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北王村搭建就業平臺 助力脫貧摘帽

【河津市】北王村搭建就業平臺 助力脫貧摘帽



▲新聞視頻

河津市僧樓鎮北王村積極為貧困戶搭建就業平臺,解決貧困戶家門口就業增收問題,增強自我脫貧能力,確保精準扶貧。

陽春三月,杏樹開花,葡萄上架,在北王村田鑫合作社的葡萄種植基地,貧困戶段寧創、薛桂蘭夫婦正在為葡萄上架打結繫帶,辛勤勞作,老兩口都已60多歲,兒子常年不在家,留下一個孫子,由他們照看,年邁無收住。為了使他們一家的生活得以保障,村裡與田鑫合作社對接,由合作社對他們老倆口進行簡單的農技培訓後正式上崗,在合作社勞作,兩人都有了收入來源,段寧創還成為了田間管理員。

【河津市】北王村搭建就業平臺 助力脫貧摘帽

村裡像段寧創夫婦一樣,在田鑫合作社工作的貧困戶,還有30多戶。田鑫合作社創建於2016年,是該村促進鄉村振興,走農業產業化路子所扶持培育的項目,也是我市農業產業化重點合作社和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種植有葡萄、槐米、核桃、蘋果等多種農作物,與村裡對接後,合作社一直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生產模式,除了帶動本村貧困戶就業,同時還吸納了一些周邊村的貧困戶勞力。合作社還對村裡沒有種植能力的貧困戶田地進行流轉承包,共流轉土地300餘畝,貧困戶段學明今年66歲,家裡有七畝多地流轉給了合作社,自己也被村裡安排到合作社就業。

【河津市】北王村搭建就業平臺 助力脫貧摘帽

李美娥

田鑫合作社負責人


村裡找我們合作社對接,把我們村裡歲數大的,不能外出打工的有勞動能力的,我們就吸收進來,男工每天工作8小時70元女工60元,對於那些土地沒有流轉過來的貧困戶,我們把他們吸納為我們合作社的成員,對他們無償提供一些技術,給他們提供一些便宜的農用物資,讓他們富起來,擺脫貧困。

北王村是一個純農業村,全村共有1700多口人,貧困戶有44戶,141人,近年來,支村委積極為貧困戶就業增收尋找渠道,搭建平臺,精準分類施策,增強貧困戶自我脫貧能力,助力實現穩定就業一人實現脫貧一家的目標,努力提高脫貧質量。

【河津市】北王村搭建就業平臺 助力脫貧摘帽

段笑強

北王村村委會主任


一部分貧困戶安置在合作社,其餘的貧困戶他們年齡大,也有殘疾人,我們經過和幫扶單位聯繫溝通,給他們開了一個小賣部,還有一部分歲數老齡化的人,我們經過村幹部開會研究決定一對一幫扶,讓他們種地從種到收到賣,我們一條龍服務,千方百計讓他們脫貧,改善他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