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疫 中國擬發行特別國債

【訊】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召開會議,會議分析了海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強調要密切跟蹤和分析全球疫情走勢,快速精準識別和管控風險源風險點,加強口岸衛生檢疫,優化入境流程,落實入境人員集中隔離要求,安排好生活服務和健康監測。會議強調要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同世界衛生組織深化交流合作,繼續向有關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此外,會議分析了海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研究部署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出臺一系列宏觀政策。此次會議罕見提出發行特別國債。

1至2月中國內部經濟承壓

綜合新華社、中新網報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1至2月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國內部經濟承壓。而隨著海外疫情的迅速惡化,外需下滑與全球產業鏈受阻或使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繼續承壓。對此,中共中央政治局還提出“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等宏觀政策應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影響。

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

此前,中國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毛盛勇曾表示,中國政府的債務水平總體較低。從下一步政策取向來看,相關部門一方面要進一步推動減稅降費,讓企業減輕負擔、輕裝上陣;另一方面,債務形成的資產中,部分盈利能力較好。從上述角度來看,中國政府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還是有空間的。

今年2月,中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吳曉靈、中國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長王忠民、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等17人建議適當提高今年的赤字率至3.5%,如此可爭取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二是建議發行特別國債,規模建議不少於1萬億元。

提出發行特別國債 為史上第三次

此外,會議罕見提出“發行特別國債”,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三次。據悉,中國此前僅發行過兩次特別國債。第一次是1998年發行2700億特別國債,用於補充四大行資本金,以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第二次是在2007年,發行1.55萬億特別國債,用於成立中投公司。

另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海外亦有發行特別國債用於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案例。比如,日本、韓國、智利、阿根廷等國家都有特別國債發行的案例,主要用於應對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災後恢復、金融危機或主權信用危機的對沖等。

中國此次特別國債的發行額度多少、用途在哪?不少分析人士建議發行規模在大約1萬億元至2萬億元。

中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可以藉此次疫情救助中小企業為契機,通過發行特別國債來設立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銀行,並且將其作為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的核心。”

中信證券分析師則預計,特別國債或主要用於基建補短板,在專項債和政策性金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基建對穩定經濟的作用,以應對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和就業壓力。

中信證券研究部指出,從此前的兩次發行歷史來看,特別國債發行需由財政部提出議案,由中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比赤字率調整等需要在全國“兩會”上決定的事項更為靈活。若發行特別國債或可助推基建增長,為穩定經濟和主體預期起到關鍵作用。

经济战疫 中国拟发行特别国债

會議上提出發行特別國債,不少分析人士建議發行規模在大約1萬億元至2萬億元。(圖片來源:中新社)

疫情防控常態化 加快恢復生產生活

會議強調,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各地區各部門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有效擴大內需,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動態優化完善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此外,會議強調,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支持湖北有序復工復產。要加強對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制定專項支持政策,幫助湖北解決財政、融資、供應鏈等實際困難,支持湖北做好援企、穩崗、促就業、保民生等工作。(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