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市場出現“蒜你狠”、“姜你軍”,農民能從中獲利嗎?

新大風歌


今年蒜薹下來似乎比往年早。

往年一般在清明後,今年三月二十二日已有好多抽蒜薹的。早蒜薹的效益還是可以的,一般四五千元,晚蒜薹也稱老蒜薹效益略次點,太空蒜,要比一般大蒜略好點。

看起來蒜農效益好,不如蒜販(小倒)一季的利潤好,蒜農是一年,蒜薹販是幾天。


欣賞3O\n


由於流通環節出現問題或供求信息不準,還有中間商操控市場,使的農產品市場出現"蒜你狠",″姜你軍"的場面。其實農民沒有獲得多大利益。都是被中間商炒高賺走了。

農民需要市場穩定。不需要大起大落。出現上述情況,完全會誤導農民,將來還是要農民買單的。農民信息不準,都想多賺錢,後面會盲目跟風一擁而上,造成農產品滯銷。受害的還是農民。有句話叫做趴得越高,跌得更慘。

解決辦法就是要走合作社道路,信息共享,供求平衡。打通農產品最後一公里渠道,減少中間商,讓農產品對接消費者。.


藝峰94


獲利的是有的,但是大部分農民並沒有嘗大多大甜頭,原因如下:

1、個體農民因為土地生產力的限制,所以產量低、產量有限,所以定價權並不能把控在自己手中。合作社則不然,產品數量大,有議價能力,可從生產端控制部分價格,但也是有限的。

2、個體農民資金週轉不靈通,長期屯積產品,成本變大,只能選擇短期屯積或者地頭出貨,很難靜待價格大幅度調整。合作社因為體量大,資金成本以及屯積成本都會被少量稀釋,故而有能力去觀望市場。

3、雖然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但是對於農產品信息的不對稱性還是普遍存在的。因為收購價格有過高或者過低的虛假信息,所以個體農民對於信息甄別不能及時做出應對,故而吃到過此類信息的虧,所以目前更多的信息還是依靠幾個傳統的來源渠道,比如:“二道販”、合作社的價格信息等。

4、此類農產品的產出都是受地域影響的,並不是全國普遍種植的,所以對於資本去屯積或者做“期貨”來操控市場更加容易,此時的市場就不是受供需影響了,只是把控在個別人手中。

5、農民在生產,市場在變動,商人在倒賣,資本在控制,大眾在購買。


鹹菜不扯淡


這市場,農民是很難進去的,所以與農民關係不大,最多就是有人收購了。至於價格飛昇,5農村所謂綠化是分不開的。先是環保禁養,豬價飛昇,再是秸杆禁燒,土地拋荒,現在是農村綠化,農民門前成了綠化帶,理所當然的禁止種瓜果蔬菜,蔬菜與糧食爭地,一般農民自然壓縮蔬菜,供求失衡,不漲價才怪!


用戶677396379795


不會


a冰凝聚元閣


還是少數人獲利,大多數能比平時年份多賣點錢,大頭都被開冷庫的賺去了


經典小青蛙


農民幾乎沒有,都被奸商賺了


努力的奴隸781


農民也是受益者。

這是指一種現象,當一種商品出現供不應求的時候,價格漲得消費者想都不敢想 。諧音為“算你狠”,“將你軍”指的是前幾年出現的生薑和大蒜的故事。

對於這樣的“牛市”,傳統種植戶是可以獲利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小年中的大年。農產品和其他產品一樣,也有周期性價格波動,有時候好像有一定的規律。有經驗的種植戶也會根據市場行情變化調整種植計劃,規避“大小年”風險。這也是主產區種植規模相對穩定的原因,種植戶是以一顆平常心對待XX狠的。

有些種植戶喜歡跟風種植,去年啥貴種啥,別人種啥他種啥。這些人往往趕個馬後炮,獲利很難。

有些種植戶種地像賭博,要認準某個品種,一下子弄個幾百上千畝的。這些人如果趕上這種“算你狠”、“將你軍”,他一下子就可以發財致富。如果沒賭住什麼狠,那就可能一敗塗地,一下回到解放前。

細數近年來出現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和“香死你”,有種植戶無序種植和跟風種植造成的部分農產品棄種致使市場貨源緊缺,或者區域性自然災害造成的階段性供應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客觀現象。

但是,像生薑和大蒜這種能夠長時間儲存的“硬菜”,一直有資本運作的成分。應季存儲無可厚非,但是“囤積居奇”的炒作才是推高價格的主要原因。種植戶獲得的利潤與“炒X團”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市場經濟風險和機遇並存,種植戶一定要擦亮眼睛,要穩中求勝。


綠水青山大七環


農民不可能獲利,這些東西是中間商囤積貨物,低收高出造成的


陸孩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農產品行情是根據市場需求和當年的種植規模與產量來定價的,農民種植農作物都是靠天吃飯的,收成多或少也會影響價格!物以稀為貴,種的多了就不值錢了,需求量少了也不值錢。其次,農民種植農作物從農民地裡再到餐桌上,中間隔了很多道,有收購商,批發商等等中間商賺差價,往往這些中間環節的利潤更大,有時會出現農民種植戶虧損,而中間商賺錢的現象。但是隻要天氣好,有好的收成一般來說或多或少農民伯伯都會賺點辛苦錢!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不知之處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