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与你“宅”一起|佛光浩渺


本展厅的最后一个部分向您介绍的是明清时期大同地区的一些民间造像。明清时期,佛道融合加剧。无论乡间田野还是寻常巷陌,佛寺林立,民间供养佛道造像也更加普遍,这表明佛教已浸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我们在寺院的大雄宝殿内,通常会看到供奉着三尊佛像。一般情况下供奉的三尊佛像主要是:三世佛、三方佛、三身佛。三世佛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即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佛、未来弥勒佛,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三方佛表示不同空间同时存在的三尊佛,即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三身佛是指佛在不同时间里不同的身份,即卢舍那佛为报身、毗卢遮那佛为法身、释迦佛为应身。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三尊造像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方佛,分别是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

同博与你“宅”一起|佛光浩渺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尊清代的大威德明王像,为社会捐赠。此像为藏传佛教造像,藏语称“雅曼达嘎”。九头、六足,正面为牛头。我们平时所见的佛、菩萨所呈现的都是肢体正常、面态平和,但是,当他们以智慧教令愚顽、警戒众生时,会呈现出表情凶恶的形象,所以每尊佛都有对应的“忿化身”,并且还要晓以咒语,即明言,故也称明王。明王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

同博与你“宅”一起|佛光浩渺

我们眼前这一尊为清代大黑天铜像,由社会捐赠。藏传佛教造像。大黑天原为古代印度的军神、战神。其头戴骷髅冠,项挂人头骨、大念珠。身披象皮,腰围虎皮裙,身上缠有蛇。我们看到它的6只手中都持有物件,中间两手放置胸前,左手持人骨碗,右手持月形刀,其余四手分开:上面一双手中右手拿人骨念珠,左手拿法器。下面一双手中右手拿法器,左手作手印,站立姿势,右腿屈,左腿伸。神态威猛。藏传佛教认为大黑天是大日如来佛祖在降魔时呈现出的忿怒相。

接下来这尊清代的八臂十一面观音铜像,也为社会捐赠。这尊观音菩萨为八臂十一面形象。观音头像由下而上分五层排列,第一层至第三层各三面,均戴宝冠。据《造像度量经续补》解释,第一层是慈相,见众生而生慈相,面相平静;第二层是悲相,悲悯众生。第三层是喜相,劝进佛法之相,也有作忿怒的威力相;第四层一面,忿怒明王相,第五层是无量光佛,代表佛果。

十一面头像层迭高耸,五叶花冠错落有致、繁而不乱。手臂动态自然,线条优美,手指轻柔。菩萨阔肩细腰,上身袒露,项圈、臂钏,璎珞等饰品装饰全身,赤足。腰系束带,下着衣裙,做工精致。整尊造像端庄典雅,色泽古朴莹润,彰显华丽之美。

同博与你“宅”一起|佛光浩渺

佛教造像厅的展览到这里就结束了,一件件精美的造像作品,让我们深刻地领略到大同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


文字、配音:赵凯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