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着“老鳖”却没有鳖,乾隆爷旅行过微山湖,吃后龙颜大悦

挂着“老鳖”却没有鳖,乾隆爷旅行过微山湖,吃后龙颜大悦

文图|北寒

“老鳖靠河沿”是京杭大运河、微山湖地区有名的地方特色菜肴,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地锅菜在微山湖边的渔民家庭中现在还经常能够吃到。

挂着“老鳖”却没有鳖,乾隆爷旅行过微山湖,吃后龙颜大悦

渔民为节省,将就吃凑合出一道地方特色菜

过去,湖中渔民在船上生活,为了节省烧火的柴草,一般将现捕的活鱼,用湖水在大铁锅中炖。锅边贴上手掌大小的面饼,鱼熟了,锅饼也连蒸带烤地熟了。吃着鱼就着面饼,喝着鲜美鱼汤,一顿饭吃得有滋有味。因其饭菜同锅,饭中有菜,菜中有饭,味道特别好吃,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一道具有特色的地方名吃。

挂着“老鳖”却没有鳖,乾隆爷旅行过微山湖,吃后龙颜大悦

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据说,“老鳖靠河沿”这道菜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当年,乾隆帝下江南时路过微山湖,来不及备办膳食,便有老渔民献上此菜,乾隆帝吃后,觉得口味甚好,问此菜名,这菜原是湖中渔民的家常菜,并无名称,老渔民灵机一动,回称道“老鳖靠河沿”。随从官员忙附和说:闻听乾隆爷下江南,路经微山湖,连湖中千年老鳖也来岸边朝拜。乾隆皇帝闻言大悦。从此以后,这道菜就有了“老鳖靠河沿”的名字。

挂着“老鳖”却没有鳖,乾隆爷旅行过微山湖,吃后龙颜大悦

八月末,乘船忙摘芒子米,没它味道不正宗

要想吃到真正的“老鳖靠河沿”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要先把制作老鳖的原料准备好,那就是芒子米。芒子米也就是苦茳草的籽实,一般在八月末九月初开始成熟。如果你想品尝一下芒子米的风味,不妨先约上两个伴,一同撑小船到大湖里领略一下打芒子的乐趣。一船三人,一人撑船,两人捋,芒子米穗很象水稻,不过没有水稻籽粒稠密,因此不要担心被湖风刮折,芒子米的成熟很独特,当你看到芒子米的穗上有花蕊时,其实米已经成熟了。这主要看芒子米穗子的上端,见穗子稍有暗色,即已成熟。

挂着“老鳖”却没有鳖,乾隆爷旅行过微山湖,吃后龙颜大悦

打芒子米应事先准备好筐篓,捋下后随手放到篓里。捋的时候,不用担心芒子米那长长的芒子会扎手,其实你一捋,芒子米即落下来。芒子米捋下来不能即刻脱成米,还需捂一段时间。捂,渔民管叫“出汗”。因为芒子米是野生的,大概是要去去青味吧。捂好再放在竹帘上晒干,然后用连枷打。这种农具现在已很少见。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组成。芒子米细而且长,一粒大约有一厘米左右,如果用别的东西打容易碎,只有连枷最适用。

一百斤芒子米仅能出三十斤纯米,产量不高但十分贵重。如今,芒子米已经成为湖区的珍品,更是渔民赠送亲朋好友的上好礼物。

挂着“老鳖”却没有鳖,乾隆爷旅行过微山湖,吃后龙颜大悦

咕嘟咕嘟,锅边贴满了老鳖

做“老鳖靠河沿”这道菜时,先在菜锅里加上齐全的作料,用柴火将鱼汤煨开,鱼可以是微山湖中的乌鱼或鲫鱼,有时还要拌以土豆相炖;等到菜熟至七成,往锅里添一碗水,再把揉好的芒子米面(如今也用小麦面替代)揪成拳头大小的面团,用手抹成成饼子后,用手掌托着,稍微往饼子中心蘸点水,往热锅上一贴,饼子就贴在菜锅的边沿上了。

挂着“老鳖”却没有鳖,乾隆爷旅行过微山湖,吃后龙颜大悦

整个锅边贴满之后就像一只只老鳖爬满河沿,这就是所谓的“老鳖靠河沿”。把锅盖严后,锅下要不停地烧火,咕嘟咕嘟的声音从锅中冒出,鱼的鲜美味道全都被“老鳖”喝进肚里。待锅烧得大冒白气时,停下火来焖一会儿就能掀锅了,只见金黄的锅饼整齐地排在锅边上,发出沁鼻的香气,拿起小铲在锅的四周一铲,锅贴全都滑落到菜锅底部。

挂着“老鳖”却没有鳖,乾隆爷旅行过微山湖,吃后龙颜大悦

当你看着浓香四溢的汤菜和锅饼,还没吃已是舌底生津,咬上一口牛蹄筋儿似的锅饼,浓厚绵长的滋味绕舌生香。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渔民的菜肴逐渐丰盛起来,但“老鳖靠河沿”这道菜却一直在渔民的餐桌上流传下来。来微山湖旅游的客人,一定要品尝这“老鳖靠河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