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惟盼长久优待尊重


★唐雪元

国之脊梁,惟盼长久优待尊重


近日,看到几则好新闻,颇让人感奋: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决定为南京驰援湖北医疗队等直接面对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办十件好事,其中第十件就是:享受一次子女就学照顾。湖北发布《关于进一步关爱和激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倾斜,2020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有关市州可在其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后参加中考招生录取。同时,四川省教育厅也出台了专门政策,全力保障在省定点收治医院参与救治新冠疫情患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优先照顾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人员子女入学。此外,西安、重庆、苏州也都出台了类似有关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优待政策,子女教育优待都是其中重要内容。

对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实施教育优待,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可能也就是今年这一次。虽然这份优待并不能惠及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子女,但是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感到温暖。正如一位网友留言所说:虽然孩子还小,暂时无法享受到这一次优待,但是我很知足。因为这是一个国家、全社会对我们这些“逆行者”最好的褒奖,最真诚的态度。

曾经也有人质疑,说这样的举措是不是有失公平,是不是有点太重?毕竟一个学位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可是反过来想,给你一个学位,让你去面临生命危险,舍弃自己的平安去守护陌生人的平安,你会毫不犹豫么?

恰恰是因为作为一线的医护人员,付出得太多、太重,所以社会才需要用这样的特殊措施,体现国家对他们牺牲奉献的尊重与表彰。

我们不妨想想,和他们的付出与面临的风险相比,一次子女优待优先又算得了什么?和他们直面疫情病魔义无反顾相比,一次的关爱照顾又算得了什么?

用国家之名,为他们的付出正名,同时也通过具体的优待措施为他们扬名!

这是国家对战士的态度!

这是党和国家对这些国之脊梁、战疫英雄应有的态度和尊重!


国之脊梁,惟盼长久优待尊重


每位医务工作者都不是单身一人,他们也有家庭、也有子女。而他们在外最牵挂的,也莫过于这些。所以,通过制定子女教育优待这样的措施,可有效缓解医务工作者对这方面的焦虑和牵挂,让他们心无旁骛、无所牵挂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铭记英雄,尊重付出,这是所有人对“战士”的态度!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些优待措施,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用自己的付出和牺牲换来的。剪掉的秀发、隔着屏幕的求婚,还有因穿戴防护器材变形的面容,还有每天直面病菌的危险,十几个小时的疲劳……不是他们,无法想象他们的付出和辛苦。

所以,优待政策与其说是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照顾,不如说是他们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献赢得的尊重。他们是这场战疫的英雄,他们是战场最美的“战士”!

优待是一种奖励,更是一种激励。激励更多的人学习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鼓励更多的人在危难之时依然逆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我们记住了军人,于是军人优先逐步被大家认同,更多的人选择参军;去年木里火灾的时候,我们记住了消防官兵,于是消防员的优先在转隶之后被延续,消防员也成为了不少孩子心中的英雄。


国之脊梁,惟盼长久优待尊重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著名军旅作家金一南曾言,幸福起来的人们往往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英雄。不知不觉中,自己那部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弃了、抽干了,变成一部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无人问津。

大浪淘沙,洗尽铅华无数。英雄是时代的标配。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也将塑造出每个时代的英雄。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各个时代的英雄都是中华民族前进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今年这场战役,让我们记住了医务工作者。或许未来,志愿中报考医生、军医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时代需要英雄,灾难面前更需要英雄。一份优待的背后,就是我们尊重和赞美英雄的举动,更是我们学习、成为英雄的心和勇气。这也是我们对待历史应有的态度。

正如前阶段出台的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的优待清单一样,让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人成为社会的英雄、学习的楷模,是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态度,一个行动。


国之脊梁,惟盼长久优待尊重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前几天,人民网刊发《请授予殉职医护人员烈士称号》的网评,呼吁给所有殉职医护人员一个应得的烈士称号。文章指出:他们的英勇奉献,烙印在最美的逆行中,镌刻在冲锋的道路上,谱写在奋斗的岗位上。他们舍己救人救死扶伤,是社会的价值基石,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的精神坐标,他们不需要被神话,但是需要被记住。

他们为了我们离开,我们不能欠他们一个烈士的称号!这些呼吁得到网友的一致支持和赞同,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回应作出有关规定。2月18日晚,央视新闻报道:2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牺牲人员烈士褒扬工作的通知》,要求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牺牲人员的烈士褒扬工作。《通知》规定了抗疫过程中评定为烈士的具体标准,根据疫情形势对评选程序、方法都给出指导意见,同时强调这一行动计划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精神力量”。


国之脊梁,惟盼长久优待尊重

殊知,现行评定为烈士,有着明确而严格的法律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将烈士的评定范围涵盖到军人与平民,舆论呼吁以烈士称号来褒扬殉职的医护工作者,提出的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烈士评定需求。两部委的最新通知,因应了烈士褒扬工作的新情况,适应了实际需要。

按最新《通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承担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病原检测以及执行转运新冠肺炎患者任务等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因履行防控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以身殉职,或其他牺牲人员,符合烈士评定(批准)条件的,应评定(批准)为烈士。根据疫情新形势制定的烈士评定标准,可恰当地涵盖一线奋战的医护工作者、在社区防疫中贡献心力的基层社区人员,也包括120、殡仪馆等处理流程的职业人员。同时,它以“等”字和“其他牺牲人员”,对可纳入评定烈士的牺牲者进行了灵活规定,体现了全面性和兜底的决心。

眼下全国民众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从许多方面看,都接近于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很多人将白衣天使称之为“时代英雄”!可我想说的是,与灾难面前的赞美和感激相比,医护人员、军人等更需要在平时得到应有的尊重。瞬间的赞美很容易,长久的尊重才更有力量!

一个尊重付出、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疫情面前,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深知: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