人也”。
看這一段記述,像不像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他們很早就來到地球並安下基地,稱為宛渠國,對地球進行科學考察。這群外星人用“形似螺”的“淪波舟”作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水陸兩用,日行萬里。這些人“兩目如電,耳出於項間,顏如童稚”。他們注意觀察人類世界,一有新的動向,哪怕“去10萬里”也要“奔而往視之”。他們對洪荒時代的地球“瞭如親睹”,對“少典之子採首山之銅,鑄為大鼎”之類事情甚為關心,曾趕到現場考察,結果看見“三鼎已成”。他們對中國當時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生產的重大成果,也都一一“走而往視”。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2.火星來人

東晉幹寶的《搜神記》中,還記載了一段:孫休永安三年二月,有一異兒,長四尺餘,年可六七歲,衣青衣,忽來從群兒戲。諸兒莫之識也,皆問曰:“爾誰家小兒,今日忽來?”答曰:“見爾群戲樂,故來耳!”詳而視之,眼有光芒,爚爚外射。諸兒畏之重問其故。兒乃答曰:“爾恐我乎?我非人也,乃熒惑星也,將有以告爾。三公歸於司馬。”諸兒大驚,或走告大人,大人馳往觀之。兒曰:“舍爾去乎!”聳身而躍,即以化矣。仰而視之,若曳一疋練以登天。大人來者,猶及見焉。飄飄漸高,有頃而沒。時吳政峻急,莫敢宣也。後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廢,二十一年而吳平:是歸於司馬也。

翻譯過來意思是在三國時期的吳國,一群玩耍的小孩子中出現一個長相怪異的孩子,他身高4尺,身穿藍衣,兩眼閃著銳利的光芒。

孩子們因從來沒有見過他,紛紛圍上來問長問短。藍衣孩子說:“我不是地球的人,而是一個火星人。看你們玩得開心,所以下來看看你們。”還說:“三國鼎立的局面不會太長久,將來天下要歸司馬氏。”孩子們聽到了這一消息都嚇壞了,一個孩子飛快地去報告大人。當大人趕來時,火星人說聲“再見”,立即縮身跳到空中。大家抬頭看時,只見一塊白色的絹布拖著長長的帶子,正疾速地向高空飛去。當時誰也不敢將此事張揚出去。此後過了4年,蜀亡。又過了17年,吳國也滅亡了。三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結束,由司馬氏統一了中國。這正應了火星人的預言。

古人真的曾經見過一些異於地球人的人?不由讓人心馳神往。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3,、唐宮仙槎

唐代的《洞天集》中亦記載:“嚴遵仙槎,唐置之於麟德殿,長五十餘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蠹。李德裕截細枝尺餘,刻為道像,往往飛去復來。廣明以來失之,槎亦飛去。”

翻譯過來就是在中國的漢代曾經留下一條仙槎,傳到唐朝的時候置於大殿中。這艘槎有五十多尺長,敲擊有金屬之聲,歷經幾百年的歲月而沒有損壞。唐武宗時李丞相從槎身上截下一段細枝,雕刻成道士模樣,沒想到這個道像竟然能飛來飛去。唐僖宗時,道像突然失蹤了,仙槎也隨之消失。

嚴遵是西漢人,仙槎乃為嚴遵所造。麟德殿是唐朝長安宮中著名大殿,建於公元664年左右,長約85米,寬約58米。這“仙槎”體型如此之大,製作材質也很特別,不鏽不腐,不就像是宇宙飛船一般嗎?李德裕是唐武宗時期的丞相,廣明是唐僖宗的年號,二者相距30多年。說不定是李丞相所截的“細枝”,啟動了飛船的遙感通訊設備,飛船飛走了......

月亮上隱藏的秘密、古書中那些離奇的記載——盤點那些未解之謎


雖然這些記載神話的意味更濃一些,對於其真實性,我們也沒有辦法去證實,但是在悠久的古老文明之中,也許真的蘊藏著神秘的未知世界呢?古老的神話傳說,也許有著真實的歷史背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